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我看108課綱:一隻白老鼠的自白, 「我們都沒有錯,我們只是活在青黃不接年代裡的無奈人」

文:高中生看世界 廖宥甯

「這是看課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綱隻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話實在很適合做為108課綱首代白老鼠的白老不接我們。面對一個尚未完備的自白只活制度,我們有很多犯錯重來的們都沒機會,也有不少漏洞和灰色地帶可以蒙混過關;但也是錯們這個漏洞和意外百出的制度,使我們感到徬徨和茫然,青黃因為沒有前例可依循,年代一切都必須依靠自己摸索,無奈在模糊不清的看課規則中尋找生存之道。

我們是綱隻最困惑也最茫然的一群人,不像學長姊面臨末代指考背水一戰的白老不接決絕,也不同於學弟妹們踏著前人腳印的自白只活穩健,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找不到方向,們都沒未知的錯們未來充滿太多不確定因子。

這是一隻白老鼠的自白,僅講述筆者的所見所聞,可能代表不了所有人,只是提供一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觀點。

分擔或負擔?──學習歷程檔案

按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初衷是為了減輕學生在高三準備備審資料的壓力,能夠在高一高二時就養成紀錄學習歷程的習慣,每學習上傳數個檔案,可以是課內作業或報告,也能是參與課外活動的所得。高三參加大學面試時,再從上傳的檔案中勾選出幾項,作為面試時的備審資料。

1647507654551Photo Credit: 教育部

教育部的美意是將高三一次整理高中三年資料的負擔,平攤到各學期,然而事與願違,作為一名學測後正在整理備審資料的高三生,筆者並不認為如今身上的擔子有比的學長姐輕多少,依然要針對志願科系寫自傳、學習歷程綜整心得,或是一些科系要求交出千字小論文。所以筆者反倒覺得學習歷程檔案是增加了高中生每學期的負擔,紓解高三生壓力的效果十分有限。

而學習歷程檔案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可能因此引發軍備競賽,拉大城鄉與貧富差距。都市裡重點學校有機會接觸到更多資源,也就能寫出更光鮮亮麗的學習歷程檔案;社區高中的學生在這方面則遜色不少,沒有學校主動提供的資源,需要自己另尋出路。

此外,學習歷程檔案也引發大家的功利心態,這點在社團選擇上展現得格外明顯,筆者身邊許多同屆和學妹,由於考慮到未來展示給教授的學習歷程檔案內容,捨棄興趣加入學術型社團。因為在我們的揣測裡,大學教授一定會希望看到你的學習歷程檔案裡,有愈多跟該科系相關的內容愈好。

因此如果你在高一時就找到自己未來的志願,那你就能全心全意專注於參與該領域的活動,寫出正中教授下懷的學習歷程檔案;反之,若你遲遲無法確定志向,在這方面便會非常吃虧。可一個才十幾歲的青少年,又能多肯定自己的目標?究竟這是不是侷限了年輕學生對未來的探索和想像?

大學教授們對於這諸多質疑都給出十分冠冕堂皇的答案,不斷強調學習歷程檔案的發想是為了呈現每個學生的獨特性,絕非累積漂亮履歷的軍備競賽。

在這裡筆者想誠摯的告訴各位教授:與其在理念層面說服我們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還不如採取具體的行動,先處理眼下已經發生的問題,那些已經在進行中的軍備競賽、已經產生的功利主義。請走出象牙塔,來教育現場看看這些真正受到影響的學生和基層教師吧。

課本裡的茶壺風暴──「螺旋式」課綱

除了學習歷程檔案,108課綱的課本爭議,早在筆者進入高中前便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討論度最高的辨識歷史課本。輿論關注的重點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108課綱將歷史課本從編年體改為主題式教學,另外則是第二冊中國史被改為東亞史,加入日本、朝鮮和越南的歷史。

根據筆者這三年來的親身經驗與觀察,前者被大部分學生所唾棄的不外乎敘事過於零碎,導致吸收不良。在對整個歷史脈絡不精熟的情況下,主題式教學確實很難讓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

而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課本的編排,其實仍然是以時間順序法教授該主題(如人口移動、官僚體制的變化等)課程;而一個主題在課本中會被拆解成數個單元,單元間甚至會插入不同主題的內容,如此雜亂無章的課本編排,實在很難不讓學生感到困惑。

1647507726238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

筆者認為,這有可能是大家還卡在從舊課綱編年體到新課綱主題式的尷尬階段,因此誕生目前這本編年體不成、主題式不就的四不像課本。

至於後者,不少人認為將中國史改為東亞史是「去中國化」,筆者對此倒是持不同的看法以中國在東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課本裡想不多提都很困難。而新課綱歷史課本裡的中國史之外的東亞史部分(日本、朝鮮和越南史),仍以敘述該三國與中國的互動為主,依然是從中國的視角看東亞。

先不論這是否落入「大漢沙文主義」的窠臼,至少這本課本與想像中的「去中國化」相去甚遠。日本、朝鮮和越南三國歷史在課本中的篇幅極小,敘述也相當淺薄,感覺只是為了應付過審而加入的內容,很難讓學生學習到其中的知識並引發思考。

說完歷史課本,再來就是今年學測被稱為「史上最難」的數學,在108課綱的設計下,數學在高二後被分為數A和數B兩組,自然組和商管相關大學科系參採數A,文法科系等社會組科系則參採數B,但偶爾也會發生你以為該參採數X的科系其實參採數Y的情況,只能說大學端的數學參採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

這代表如果志願橫跨這兩類校系的學生,在學測時必須選考兩科數學,且這兩科數學有互不包含的單元,若跨考數A和數B的學生得另外花時間去補修沒有學到的內容(筆者是苦主之一)。還有許多人是在高二時因為不確定未來志向,所以先選擇內容較多且艱深的數A,也因此常發生該生後終選擇了參採數B科系的情形。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