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噓!你沒聽說過的世界史》:貴族限定汗熱病,英國公爵繼位1小時就死了

文:李珠銀

提到中世紀,噓沒小時勇猛的聽說騎士與美麗的公主、慈愛的過的公爵國王與王后、威嚴的世界史貴死教皇、認真的族限學者等形象雖然強烈,但事實上,定汗中世紀也是熱病個非常容易患病的時代。

與過去相比人口確實增加許多,英國人們也群聚湧入城市中居住,繼位衛生觀念這種東西,噓沒小時就算打著燈籠去找也找不到,聽說到處都是過的公爵老鼠、螞蟻、世界史貴死跳蚤等,族限只要有一次傳染病散播開,定汗擋都擋不住。再加上,如果要治療的話,也只是燃燒藥草,用刀割開手讓血流出,並貼上水蛭吸血這種古怪方法,因此大部分的患者們,根本沒有苟延殘喘的機會,就冤枉地倒下了。

過去將許多人的生命掌握在手中玩弄的可怕疾病,現在大部分都已經找出原因,並且只要吃顆藥、打一針,就能夠治療與預防了。不過有些謎樣的疾病,即使到了今日仍然找不出原因,如前面介紹的跳舞傳染病,以及本章中要介紹的汗熱病。

在英國歷史上最令人議論紛紛的都鐸王朝(1485—1603),爆發了一種撼動英國的恐怖疾病。只要患病後就會大量冒汗,因此被稱為汗熱病(Sweating Sickness)或英國汗熱病(English sweate),這種病從15世紀到16世紀間讓許多人死亡,至今依舊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汗熱病的症狀會帶給人們極大的恐懼感,因為這個疾病的第一個症狀是讓情緒產生變化。雖然身體還沒有顯現出任何症狀,但卻會陷入深深的憂鬱中,最後恐懼感席捲而來。還在想「不知為何感覺心情有點低落啊」時,突然開始冒汗,然後在2到3個小時之間全身疼痛,並因沉重的疲勞感而躺在床上,全身開始汗如雨下。流下的汗浸濕了全身與床鋪,患者因疲憊而難以睜開眼,在睡也睡不好的狀態下陷入深深的昏睡中,大部分的人就從此永遠再也睜不開眼了。

從這種恐懼感轉變至死亡,只需要3到18個小時左右,即使勇敢地活了下來,也不會對汗熱病產生免疫,有可能會再得病好幾次。活下來的唯一辦法,就是患者要想辦法自己撐過24小時以上。在不知道原因,也沒有解藥,只能唉唉叫地苦撐,就是場體力戰。在1517年造訪倫敦的外國使節紀錄中,寫道「有人9點在宮中跳一跳舞後,11點就死了。」

只短暫出現在英國的這種病,帶給世界史的影響比想像中還要更深。從玫瑰戰爭起到伊莉莎白一世,這場病輕易地鏟除了都鐸王朝。彷彿是都鐸王朝起始的詛咒般,在亨利七世攻佔倫敦之前的1485年8月,這個疾病被人發現,在僅約2個月的時間,就有數千人死亡。因為這個病的關係,亨利七世的加冕儀式只能延期。一般來說,免疫力低落的脆弱老人或孩童最容易成為傳染病或疾病的犧牲者,但與此相反,這次的汗熱病,特徵是大多發生在年輕健康、富有的人之間,因此王族與貴族們更加陷入恐慌中。

亨利七世
玫瑰戰爭結束後贏家的笑臉,雖然攻佔了倫敦,但因為謎樣的流行病而陷入恐懼,連加冕儀式都延期的都鐸王朝第一任國王亨利七世│Photo Credit:麥浩斯出版

汗熱病從1485年起始,在1492年侵襲愛爾蘭後,在紀錄上沉寂了好一陣子。1502年,亨利七世的大兒子亞瑟王子因至今仍原因不明的疾病而受苦,不久後就死亡,這也被推測會不會就是汗熱病。在亞瑟王子過世5年後,汗熱病於1507年短暫出現,讓亞瑟王子的弟弟成為國王,1517年又再次登場,這次完整地呈現出它可怕的威力。

在紀錄中,有好幾個村莊的居民,一半以上都因為汗熱病而死亡。在1528年這個疾病再次出現時,給倫敦帶來很大的打擊。過去的倫敦是人們最密集的地方,當時衛生狀態完全稱不上潔淨,因此有更多倫敦人罹患汗熱病死亡。

在上流社會中有許多人都因汗熱症而死,連愛爾蘭的大法官都患病身亡,1530年,手中權力僅次於亨利八世的托馬斯・沃爾西主教,他認為亨利八世應該要與糟糠之妻一同生活,反對他與凱瑟琳王妃的離婚,因此被亨利八世所厭惡而被關進大牢,途中就因汗熱病而身亡了。他從1517年起就足足得過3次汗熱病,結果,還是汗熱病勝利了。不過與受到斬首或火刑相比,患病死亡也許反而是更幸福的下場也說不定。

被汗熱症嚇得直發抖的亨利八世,在病情於倫敦傳開時,立刻拋下倫敦逃走,每天都逃亡到不同的安全處。亨利八世曾對安妮・博林說出「妳是這世上我唯一的愛」這種甜言蜜語,對她展開熱烈的愛情攻勢,但當安妮・博林的宮中談話對象染病後,他居然不是帶著安妮一起走,而是自己獨自逃跑,就能知道這種病到底有多可怕了。

結果,安妮・博林也染上了這種病,即使深愛的女人患病了,亨利八世也只是單獨將御醫送去,自己連安妮・博林的寢室都沒有去露過一面。安妮・博林度過了死亡關卡,驚險地活了下來,成為王妃。如果考慮當時的醫療水準,亨利八世送過去的御醫到底有沒有幫助,就不得而知了。

此時安妮・博林的姊妹瑪麗・博林的丈夫威廉・凱里,也因為汗熱病而死亡。此外,湯瑪斯・克倫威爾的夫人伊莉莎白據推測也是因汗熱病而身亡的,有許多王族與貴族們,因為這個汗熱病而痛苦,或因病死亡。

1528年起,汗熱病越過英國,傳播至歐洲大陸。德國、瑞士、挪威、荷蘭、波蘭,甚至是俄羅斯等地都流行起汗熱病,奇怪的是,法國內英國領地加萊中雖然有觀察到汗熱病發生,但此外其他法國領土上,汗熱病並未出現。因為這個病是與亨利七世一起開始的,因此也有意見認為,該不會是亨利七世結束玫瑰戰爭之後帶來了法國士兵們,病就是透過這些士兵們帶到英國的吧?因為在法國並沒有發生這種病,所以只能說很神奇。不只法國,在義大利與西班牙這種病也委靡不振,並未引發流行。

1718年起到1861年之間,在法國發生了與英國的汗熱病相似的皮卡第汗熱病(Picardy sweat),引起恐慌,不過與英國的汗熱病不同,它只會出現在皮膚上,並未出現明顯的死亡率。

英國人自1485年起,就與這種病對抗,所以自有一套處置方式;但初次接觸到這種病的歐洲人們慌張不已,死亡數增加。在英國,會盡可能讓患者不要流汗,並在旁邊持續看守病患,讓患者不要睡著,但在德國,因為患者會覺得冷且頭痛,因此會用溫暖的棉被把他們包得緊緊的,並勸他們好好睡一覺,但即使不這麼做,患者也會因為一直流個不停的汗而發熱,再加上極度的痛苦,之後就陷入睡眠中死亡。

1551年再次登場的汗熱病,帶走了曾是亨利八世的妹妹,瑪莉・都鐸丈夫的第一代薩福克公爵,查爾斯・布蘭登的兩個兒子。當時只有16歲的哥哥亨利・布蘭登,以及14歲的弟弟查爾斯・布蘭登同時染上了汗熱病。繼承了爸爸地位後,身為第二代薩福克公爵的哥哥亨利・布蘭登首先死亡。弟弟查爾斯・布蘭登在哥哥身亡的同時成為第三代薩福克公爵,但在1個小時後,也馬上就追隨著哥哥的腳步過世了。他被紀錄為英國史上登上爵位最短的人物,而在兩兄弟雙雙因汗熱病而死後,薩福克公爵的地位繼承就這樣斷了血脈。

汗熱病的原因至今仍真相不明,成為醫學史上的一個謎。因為是在炎熱的時節,而且大多是年輕、健康、富有的人們患病,因此有許多人推測會不會是野外的昆蟲所帶來的疾病,也有人認為是扁蝨或螞蟻、跳蚤等原因。這個只有發病症狀留下紀錄的神祕汗熱病,在今日已經消失蹤影。

如果罹患了汗熱症的安妮・博林熬不過去而過世的話,亨利八世可能會與凱瑟琳王妃離婚,然後迎娶新的王妃,但是為英國帶來黃金時期的伊莉莎白一世就不會誕生了。而新的王妃有可能會順利地產下白白胖胖的兒子,亨利八世就不會覺得有必要更換王妃了,也能心滿意足地平穩地閉上眼了。但以現在我們的立場來看,安妮・博林什麼都還沒有做就死了,英國史上就不會有亨利八世的「狗血劇情」,那麼,這樣看英國連續劇的趣味就會減半再減半了。

相關書摘 ►《噓!你沒聽說過的世界史》:再調皮的孩子,喝了有嗎啡的糖漿也會沉沉睡去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噓!你沒聽說的世界史:那些歷史書沒說的暗黑緋聞,改寫你的世界觀!》,麥浩斯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李珠銀
譯者:高毓婷

歷史是以什麼為養分成長的呢?

如果說歷史只呈現出被史學家紀錄下的那1%故事,那被隱藏的其它99%才是最真實有血有肉的動人事跡。王室成員們不被允許的戀愛、圍繞著權力的殘忍陰謀與算計、貴族名流不為人知的興趣與癖好……,這些情愛糾葛、跌宕起伏的人生轉折,比熱播的連續劇還要令人目不暇給!

  • 為什麼金髮美女會成為胸大無腦的代名詞?
  • 天才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其實是個「吃貨」?
  • 美麗的鬱金香曾經引起歐洲泡沫經濟崩潰?
  • 結婚為什麼要穿上純白婚紗?
  • 一百年前離婚的方法就是把妻子賣掉?
  • 18世紀丹麥醫療福利制度是皇帝的私人醫生(兼客兄)所創立的?
  • 希特勒愛吃少女心爆棚的可愛甜食,而且是個愛護小動物的素食主義者?

還有俄羅斯惡名昭彰的女帝與她所蓋的冰宮故事,以及標榜政治聯姻作為對外政策,被稱為「歐洲丈母娘」的瑪麗亞‧特蕾莎女王的私生活面貌,以美貌及悲劇性死亡而聞名的奧地利末代皇后伊莉莎白等,這些歷史人物各自風靡於一個時代,藉由認識他們的故事,我們可以重新勾勒出歷史風華的軌跡,甚至發現這些事件還引發了蝴蝶效應,至今仍影響著我們。

田中先生住田中Photo Credit:麥浩斯出版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