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分享就业经验:“登陆”要趁早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台胞分享就业经验:“登陆”要趁早 作者 朱贺 “若在大陆求职遇到住房等问题,登陆该如何寻求帮助?”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台胞学生连线提问。 视频这端,分享北京台资企业协会海淀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施心木作出解答:以海淀区为例,业经验趁在此工作的登陆台湾青年可申请人才公寓,租金远低于市场价。台胞欢迎青年朋友来此逐梦,分享闯出一片天地。业经验趁 由北京市海淀区台办、登陆海淀区青联主办,台胞北京海淀台湾青年驿站、分享台湾青年体育教育文化交流发展协会承办的业经验趁2022北京海淀台湾青年人才实习就业分享推介活动13日举行。 当天活动中,登陆有13家北京企业等面向台湾青年发布了38类、台胞75个实习就业岗位,分享待遇最高可达月薪15000元(人民币,下同),吸引了逾50位青年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与。 台胞谈经验:“登陆”要趁早 “许多台湾青年有意来大陆发展,但缺乏信息了解渠道。期待通过活动吸引更多朋友来北京打拼。”北京海淀台湾青年驿站负责人陈文成在北京会场说。 台湾辅仁大学教师黄柏芳与多位台生在台湾会场参加活动,他表示,“迈出第一步总是最难,希望带领更多青年到大陆实地考察”。 作为“登陆”21年的过来者,施心木向青年们建言,辛勤耕耘需找到合适的田地,“而大陆就是那块最肥沃、最具挖掘潜力的土壤”,他呼吁道,“登陆”要趁早。 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台胞郭伟琼分享了自己1997年“拎着两只皮箱”来大陆逐梦并安家的故事。她笑言,“大家看到我如今的生活状态就可想象,我在25年前做了多么勇敢且正确的决定。” 郭伟琼告诉中新社记者,大陆产业结构完整、市场广阔,是台湾青年理想的工作场所;尽管近年多种因素致两岸交流受限,但青年们寻求对话的渴望反而更迫切。 台青话求职:挖掘潜能,踏实融入 正如郭伟琼所言,两岸交流热度不减,许多台青也在大陆找到了合适的发展之路。 “求职时不应拘泥于现有专业,而专注于自己擅长什么、潜能如何。”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的台生陈皓月,在活动中分享求职经验时说。 感知到近年大陆电商行业发展迅速,陈皓月顺势而上投入其中。随着实习经验逐步累积,她的职业规划也愈发明晰,期待未来结合语言优势开拓海外业务,在互联网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来北京工作已有四年的台青萧家曜认为,在大陆真正扎根需具备三要素:踏实、融入、稳定。他建言青年朋友将择业目光放长远,主动了解大陆的政策前景,同时有踏实发展的心态,善于总结经验并及时补足所缺。 观察到部分刚到大陆的台青倾向于“抱团”,他建议其走出舒适圈,广泛与大陆朋友交往,“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了解真实情况,从而收获成长”。 解决后顾之忧 勇敢跨出第一步,后续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台生许允礼告诉中新社记者,刚来大陆,她曾在租房时遭遇“黑中介”,十分无助。幸而了解到海淀台湾青年公寓项目,提交申请三天后,她便顺利入住水电暖齐全的37平方米单人间,至今已有半年。 入住前三月,每月房租仅需200元,首年月租最高不超1200元;社区配套设施完备,步行至地铁站仅需十分钟……许允礼说,正因有了这个安身之所,她才能安下心来在北京打拼。 社会保障方面,台湾同胞也与大陆同胞享受同等待遇。“台湾居民办理社会保险的业务流程与大陆居民一致。”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在活动中介绍,台胞办理相关业务后,可持卡到定点医院直接就医、结算;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即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创建一体化协作会议举行
- 两个不同的协会,可以发布名称相同或内容相似的团体标准吗?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张沁荣:着力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质量供给水平
- 新标准实施后,工程项目用新标准还是可以继续用旧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在安徽,多项水利工程“火热”建设中_
- 湖北质监局问责不作为 已问责210人次
- 石家庄举办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信息交流会
-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需要申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吗?市场监管总局作出回复
- 广东连樟村联动58同城“上新”培训 村民直呼“投简历比点外卖还方便”!
- 2016年全国12365热线受理有效业务量24.5万起
- 源网荷储齐发力 赋能绿电高质量发展 ——走进冀北新型电力系统一线
- 中国—亚欧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论坛举行
- 十万元左右一套的人工耳蜗将集采丨周一健
- 今后我国将对认证机构及其认证结果随机抽查并向社会公布
- 中德两国达成多项标准化合作项目
-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与坚果摄入白皮书》发布
- 【人民日报】正月十六走太平_
- 从杭州亚运会看“中国制造”大作为
- 质检总局拟废止2件部门规章、修改9件部门规章
- 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