美國一名57歲男子班奈特(David Bennett)近期完成了心臟移植,全球器官特殊之處在於他所接受的首例歲病受基心臟來自豬隻,並且經過基因改造,美國這是患接世界首例。外科醫師葛瑞菲斯(Bartley Griffith)表示,因改有望這次手術讓世界離解決器官短缺危機更近一步,造豬植離但也坦承,心移目前無法預測接受豬心移植的解決病患,能否長期存活。短缺
病患術後情況良好,問題能否長期存活機率仍是更近未知
綜合英國《BBC》和《紐約時報》報導,接受豬心移植的全球器官患者為57歲的班奈特,他的首例歲病受基醫師表示在歷經7-8個小時的手術之後,班奈特術後三天的美國狀況都相當良好。
這項移植手術被視為拯救班奈特生命的患接最後希望,儘管並不清楚班奈特長期存活的機率為何。
班奈特在手術前的前一天表示,「要嘛死去,不然就是做這個手術。」表示自己知道這是黑暗裡一閃而逝的機會。
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師在經過美國醫療監管機構的特允下,為班奈特進行了這次的手術。這次的移植手術凸顯了過去多年來在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並且在未來有可能改變世界上無數的生命。
依據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的新聞稿,外科醫師葛瑞菲斯表示這次手術讓世界離解決器官短缺危機更近一步。美國目前一天有17位民眾等待器官移植,等待名單上則有超過10萬人。
葛瑞菲斯醫師表示他第一次向班奈特提及這個手術是在去年12月中旬,兩人的對話很有記憶點,也有些奇怪。
葛瑞菲斯回憶當時向班奈特表示,「我們無法給你一個人類的心臟,畢竟你的資格不符合。但也許我們可以用豬的」,表示這件事過去從未發生,但值得一試。
葛瑞菲斯表示,他不確定班奈特是否理解他的意思,但當時的班奈特接著問他,「手術完成後,我會發出豬叫聲嗎?」
班奈特希望這次的移植手術能讓他延續生命,在手術之前他已臥病在床6週,在一台機器的協助下他才得以維持生命。班奈特上週曾表示,希望自己在恢復過後能盡快下床。
班奈特10日時嘗試憑藉自己的力量呼吸,但沒有人清楚手術結束後會發生什麼事。《法新社》報導,此次用於移植的豬心已經過基因編輯,處理了會造成器官排斥的數個基因。
葛瑞菲斯醫師表示手術過程十分謹慎,醫療團隊也密切監測班奈特的狀況,不過班奈特的兒子向《美聯社》表示,這個手術對他們家而言仍有許多未知。班奈特兒子補充說到,他能明白也意識到這個手術的重要性。
葛瑞菲斯醫師表示,「我們過去從未在人的身上做過這件事,我們也已經告訴病患,對他而言延續生命的較好選項會是什麼樣子」。然而,葛瑞菲斯也坦承,他也不曉得班奈特的生命能夠延續多久。
利用動物器官的歷史悠久,新技術問世協助減少器官排斥
利用動物器官——所謂的「異種移植」——解決器官短缺危機長期以來是選項之一,使用豬心臟瓣膜早已十分普遍。
異種移植的歷史悠久,利用動物的血和皮膚的歷史可回溯至數百年前。1960年代,黑猩猩的腎臟曾被移植到某些病患身上,但最久的接受者僅存活9個月。1983年,一隻狒狒的心臟曾被移植到一名嬰兒身上,但嬰兒在20天後隨即死亡。
在獲取器官方面,豬的優勢相較靈長類來得多,原因之一是豬隻比較容易飼養,其次是牠們的器官能夠在半年內發展為人類器官的尺寸。豬心臟瓣膜已被用來植入人體,豬的皮膚也被用於移植到燒燙傷病患身上。
基因編輯和複製技術,則使得豬隻的器官能夠較為順利地移入到人體,減少器官排斥的情形。
去(2021)年10月,一群在紐約執業的外科醫師宣布他們成功將豬的腎臟移植到一名病患身上。在那個時間點,這個手術是該領域最進步的一個。然而,接受豬腎臟的病患是腦死狀態,沒有復原的希望。
延伸閱讀:
- 《基因編輯大革命》: 「基因編輯豬」是器官移植新希望?
- 《明日醫學》:「合成器官」首先可行的是肝臟,人工心臟就困難多了
- 告別沒有臉孔的生活:21歲女子成全球第40位接受臉部移植的人
新聞來源:
- Man gets genetically-modified pig heart in world-first transplant(BBC)
- In a First, Man Receives a Heart From a Genetically Altered Pig(The New York Times)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