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农场走出富民“科技范”
沿着G318国道一路前行,科技范新华社川藏公路调研小分队来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高原在这里,农场通过前沿农业科技的走出引入,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极地高原生根结果,富民并成功打入北京、科技范成都等地的高原高端市场,为高原群众致富添上科技的农场翅膀。 理塘县平均海拔超过4100米,走出素有“世界高城”“天空之城”之称,富民这里地势平坦、科技范河流纵横、高原光照充足。农场但由于地处高原,走出这里的富民年平均温度仅3℃,不利于蔬果作物生长,当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认为理塘种不出蔬菜瓜果。 而当记者来到理塘县甲洼镇的理塘现代农业园区,却看到了一番“出乎意料”的景象:蔬菜大棚中,各色小番茄可以做到全年上市,奶油草莓能在夏季反季节供应,翠绿的黄瓜、金黄的蜜瓜等10多种果蔬挂满枝头,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实现规模化种植加工。 要在极地高原建成一片农业绿洲,离不开各种农业科技的应用。 “我们采用了抗紫外线的大棚塑料薄膜,避免高强度日照加速薄膜老化”“普通大棚亩产1.2万斤的小番茄,在无土栽培大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我们把产量控制到6千斤,达到最佳投入产出比”“通过冷链技术和川藏线运输,果蔬在采摘14个小时后就可以出现在成都的高端超市”……在科技力量推动下,农庄实现了丰收,2023产果蔬约300吨、产值600余万元。 紧邻玛吉阿米花园农庄,理塘县五粮液香菇基地的大棚中,一簇簇香菇从菌床中钻出,工人们有序分工,有的给菌棒注水,有的采摘香菇,有的剪菇脚。 基地工作人员黄杰介绍,基地建有菌种培养室、菌包生产车间、养菌棚、出菇棚、烘干房、冷藏库、废弃物回收加工中心等设备设施,实现了全部产品本地生产与加工。 “因为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我们的食用菌不施营养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70%以上的香菇是花菇,年产干品香菇8到10万斤,产品销售到了北京、成都、粤港澳等地。”黄杰告诉记者,该基地种植的香菇取得了绿色、有机产品认证,2023年基地辐射带动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传统农业种养模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转变,从分散经营向集约规模化经营转变,从产业安民向产业富民转变,高原群众是最大受益方。“通过‘园、企、村’联合发展,园区建立起了联农带农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全县7个乡镇24个村1.42万人受益,人均增收1695元。”甲洼镇镇长降央曲批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农发行2021年度累计发放秋季粮油收购贷款2293亿元增幅60%
- 华阳国际:目前有城市规划专业团队和城乡规划甲级资质
- 明新旭腾:超纤产品于一季度开始为奥迪Q3批量供货
- 甘草中新发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二)
- 山东济南连续两天本土阳性感染者“零新增”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 国务院台办出台若干措施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俄国防部:俄军一天内消灭乌军100人摧毁乌方3个指挥所
- 鼓励学生早起,这所大学推出半价早餐
- 乌媒:因乌方失去对卢甘斯克北部地区的控制天然气运输受影响
- 润达医疗: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院内常规检测需求阶段性下滑
- 奥特维:中标9000万元单晶炉采购项目
- 韩国发布中国产盐腌藕进口检查指示
- 澜起科技率先试产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
- KakaoBrain用新的FaceSwap技术为元宇宙带来了巨大的改进
- 韩美半导体预计下半年完成开发晶圆切割设备
- 总决赛特写|吴川“刘关张”上线!硬汉风村播引爆全场
- 下周816.51亿市值限售股解禁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9.75亿元
- 快讯:基建股开盘继续活跃多股涨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