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書評】卡繆《異鄉人》:相比於莫禾梭,我們對自己和世界又有幾分的確定呢?

文:陌熙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Albert Camus)於1942年出版他的書評梭們世界第一部小說《異鄉人》,甫出版便一舉成名,卡繆成為文壇最受矚目的異鄉又明星。

《異鄉人》一書共分為兩部分,人相其一可視作主角莫禾梭於母喪後的比於流水帳敘事,老舊公寓裡的莫禾鄰居雷蒙、年邁長者薩拉曼諾和他死掉的對自的確定狗以及和女友瑪莉的沙灘回憶。另一則聚焦於莫禾梭失手殺人後的己和幾分法庭審判,一場關於自我和社會期許的書評梭們世界交叉辯證。

若即若離的卡繆調性:過於赤裸的真實

《異鄉人》以「第一人稱視角」娓娓道來一段頹喪荒謬的故事,一段關於自我如何被社會集體掩埋的異鄉又哀歌。從小說的人相技法來說,「第一人稱視角」最能招致讀者下意識的比於投射與共感,主觀的莫禾感受、情緒與意識相較於其他視角,對自的確定會是最強烈且不可迴避的。

然而,卡繆採取一種直白、中性、冷調、口語化的語言來闡述小說主角莫禾梭真實所見與所感。小說以「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確定」開場,卡繆表面上寫莫禾梭對於喪母的抽離與無感,似乎是在挑戰讀者內在客我的約束與框架(進而導致「疏離」之感),試圖營造某種反社會、反道德之人物形象。

然而,當他行文至莫禾梭結束守靈和喪禮儀式後的反應:

「許許多多人、聲音、村子、在咖啡館前的等待、靈車馬達不停的嗡嗡響,還有,當巴士駛入阿爾及爾燈火之中,我的欣喜,想到可以躺下來睡它十二小時。」

卻又予人無比靠近的「真實感」,這份「真實感」過於赤裸,以至於儘管與既有認知扞格不入,我們仍能感受到這份誠懇的價值,小說的「若即若離」之詭譎調性於焉建立。

以高夫曼劇場學看莫禾梭與社會的衝突

第一部的結尾以極其緩慢、戲劇化的敘事手法,讓整部小說有一個鮮明的斷裂感,從母喪後關於陽光、海水、鄰居、好友、女伴和木屋的閒散日常,在失手誤殺阿拉伯人後,不受控地急轉墜落至理性化的體制牢籠。卡繆這樣寫道:

「那把燃燒的劍咬噬我的睫毛,在我灼痛的雙眼中翻攪……一時間,似乎整個天空都崩裂了,向大地傾瀉著火雨。我整個人緊繃,手指僵硬地在槍上一收縮,扳機動了,我摸到槍托光滑的肚子……這槍聲,就像四聲短促的叩門聲,敲開了厄運之門。」

從那刻起,莫禾梭縱情於「主我」[1]的瑣碎日常,將被鉅細靡遺地攤曬於法庭的交叉詰辯當中,自我與靈魂的價值與意義亦不再歸自己所有,僅能任由執法人員與相關當事者慷慨陳詞,定奪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曾提出一套劇場學的觀點,他將個人的社會生活視為一系列類似劇場與舞台上的戲劇表演。他主張自我並非個人持有,而是人與觀眾互動的戲劇性效果。

他進一步以「前台」和「後台」指涉人在不同的場合下的狀態,前者意味著刻意表現出符合社會預期與既有價值規範的行為展演;後者則指象徵著個人的私領域,能自由地表達在前台被壓抑的自己。

借用高夫曼的學說,法庭即是一個僅容許人們展現「前台」狀態的嚴肅場域,所有公開的指控與反駁必然是經過無數精密的算計以及排演,才會呈現於眾人與法官面前。

毫無疑問,莫禾梭打從一開始便是一個不會也不願打造「前台」的人。一般來說,戲劇不乏這樣與既有體制和紀律衝撞,以凸顯自己先見之明的角色。

然而,莫禾梭的特點在於,他沒有任何崇高的道德操守亦或是鶴立雞群的想法或才能,亦不是為了實踐更宏大的志向或社會福祉,他純粹是一個不願吐出任何背離於實際想法的男子。於是他和當時替自己的辯護律師說:

「毫無疑問,我很愛媽媽,但這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所有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曾希望所愛的人死去。說到這裡,律師打斷我,非常惱怒。他要我答應,絕不在法庭這樣說。」
「我向他解釋,身體的狀態往往會干擾我的情緒。母親下葬那天,我非常疲倦,很想睡,以致我沒有清楚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我可以很確定的是,我希望媽媽沒有死。」

我看起來兩手空空,但我對自己、對一切都很確定

第二部的開頭,即預言了最終悲劇的降臨。莫禾梭,一個不屈從於權力、恐懼甚至是死亡的男人(又或者該說他根本不明白權力、體制、律法與刑罰的運作機制),注定無法存活於理性化的體制牢籠。

於是,在被剝奪發言權的場域當中(律師認為莫若替自己發言只會招致情況的惡化)任由眾人替他貼上標籤:寡言、自閉、不信上帝、母喪時無動於衷、和皮條客雷蒙沆瀣一氣……正如他所說:「一切都在我不參與的情況下進行,決定我的命運並不需要我的意見。」此時的莫禾梭,彷彿另一部小說的第三人稱視角,靈魂從自己的肉體上剝落,以客觀超然之姿看眾人如何口沫橫飛地評價自己。

儘管最終他被判處斬首示眾,他仍不願皈依於上帝,不願接見神父,亦不願在處死前的那刻與他擁抱,因為他始終不信上帝,不想要浪費時間在這事上。比起倚恃著超自然、精神層次上的慰藉,莫禾梭寧願讓腦中縈繞著各種生活回憶,一個不再屬於他的生活,卻曾讓他在其中找到最簡單也最深刻的喜悅:夏日的氣味、我愛的社區、某些夜晚的天空、瑪莉的笑聲和洋裝。

因此他說:「我看起來兩手空空,但我對自己、對一切都很確定,比他(神父)要確定。」反觀當代社會,我們庸碌穿梭於各種場合,挑選適合的面具,展演恰當的儀態,拋出得體的詞句,我們的「後台」被「前台」高速運轉的都市生活無止盡地擠壓消耗,以至於無論工作生活或是人際都成了一種下意識的情緒勞動。相比於莫禾梭,我們對自己和世界又有幾分的確定呢?

備註

[1]借用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三我學說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卡繆《異鄉人》小說選摘:今天,媽媽死了。也或許是昨天。我不知道
  • 【書評】卡繆《正義者》:在追求正義的反抗道路上,必須走得比仇恨還要遙遠
  • 卡繆《瘟疫》導讀:宛如時代的眼睛,遊走於紀事與敘事之間的非典型傳統小說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