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王的學問》: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到清末都沒有「革命」,只是「造反」

文:王壽南

革命或造反?

從表面的學問形式上來看,革命或造反是中國造反一體的兩面,兩者都是歷史以武力來反抗現存政權,只是上從「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秦始清末反抗現存政權的都沒人如果成功便可取得歷史紀錄權,把自己塑造成為革命者,有革他的學問行為就是一種革命。相反的中國造反,如果反抗者失敗,歷史則失去歷史紀錄權,上從於是秦始清末現存政權便把反抗者的行為寫為造反。

人民的都沒革命權消失於秦朝

在周代,人民有革命權,有革因為孔子、學問孟子都贊成人民可以反抗不良君主,故周代是容許革命的。《孟子・梁惠王下》記載: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這段話已充分說明孟子是主張暴君可伐論,也就是認為當時擁有對暴君發動革命的權力。可是這種人民革命權到秦始皇後就喪失了,為何秦以後的人民會喪失革命權?主要有兩個原因:

(1)秦始皇破壞封建制度。我們知道因為周代實行封建制度,所以周天子並沒有很大權威。封建制度是一種分權制度,天子將政治大權分給諸侯,諸侯將政治大權分給大夫,一層層分下去,所以沒有一個人具有手握天下權的全國性政治權力。在這種分權制度下的君主很難建立其絕對權威,然秦始皇廢封建後兩千年,所有人民之榮辱都操在君主一人手裡。

我們知道封建制度下,人民的榮辱是老天爺賜予的,因為封建制下的世襲制度是父子相承,一個諸侯死後其地位由兒子相承,兒死則孫子繼之,這是老天爺注定的,天子也不能加以改變。可是秦始皇廢封建制後,所有人民榮辱皆操在君主一人之手,君主隨時可以給任何一人高官,也隨時可以罷黜任何一人,因此君主的權威大大提升。所以廢封建制度後,恩出自上而不出自天,使人民不敢反抗君主,於是革命的正當理由遂消失。

(2)秦始皇開始改變忠君觀念。在秦始皇以前,人民忠君觀念較淡薄,要不要對君主貢獻忠誠是相對的,君對臣的態度決定臣對君的態度。孔子在《論語.八佾》中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即說明禮與忠是相對的,臣是否要忠於君主是先要看君是否對臣有禮,因此孔子沒有提出過絕對「忠君不二」的說法。又《左傳》記載有段趙盾弒其君的故事:「晉靈公不君,趙盾(宣子)驟諫,靈公患之,屢欲加害趙盾,盾遂出亡,未及出境,而盾之昆弟趙穿弒靈公。」《左傳》續載:

太史(董狐)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嗚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

這段故事反映出孔子是同情趙盾的,認為趙盾不需要絕對服從晉靈公,這顯示出孔子時沒有絕對的忠君觀念。實際上,孔子是魯國人卻離開魯到處求仕,此即表示孔子本身就沒有忠君不二的想法。到了孟子時,他更是認為君臣之間關係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孟子・離婁》載: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竟然可以讓人民視君如寇讎,這也表示他不認為人民要絕對服從君主。所以在周代,也就是孔孟生活時代的人民是有革命權的,但是自秦始皇開始的忠君觀念改變了。原本周天子是個虛位君主,到了秦始皇時,皇帝控制了全國一切,是實權在握的君主,人民必須直接對君主效忠,於是對君主效忠成為一個不可反抗的觀念,君主即使再殘暴也不可反抗。

尤其秦始皇執行的是法家路線,法家最主要的精神即是尊君思想。法家與儒家最大的不同在於:儒家贊成「民本」,法家贊成「君本」,所以法家認為君主雖不肖,臣民也不得反抗。故自秦始皇開始,法家思想在中國歷史舞臺上便居重要地位,也使忠君觀念慢慢深植民心,變成政治上一種不可顛覆的想法。

苛政、暴政導致官逼民反

所以「封建制度」與「忠君觀念」兩方面的改變,使秦始皇以後的人民革命權消失。當人民的革命權消失後,如果遇到一個造成政治腐敗的殘暴君主使人民生活不堪時該怎麼辦?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祈求老天爺讓這個君主早日死去,但老天會不會答應沒人知道。第二個辦法就是造反,中國人民是很能忍耐的,但是忍耐有一個限度,這限度就是當他活不了或要逼他死時,任何一個人民都很可能起而一搏,這時候就很容易造成俗語所謂的「逼上梁山」。

我們看看當歷史上政治腐敗時,常會有許多官逼民反的事情,官逼民反不是僅僅在《水滸傳》才有的小說故事,我們查查二十五史的紀錄裡,就有好多這類事例。不過《水滸傳》的弟兄們還有梁山可上還算很幸運,一般老百姓如果遇到官逼民反卻無梁山可上時該怎麼辦?一種就是去當強盜土匪,但要當強盜土匪需有相當勇氣,因為中國是個很重視道德的國家,一個人當了強盜土匪後便會在家譜上留污名,也難以跟子孫交代,故要中國人當強盜土匪是會很猶豫的,敢起來當強盜土匪上梁山的人實在也不多。

另一個辦法即是自殺,自殺可以解脫,雖然中國歷史上沒有對自殺人數做過統計,但我們相信當政治腐敗時自殺事件必定很多。大家皆知苛政猛於虎的故事。

春秋時,孔子有天經過山上,看見一個婦人家哭得十分悲哀,孔子好奇,就叫身旁學生去問:你怎哭得那麼傷痛欲絕呢?婦人回答:我們家是打獵的,山上老虎多,打獵非常危險,我爸爸、先生、兒子都是被老虎給吃掉的。孔子再問:那為什麼你還留在這呢?婦人回答:因為這裡沒有暴政。

由此可見暴政比老虎還要可怕,所以當歷史上政治非常敗壞時,造反也同樣層出不窮。

歷代的起義是造反?還是革命?

雖前面說過,革命或造反是表面形式上的一體兩面,但在實質上是不一樣的。革命或造反的相異處在於:革命是讓政治上產生實質性的改變,而造反只是讓政治產生形式上的改變。何謂實質上的改變?即在於改變了原先要反對的不良政治組織、制度與相關結構,這是實質的改變。譬如一個革命者推翻了不良的君主後,就該思考為何原先的政治體制會變成如此不良?未來將如何在政治的制度、組織、結構上改變它?而所謂形式上的改變,即不過是將政權的招牌給換了而已,李家店換成張家店,張家店換成趙家店,只是君主換個姓氏,其他的實際上都沒有改變。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