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攀岩、滑板……近九成大学生期待新兴运动课
冲浪、滑板攀岩、近成滑板……酷炫、大学待新动课个性和“进击的生期年轻人” 近九成大学生期待新兴运动课 6月末的一个傍晚,夏东洋静静地趴在冲浪板上,兴运面朝海天相接的冲浪那条线。天空显出一张微醺的攀岩脸庞,被夕阳染得绯红。滑板晚霞渐晚渐浓,近成直至天空变成青色,大学待新动课再变成藏蓝,生期暮色四合,兴运视线中的冲浪一切随着天光暗去逐渐消失,仿佛只要他一直划水,就可以抵达世界尽头。 这是让夏东洋印象最深的一次冲浪。自从2020年年底在一位博主的vlog里目睹了冲浪的画面,他瞬间就“上头”了。给自己定了每个假期都要学一项新技能计划的他,即刻把冲浪定为新目标。 “酷”“飒”“让人热血沸腾”,是夏东洋赋予冲浪的形容词,也是他对冲浪“一见钟情”的原因。和冲浪一样,一些在近几年进入人们视野的小众项目,正在和年轻人产生化学反应。不仅如此,2016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棒垒球、空手道、滑板、竞技攀岩和冲浪等五大项目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霹雳舞也将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受到全球瞩目的国际大赛,也在加快这些项目闯入人们生活的进程。 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2892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的39.83%对冲浪、攀岩、滑板、街舞等新兴运动中的一项或多项非常感兴趣,47.06%受访者表示对这些运动项目比较有兴趣,仅13.11%表示兴趣不大。滑板(54.63%)、街舞(45.99%)、冲浪(45.68%)、轮滑(39.38%)、攀岩(35.20%)都是较多受访者想尝试的新兴运动。 高校是捕捉运动潮流的“气象站” 在2892名受访者中,89.63%期待学校开设又潮又酷的新兴体育课程。走在潮流风口上的大学生的呼声,率先被高校捕捉,高校课程设置、社团建设的节奏往往与之同频共进。厦门大学开设网红桨板课,浙江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开设攀岩课,滑板、轮滑、街舞等社团活跃在各大高校。因此,许多新兴运动项目虽然小众,但体育场地、器材、师资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学校园,往往成为这些运动项目的“温床”。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19.16%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参与新兴运动非常便利,因为学校开设有相关课程或社团;54.46%认为比较便利,当自己想去接触新兴运动时,能够通过社团、朋友等渠道接触到。大学生参加新兴运动的方式主要是参与学校的社团(48.17%)、选学校的体育课(45.02%)和自己找机会不定期参与(32.75%)。 学校是陈凌霄的攀岩“启蒙地”。2017年刚来到北京大学时,他受到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山鹰社的学兄学姐在岩壁上“飞来飞去”。亲身体验之后,这项运动“酷炫”外表下的细节魅力让他更为兴奋。“攀岩是与自己身体交流的过程,我在攀岩时能感受到每一条肌肉的发力,有时细微的发力变化,就能帮助我完成很难的线路。” 如今已经行走岩壁4年,成为山鹰社理事、攀岩处处长的陈凌霄,对和他的名字有相似意涵、把“向上”作为终极目标的攀岩有了更深的理解。“攀岩是不断挑战自身极限的过程,突破自己的力量极限、攀岩技术的精化,都给我以极大的成就感。” 2019年,厦门大学体育部老师林秋华开设的桨板课,让厦大再度成为热搜上的“别人家的学校”。马宏宇是厦门大学前舟艇协会会长、前桨板队队长。比起对初学者没那么友好的冲浪,他更推荐起源于冲浪、但在静水上也能玩的桨板,“好上手,还安全”。厦门大学每学期都有能容纳100人左右的桨板课,是热门抢手的课程,平时主要在校内的湖泊上课,有机会老师也会带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海边上课。 马宏宇所在的桨板队是桨板课的“进阶版”,如果有同学被桨板吸引、愿意参与训练,桨板队还会给同学们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机会不仅局限在校内,2017年,马宏宇就到海南万宁参加了首届中国大学生桨板竞速挑战赛。这次参赛经历也给马宏宇后来的冲浪热情埋下了伏笔。“在参赛地有体验冲浪的机会,我尝试之后一下就喜欢上了。”浪尖上的速度不仅让他享受刺激感,和海洋的亲密接触,也让他更加感恩和敬畏自然。 黄予俏是对外经贸大学野马女子垒球队前队长。在她看来,随着棒垒球在年轻群体中出镜率越来越高,高校棒垒人将会是棒垒球推广的中坚力量。这样的判断来自于她对棒垒球运动在一些大学里有较好开展基础的认知。首都高校间每年都有棒垒球赛事,这让每一年的毕业生都能带着一整个夏天的棒垒记忆,迈向下一段人生的道路。 “潮酷”与“入奥”带来突破“小众”信心 今年让黄予俏最心潮澎湃的事,就是能在奥运会上看到棒垒球比赛。东京奥运会开始前1个月,各种棒垒球相关的消息就涌入她的手机,各种球队群也在狂热讨论,大家纷纷组织起“云看球”。“果然这就是奥运会,是能让人热血沸腾的盛事。” 奥运会带来的信号是一项运动的发展,这对于在国内仍是小众新兴项目的棒垒球,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对黄予俏和棒垒球爱好者来说,这是推广和普及棒垒球的绝佳机会。“真希望有一天,传球、打球不再是一件只有在学校才能做的奢侈之事。” 黄予俏的愿望折射出一些新兴运动项目的现状。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大学生尝试新兴运动的意愿较强,但真正体验过这些运动的大学生比例较低。轮滑是这些较为新兴的运动项目中,有最多受访大学生参与过的一项(39.52%),滑板(35.03%)、街舞(16.46%)第二和第三位,攀岩(8.68%)、冲浪(4.39%)等对场地、设备要求较高的项目,参与人数比例则相对较低。即便在运动开展条件较为完备的高校,还有26.38%大学生表示,在大学里参与新兴运动不太便利,想去接触时也很难接触到。开展场地和设施要求高(73.48%)、参与所需花费较高(59.34%)、传播有限(54.94%)、专业教师缺乏(53.87%)等,是受访者眼中新兴运动开展目前存在的阻碍。 25岁的李宸想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也是一位冲浪爱好者。她给自己买了滑板和平衡板,平时就通过这些练习平衡感。在她看来,冲浪在国内比较小众有其环境因素。国内很多沿海地区的浪都比较小,不适合冲浪,体验价格比较贵,而且在很多人眼里,这还是一项很危险的极限运动。 马宏宇也有相同的感受:“国内好的冲浪点比较少,距离也比较远,平时很难去。”但因为“瘾太大”,他总是趁着假期自己找机会去冲浪。“高校如果想组建冲浪社团,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地理因素限制,毕竟国内靠近好浪点的学校很少。”但马宏宇了解到,很多高校都开始慢慢引入桨板课,它对水域的要求没那么高,开展起来更便利。 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热爱”克服不了的困难。“真的对冲浪有兴趣,平时可以玩陆地冲浪板,假期再去海里尝试。”马宏宇明显感觉到,虽然玩冲浪的大学生人数还不算多,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冲浪,开始去体验和尝试。尤其是冲浪入奥,让很多业余冲浪运动员也能参与世界大赛,比赛在全球转播,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对喜欢和想参与冲浪的年轻人都是值得激动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国彪是野马棒球队的前队长,毕业回到家乡之后,他很少有机会接触棒垒球,“毕竟这是一项团体运动,但在二三线城市,几乎找不到棒垒球运动场地和相关产品的踪影。”他期待棒垒球入奥将引起的“连锁反应”,“相关的体育机构、市场、高校都会对校内和校外的棒垒球运动提供更多支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和我一样热爱这项运动的大学生投身到这项运动的发展,给大学和社会营造更好的运动氛围。” 被“吸”入新兴运动的年轻人收获“进化”的自己 每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百团大战”上,Chill滑板社都能成为这条社团大街上“最靓的仔”。根据社长邵尧森的经验,摊位要摆在比较开阔的场地,便于社团成员现场展示,也能让新生当场体验。 在邵尧森眼中,滑板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chill”。社团的这个名字,含义就是“轻松、悠闲、逍遥自在”。“滑板是一件能体现年轻人态度的运动。”邵尧森觉得,滑板虽然结构简单,但有无数种玩法;虽然有所谓的“招式”,但从不把滑手桎梏于规则当中,每个滑手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招式和风格。“包容”“个性”“挑战”,滑板的这些先天基因,恰好能反映出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生活态度。“正因如此,我通过滑板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这件事非常酷。” “趣味性强”(72.44%)“新潮时尚”(60.30%)“酷炫带感”(58.78%),是中青校媒调查中受访者赋予新兴运动的标签。正是靠着这样的第一印象,新兴运动像一块磁铁,把和它调性相符的年轻人吸入体育领域,在此之后,一步步把体育真正的意义铺展开来。 “冲浪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收获了一个‘进化’的自己。”夏东洋的“进化”源自认识和精神两个方面。“第一次了解‘溃点’这个词时,我突然有一种开阔感。”初识这项运动的专业词语后,紧接着涌来的是从身体到灵魂的冲浪体验。鼻子呛水、大脑麻木。一开始巨浪打过来的时候完全躲不开,整个人在海里翻滚,就像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每天的体验都不一样,每个季节的体验更加不同。有时候他好不容易往海里游了几米,大浪一来,连人带板都被冲上海岸。他一次又一次从水里捞起湿淋淋的自己,可以预见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成功支撑他再来一次。“最大的成就感就在那一瞬间,站起来,在浪的托举下往前冲,就那一瞬间,足以治愈之前所有被浪打翻的挫败感。” 有助于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33.58%),新型运动形式激发大学生参与、增加运动人口(24.24%)、有助于大学生在体育中感受乐趣(16.56%)、帮助社交(14.42%)是大学生从新兴运动中得到的收获。 攀岩给陈凌霄带来的成长远超出运动本身,尝试更丰富的动作、欣赏自然之美、学会在在野外攀岩中评估并预判风险,都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长进。“还有一些攀岩形式,比如先锋攀岩,需要两人以上进行,一起‘磕线’的朋友之间会有非常多的交流,话题始于攀岩,但不会终于攀岩。” 邵尧森发现,滑板、街舞、说唱、街球这些社团中,有一些成员是重合的。这些和年轻人偏爱的文化属性“绑定”的流行文化,正在以多元的方式彰显着这代年轻人的个性魅力,也成为他们在社交领域特有的“暗号”。 夏东洋早已不把社交圈局限在现有的范围,他期待在冲浪中遇到“高手”,在他的想象里,他绝不只惊讶于对方的技巧,更想去了解他们心中的热爱。“我希望能继续和这些朋友一起出发,每人头上顶一支浪板,逆着浪奔涌的方向,朝大海里游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实习生 李梓昂 盖姣伊冲浪、冲浪攀岩、攀岩滑板……近九成大学生期待新兴运动课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8-02 09:41:31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受傷人數升至5人 美國得克薩斯州一機場附近汽車爆炸
- 2023春節過年換新鈔懶人包:只有五天!臨櫃與ATM點位一覽表,注意有兌換張數上限
- 前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投書英國《金融時報》:民主世界萬不可讓台灣遭受與烏克蘭同等命運
- 林書豪確定返台加盟PLG高雄鋼鐵人,認同「大南方計畫」盼扭轉台灣籃壇南北失衡
- 在安徽,多项水利工程“火热”建设中_
- 歐洲援烏計劃新進展:德國不再阻止波蘭提供豹2戰車,法國不排除交付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 【小說】《扮裝畫眉》選摘:這就是人在講的,牛瘦無力,人散(窮)白賊(說謊)
- 寒流影響至30日清晨,春節收假國道將湧車潮,高公局建議避開5大易壅塞路段
- 工作无小事 干好保洁事
- 先搞清楚「教區」和「修會」有什麼不同,才能好好認識天主教會的使命
- 随机阅读
-
- 阿富汗警方證實一中國公民在阿遭槍擊遇難
- 國際原能總署居中斡旋,盼推動「烏克蘭核電廠安全協議」
- 震驚戰後日本的國鐵三大疑案(一)下山事件1:總裁消失900分鐘後,成為鐵路迷屍
- 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搶通:每天三時段放行、夜間暫時封路,春節期間開放正常通行
-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发布烟花爆竹选购提示
- 94%勞工年後想轉職創14年新高,最嚮往跳槽台積電、長榮、富邦金
- 兩大電信合併案過關,NCC盼發揮5大效益:合併附款須繳回或轉讓超標頻寬,台灣大稱「窒礙難行」
-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要求俄國大使離境,歐盟再增對烏克蘭軍援5.45億歐元
- 中国质量协会启动“新时代质量效益提升行动”
- 成功養活腸道好菌的食物關鍵,竟然不是保健食品?想一下原始人,你就懂了
- 營養師科普「薺藍籽油」:飽和脂肪酸比橄欖油更低,適用各種烹調方式的新興健康油
- 全球行動數據使用量兩年翻一倍,是否造成能耗、碳排大幅增加?
- 河南一企业无证私自罐装白酒销售被罚
-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勇奪「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雙料金獎!喜迎2023新氣象!
-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可以要求對方把「保險金」拿出來還嗎?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從「子宮家庭」理解過年婆媳大戰背後的社會運作邏輯
- 北京东城:夏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启动
- 數據看2022台灣旅遊產業(五):如何改善痛點?看看易遊網與星宇航空做對了什麼
- 《新視界》推薦文:從視覺藝術出發,探討歐洲主場景碰撞中國文化,引發一連串既創新又燦爛的效應
- 《經濟日報》:馬雲現身香港,會晤商界人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