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干贝多糖的蛋白质脱除方式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二)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贝多糖蛋白质脱除的干贝结果

本实验中,在多糖提取物不被显著降解的多糖的蛋对抗的影条件下去除结合的蛋白质,以提高多糖的白质质量分数是十分必要的。1.3.1中得到的脱除DAMP的多糖质量分数为(53±0.58)%,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9.09±0.88)%。氧化经4种蛋白质脱除方式处理后,活性多糖质量分数、干贝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见表1。多糖的蛋对抗的影多糖质量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TCA法>稀碱法>碱酶酶解法>GDL法。白质其中,脱除TCA组多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氧化蛋白质脱除率及多糖损失率由高至低依次为:TCA法>稀碱法>碱酶法>GDL法。活性结合多糖质量分数、干贝蛋白脱除率与多糖损失率分析可得,多糖的蛋对抗的影TCA法脱蛋白质最有效,白质但多糖损失严重;DAMP经稀碱法与酶解法处理后,多糖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别,但稀碱组蛋白质脱除率及多糖损失率显著高于酶解组;经GDL法处理后,多糖质量分数及蛋白质脱除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方式,多糖损失率也最少。

2.2 单糖组成分析

由表2可知,碱酶组多糖含有Man、GlcN、GalUA、Glc、Gal、Am;稀碱组多糖含有GlcN、Glc、Gal;TCA组多糖含有GlcN、GalUA、Glc;GDL组多糖含有Man、GlcN、Rha、GalUA、Glc。不同蛋白质脱除方式所得多糖的单糖组成略有差别,稀碱组和碱酶组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在碱性环境中生成半乳糖,而TCA法和GDL法多糖中检测到半乳糖醛酸,未检测到半乳糖。各组数据中,葡萄糖质量分数均最高。据报道,海湾扇贝多糖组分为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2.3 氨基酸组成分析

为了明确不同脱除方式处理的扇贝多糖中残留蛋白质的情况,以及这些蛋白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对4种方式脱蛋白后的干贝多糖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干贝多糖中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5~160mg/g,碱酶组和稀碱组均检测山16种氨基酸,TCA组和GDL组均检测出14种氨基酸,可见氨基酸种类齐全。由表4可知,碱酶组的亲水氨基酸及极性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非极性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较低,疏水性氨基酸质量分数最低;稀碱组的疏水氨基酸质量分数较低,其他4种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最低;TCA组的疏水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亲水性氨基酸与极性氨基酸质量分数较低;GDL组的亲水性氨基酸和极性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疏水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和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

2.4 刚果红试验分析

由图1可知,在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0.1mol/L时,对照组(刚果红)的最大吸收波长逐渐减小,GDL组和碱酶组多糖与刚果红结合生成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随NaOH浓度的增大红移明显发生,表明GDL组和碱酶组多糖存在三螺旋结构,TCA组和稀碱组多糖不具有三螺旋结构,可能是DAMP在碱液、酸液处理过程中,维持稳定三螺旋结构作用的分子内、分子间氢键受到破坏,导致三螺旋结构变性。

相关链接:氨基酸多糖氢氧化钠半乳糖醛酸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