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價相對高點買入的股市該賣行為令人感到害怕,因為我們對於未知的突破未來價格走勢令人恐懼,然而在距離歷史新高的歷史附近,投資人是新高否有足夠的勇氣購買呢?可能不太足夠,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總覺得在新高的後該附近買入的價格並不是最甜美的,事實上你的買還直覺並沒有錯,因為根據之前在誘人的從過擇時進出所提到的:
如果投資者從1970年來隨機選擇道瓊工業指數的某個交易日,那你會有95%的數據機率看到未來的交易價位比現在還低。
有95%的看出機率是買貴的,難道這代表著我們不應該在高點附近投資嗎?
不是端倪的。
因為根據歷史統計,股市該賣歷史新高其實是突破短期看漲的訊號,高點通常會伴隨著高點而來。歷史
真的新高是這樣嗎?
為什麼新高總是一破再破?
當你聽到新高兩個字,伴隨而來的後該是會是恐懼兩個字,但是現在我要給你另外一個信念,就是一旦聽到新高,你必須要學習放下恐懼,保持紀律勇敢買入,因為新高很容易帶來更貴的價格。
想像一下,破新高的場景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會突破歷史新高表示現在正有許多投資人因看中相同的資產故投入大量資金而推升價位,而這樣的結果通常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此行列,不難想像,在我們的投資歷程中,看到過往的優異漲幅,有些投資人就會試圖參一腳買入。
我們可以透過1950年以來的S&P500看到這點:
- 紅點代表的是破新高
- 紅點的出現,通常伴隨著其後的紅點
如果我們將每次破新高的天數繪製如圖表:
- 你可能會看到幾個需要很多天才會破新高的天數
- 但你必須要把重點擺在,很短的天數,因為他們次數非常多
- 破新高的天數比你想像的短
這也是為什麼自從1950年,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S&P500都保持在高點+-5%的價位當中,太容易破新高啦!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高點很容易伴隨著高點而來,那麼關於報酬呢?
以下是在高點附近買 vs. 高點以外的其後一年績效比較,此處定義的高點附近指的是高點5%以下的價位。
- 買入之後的一年平均年化報酬率 8.2% vs 9.3%
- 害怕高點買入之後的市場崩盤是庸人自擾的
如果將持有的時間拉長至三年,你可能看到亮點了!
- 在高點附近買進的平均績效8.2% vs 7.4%高點之外
- 在高點附近買入績效比較好!
雖然過去不代表未來,但至少可以讓你在買入的時候多點信心吧!
美國以外的市場,也可以在高點買入嗎?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美國市場在高點附近買入並非如投資人想像的那樣恐懼,那國際市場又會是如何?在以下的分析我們將使用MSCI EAFE和MSCI Emerging Markets分別代表非美以外的成熟市場以及新興市場。
雖然兩者的指數都比2007年的歷史高點還低5%以上,但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破新高的趨勢是屬於連鎖效應的。這也代表著,當市場在突破新高的時候投入,未來所帶來的回報會是較高的。
以下為持有一年非美成熟市場的比較:
- 在接近高點投入的平均為10.2%,相較於高點以外的報酬6.4%高出不少
而在高點附近買入較有優勢的這種現象對於新興市場來說,更為明顯:
- 高點附近投入平均為16.8%,相較於高點以外的報酬8.4%高出非常多
比特幣跟黃金也適用嗎?
比特幣在前一陣子突破了40000美金大關,雖然緊接著來個回調,但你或許很想知道在新高附近買入是否是個好主意。
讓我們同樣看一下在新高附近持有一年帶來的回報比:
- 在歷史新高附近買的報酬比非高點買,好的太多了!!
- 231.3%vs 85.4%
但是比特幣可能會碰到一件事情,就是高點的間隔會很久,例如最近一次就是相差了三年之久,你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雖然比特幣算是一個很新穎的資產,但我們依然可以從短暫的歷史中看出一些端倪。
那至於歷史比較久遠的黃金呢?
- 在接近高點買入的報酬比起非高點買入的報酬還要好很多
- 42.1% vs 3.8%
從比特幣以及黃金的過往來看,接近歷史新高投入所帶來的短期報酬(一年)比想像中好的非常多。只是,你也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小結
當我們面對於高點投入的徬徨,這絕對是正常的,但回過頭來看看這些數據,我希望可以讓你多一點信心,不要害怕投入。因為投入於歷史高點附近,就過去來說其實並不會對於我們的未來造成多大的差別,短期來說甚至還是動能的開始,報酬甚至還有可能會更好,就像之前在創新高後的市場是我投入的時機嗎所統計的結果,在高點買入所帶來的成效反而還比較好。
身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我們必須透過廣泛的分散式投資,並專注於長期的時間維度,相信不論是高點還是低點,時間都會讓資產成長至我們所想要累積的未來。
參考資料
- Should you buy an all time high?
本文經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曉姿學理財:特幣水漲船高,沒有基本面支撐未來會泡沫化嗎?
- 金價創歷史新高,黃金到底漲什麼?同場加映5種投資方式報你知
- 目前接近歷史高點的「巴菲特指標」,真的可以用來預測股災嗎?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