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肥皂、切胶带球、修牛蹄……年轻人怎么爱看这些“视频”?
刮肥皂、皂切切胶带球、胶带修牛蹄……看起来口味独特且似乎没什么意义的球修活动,却给现在一些年轻人带来视听愉悦,牛蹄年轻消减了生活中遇到的人爱压力。由此衍生出五花八门的视频“解压视频”也流行于各类网络平台。看“解压视频”真的刮肥能解压? ■现象 “视频”五花八门口味独特 手拿一把小刀,把一块完整的皂切肥皂一刀刀刮成小片或碎屑,每刮一刀会发出丝滑或酥脆的胶带声音……这样的“刮皂”视频,今年27岁的球修林凡每天晚上睡前都得看上几个。 “一看就停不下来了,牛蹄年轻也说不上喜欢,人爱就是视频觉得很解压,一看视频什么事儿都不想了,时间过得很快。”林凡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感受。 从事互联网公司运营工作的林凡说,“时刻紧绷”的职场生活已经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日常生活中,大到要不要留在北京、父母催婚,小到与室友因生活习惯产生的矛盾,“各种压力让自己有时感觉‘喘不过气’”。 无意中刷到的“解压视频”,似乎给林凡的生活打开了一个“减压阀”。不只是“刮皂视频”,她还爱看“修牛蹄”,工作人员用砂轮机、修蹄刀等工具将受伤腐烂的牛蹄角质层切除,之后给伤口上药包扎,“看完之后感觉心里很舒服,仿佛我的身心也被‘修复’了。”林凡说。 事实上,像林凡一样爱看这种“解压视频”的年轻人还有不少,记者探访中发现,在视频平台,“刮皂视频”播放量可达百万,“修牛蹄”的视频合集,播放量则达到了7.4亿。 据统计,主流“解压视频”的类型可分为出现切、捏、撕、刮、挤、烫、推、压等动作的“破坏型”和像定格动画、大型装置等的“玩乐型”,而有“顺便解压”效果的视频主要是“劳动生产型”,如以洗地毯、修牛蹄、修复化妆品等为主的“清洁与收纳型”,以烘焙、切割食物等为主的“手工制作型”,以机床切割、各类流水线等为主的“工业生产型”…… 在某平台上,“解压”相关的搜索行为在晚上11时至凌晨1时为高峰期,而在搜索“解压视频”的人群里,“00后”“90后”“80后”共占比75%,“解压视频”正成为好多年轻人消解压力、获得心理抚慰的一种方式。 ■现状 新奇体验吸引更多流量 近几年,“如何解压”已经从一种个人的自我调节方式,逐渐成为了一种可以赚钱的途径,不少“解压视频”的创作者应运而生。这其中,一些创作者最初也是通过看“解压视频”来解压,之后也自己开始尝试创作。 刮肥皂博主“小胖手”是一位小学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日常工作和育儿的压力,让她很喜欢在夜深时看一些“刮肥皂”的视频解压。2018年,越看越手痒的她也开始自己尝试“刮皂”,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发了一些视频之后,吸引了不少粉丝,评论说看了会很爽,经常催我更新。” 因为日常生活忙碌,“小胖手”投入时间有限,所以她把“刮皂”仅仅当成了与粉丝之间分享的爱好,并不太在意收入,“很多别的博主不仅会到处搜罗各种颜色、形状、质地的肥皂,还会制作皂花卷、皂丝球、淀粉亮片皂盒等各种花样,带给大家更多新奇的体验,谁的创意多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粉丝和流量,就更容易通过创作变现。”“小胖手”说。 “95后”小熊则是一个“胶带球解压博主”。用专门的卷球胶带缠成一个球,然后用小刀一层层慢慢划开,发出“嘶嘶”的切球声音,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小熊在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将近6万的粉丝,也获得了远超本职工作的收入。 小熊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有700多万,她因此收入了将近1万元,“本来只是凭爱好想做一个副业,没想到副业赚的比正职还多。”小熊说,她现在主要是通过视频平台的创作激励赚钱。 制作“解压视频”的变现途径,除了通过视频的流量直接变现之外,一般还有通过挂账号主页的商品橱窗卖货、直播带货以及接广告商务等。 ■探因 替代体验起到减压效果 看“解压视频”是否真的能解压呢?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春教授解释称,从心理学层面看,观看这类视频,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沉浸在情境中,随着视频中人物的活动体验控制感、节奏感和成就感,这种替代性的体验能让人放松,情绪欣快,具有解压作用,“也就是说,看过即是体验过。” “总体来说,‘解压视频’可分为‘破坏型’和‘修复型’两大类,而这两类视频带给人心理作用机制并不相同。”林春分析,“破坏型”视频能起到替代性侵犯的效果,让人放松,减少愤怒,缓解焦虑。刮肥皂、切卷球、捏史莱姆等就像是解压馆里可体验的摔盘子、打拳击等活动,直接把心里的“大坝”摧毁,让情绪瞬间倾泻,消除压力。 “修复型”的“解压视频”的活动结果一般是整洁、秩序和完美的,让人赏心悦目。它更像是修复与整理,让无序的状态恢复到相对正常和有序,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 “从心理机制看,这些修复动作让大脑把这些感觉信息关联起来,形成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秩序感、控制感,抵消了观众因无预期而造成的焦虑和压力,从而起到减压效果。”林春说。 ■观点 解压因人而异难治根本 “虽然解压视频的确有解压效果,但也仅仅是短时有效,而且解压视频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同样一个解压视频,会让一些人体验畅快,却让另外一些人感觉不适。所以,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源不解除,或者个体缺乏应对压力的技巧,压力就会‘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林春表示。 压力的本质是个体对身体和环境变化的觉察以及因此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适当的压力会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有利于个体发展。但压力超出个体的应对能力,或者持续性的面对压力会对人的身心和社会功能产生消极甚至破坏性影响。 “所以,年轻人解压还需科学的解压方式,比如远离压力源,与人倾诉、户外活动、调整认知、学习使用一些情绪管理技巧等。如果压力给身心造成严重困扰,自身又无力缓解,可以求助心理咨询专家。”林春建议。(记者 徐英波)刮肥皂、视频切胶带球、刮肥修牛蹄……年轻人怎么爱看这些“视频”?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3 15:40:16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长期服用褪黑素会产生副作用吗?专家解答
- 「股東行動主義」風潮吹向亞洲,台股明年70家企業董監事改選有股權爭議風險
- 世界最大永凍土融坑「冥界之門」擴大、釋出更多溫室氣體,專家示警恐加劇全球暖化
- 螢光黃蘿蔔、鮮紅色豆枝⋯⋯說到滷肉飯上的醃漬小菜,你是哪一派?
-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未來夏奧會或改為「秋奧會」
- 一個昆德拉,各自表述——作家之死,映照法國知識界的分裂與辯論
- 《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全球票房首週累積2.34億美元,湯姆克魯斯的國際魅力仍不容小覷
- 憂「反國安法」意見違法,香港通訊局擬豁免國教國安節目「持平」要求
- 陈家顺:扎根基层20年,阳江“三婆”实力“圈粉”!
- 【影評】《奧本海默》崇拜主義中的「裂變」與「融合」,名導諾蘭的陽剛再度忽略了女性?
- 随机阅读
-
- 墨西哥北部發生4.2級地震
- 【未來大人物進行式】王繼維:續成為生活實踐的人,就是理想中的大人物
- 解嚴36週年:蔡英文、陳菊訪新店戒治所,盼落實轉型正義教育
- 士林地院駁回林杏兒「當選無效」之訴:舉證不足,只能證明蕭景田賄選
- 海淀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 《黑海穀物協議》破局,俄將烏運糧船視為「軍事目標」,通膨推升糧價各國央行恐重啟升息
- 吳家輝《台北小吃。港式情書》:細記港式麵包店,拯救一眾在台港人的救苦救難觀世音
- 中職選秀小年43人獲選:林子偉落腳台鋼雄鷹成最大亮點,合約部分球團會展現誠意
- 金正恩訪問朝軍事大學並驗收新式火箭炮彈
- 身為一名急診醫師,我曾經在危急時刻被護理師救過,還是兩次
- 遭過半國會議員投票反對二度提名,前進黨皮塔確定無法競選泰國總理
- 《尋常與作樂——哲學與文藝的25則思考》序:作為老師與作為學生的Roger
- 解读《民法典》之妇女权益保护
- 北約峰會閉幕:聯合公報強烈譴責中國,法國反對北約挺進亞太地區
-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其實你與昨日的我,活到今天變化甚多
- 無畏性別爭議,迎向多國共榮:走過半世紀的第50屆安古蘭漫畫節得獎名單有哪些亮點?
- 雅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 【一圖看懂】2022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7
- 分科測驗地理科:整體難易度提升,「狒狒出逃」也入題
- 談判破局:好萊塢演員工會與編劇工會上演63年來首次「雙罷工」,《奧本海默》影星提前離開倫敦首映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