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幾年中東生活的書評身兼史學視角日子,遊歷許多歷史古蹟,黃金如約旦佩特拉古城那拔提王朝遺留下來的草原陵墓,安曼市中心羅馬劇場,家與家的界耶路撒冷哭牆,旅行拉伯西奈山修道院等。馬蘇們每個景點都像是第讓到阿的世一塊塊拼圖,分別了解它的書評身兼史學視角歷史都可以,只可惜當我試著拼湊起來這個精采的黃金阿拉伯輝煌的歷史時,這塊拼圖在腦袋中東缺一塊西缺一角。草原
過去阿拉伯帝國時期與其他文化有密切的家與家的界交流,彼此交流影響著,旅行拉伯這片拼圖肯定精彩萬分。馬蘇們而阿拉伯史學家馬蘇第的第讓到阿的世《黃金草原》這本書,正是書評身兼史學視角幫助我串起這一切的大推手。
馬蘇第,是一位十世紀的阿拉伯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旅行家,又被人尊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Herodotus of the Arabs)。他成長於阿拔絲王朝中期,也是阿拉伯的黃金年代(Islamic Golden Age)又稱為伊斯蘭文藝復興。
他出生於當時的首都巴格達(現今伊拉克),在這哈里發強調知識的價值與力量,不斷鼓勵學者的探索學習,更大力鼓勵翻譯各國文化的經典知識 (又稱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在此風氣之下巴格達成為伊斯蘭社會知識重鎮,包含了科學、醫學、哲學、天文等等。巴格達與當時的唐朝長安城和歐洲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並稱中世紀前期三大大都會。
成長於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而馬蘇第正是當時知識浪潮中的一位偉大學者。
中東人眼中的中國史,和我們學的大不一樣
馬蘇第這位傳奇旅者縱橫萬里,涵蓋範圍萬象包羅,如宇宙起源、創世紀神話,先知與傳承、宗教發展、民族歷史、地球簡論、氣候潮水、珍奇異獸,以及其他文化的智慧記載等。他足跡遍步亞非各地,波斯、巴比倫、印度、錫蘭、敘利亞、阿拉伯半島、印度洋群島等地,遠抵中國海,與新羅(韓國)。他的觀察力非常之細微,博大精深,詳細記載在這趟大旅行中的所見所聞。
過去在台灣學校學習歷史時,多是由中華角度出發,且對於中東地區的歷史地理總在一兩個章節中簡略帶過。《黃金草原》本書特別有趣的地方,是馬蘇第在當時時空背景下,用阿拉伯文化視角看世界。
書中第十五章〈中華帝國〉,馬蘇第描述:
「中國人為努哈的多數子孫,順這大河走到遙遠的中國。他們開枝散葉建設了大城Anku為王城。」
在這邊的努哈,又稱「諾亞」為人所知,是真主的五大使者之一。沒錯,就是那個諾亞方舟的主人。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中國最早的歷史是「黃帝夏商周」。現今我們最早發現是商代的甲骨文,然而在甲骨文中沒有提到「夏」這個朝代,也無相關紀錄。所以我們把黃帝夏代成為當時的傳聞時期。就光是我深信不移的這段中國歷史,在中東視角中,是被看做當初先知的後代開枝散葉到遠東來,進而定居翻展出來的文化。
當然,馬蘇第筆下的「中華帝國」有些描述,與當時我們所知的中國歷史有誤差,而書中英譯者及中譯者,都有將其在備註加以說明。
讀萬卷書,也行了萬里路的馬蘇第
有句俗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乍看之下,行萬里路好像略勝一籌,但在原文出處,董其昌《畫旨》中亦有「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脱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的說法。
我認為,「讀書」與「行路」兩者是相輔相成。讀書是靜態,行路是動態;透過閱讀,沒有時空限制,時刻刻增廣知識,進而透過親身走訪讓知識活靈活現,且更能夠感受現實中的細節,加以融會貫通。
早在古希臘時期,人們透過經商交流讓埃及、希臘、兩河流域的文化相學相長——希臘的許多哲理是從巴比倫等東方文化傳入。
而稍早提到,在十世紀阿拔絲黃金年代,搭格德位於地理交通要道,有許多的異國文化在此交流,再透過大量的翻譯,將知識保存以易於傳播。再如中國漢唐盛世,如張騫通西域,玄奘印度取經等,杜環西行等,也是透過旅遊的交流,讓知識與經濟能在這時期蓬勃發展。
《黃金草原》是以紀傳體形式編撰集成,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馬蘇第這位歷史學家、地理學家、旅行家多重身分的民俗觀察者,將當時的世界驚奇,皆收錄於這個他筆下的萬花筒。
現今仍在疫情下的我們,離解封世界趴趴走的階段還有些時日,不妨趁這時候將這本書放入萬卷書之一,未來有機會「行萬里路」的時候,絕對有很大助益。
- 到蹲點阿拉伯發掘更多伊斯蘭的神秘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黃金草原》,網路與書出版
作者:馬蘇第(Al-Masudi)
譯者:莫宗堅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宇宙創世X山川地貌X奇珍異獸X七海航遊
百科全書式的歷史地理風物誌
阿拉伯世界的希羅多德
中世紀東方學經典巨作
我很希望能寫歷史書,解釋世上萬事,
或寫出與最好的智者或哲學家一致的水準,
或寫世上存留的、值得讚賞的事,或是科學的消化所存。
我們發現作家有兩種寫作方式,一種是寫成長篇,一種是寫成短篇:
一種清晰,一種簡要。但是,我們發現,隨著時間增長,歷史記載增多了,
記憶超過了理解與會意,這些都倚賴他們的能力去記憶。
每個氣候區的居民,都無法完全理解當地的奇妙處。
沒有一個追求科學的人,聽到當地人報告他們的地方狀況時,能夠不去用心思辨;
他可以信任一個旅遊四方的人,一個終日思考的人,
一個注意細節的人,以及收集各種趣聞的人。
人受了很多情緒誤傷以及長期患病的影響,得了膽酸過多、胃痛及別的病症,
這些都是由腸胃系統的不潔所引起,自然經常要排除之。
動物並不會受罪,牠們立即排除那些使腸胃不適的物質,因為牠們受不了沒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