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回应录取通知书涉抄袭:只想像我们自己—新闻—科学网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5/7/28 14:43:5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7月26日,武大网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布了该校今年录取通知书的通知图片。此后,书涉陆续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武汉大学今年的抄袭录取通知书和中国人民大学去年的很相似,质疑武大抄袭人大创意。只想自己 两校录取通知书对比 武大回应录取通知书涉抄袭:只想像我们自己
竖式排版 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从2014年开始就使用竖式排版,这种排版方式是借鉴于古典书籍。 古典文化书籍封面
武大2014级通知书 题签 题签是中国传统书籍封面题字常用的方式,逐渐演变成传统书籍封面设计的经典元素。大量古典文化书籍的封面是这样的:
毛笔字体
后改为“龙腾鱼跃纹”,主色调为绿色,为的是和武大传统建筑上“珞珈绿”的琉璃瓦形成呼应;
有边框和无边框 武大版和人大版另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武大版通知书选择了有边框设计(浅灰色外框)。设计师的想法是: “整体加框的设计手法是想传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朴素的道理。现在的90后最最重视的是个性,最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可无论怎样飞扬、跳脱的人生也需要遵守最基本的规矩。” 3、结论 综上,武大版的通知书显然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个性需要而展开地独立设计,虽然也大量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在这种整体相似的古典风格之下,所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被统摄成为个性理念的有效表达方式,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自我统一。就设计的核心要件而言,武大版通知书显然是有理念、有灵魂的。两个版本的通知书在形式上的“撞衫”并不能否认武大版通知书理念的独特性和设计的独立性。 “我们无意长得像谁,我们只想像我们自己。”总结这次“撞脸”,珈珈认为,武大通知书设计的个性化程度仍有提高的余地。由于是初次尝试,目前大家所利用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都是直接从公共资源中调用的,而非真正的独家原创。如何把学校个性更好地和形式要件充分结合,这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原标题:武大回应录取通知书涉抄袭:只想像我们自己) 更多阅读 武大录取通知书“撞脸”人大 校友激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