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青岛这家公司“养活”了100万非洲人
一朵朵小小的养活棉花,成就了一家青岛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厉害大事业,铺就了中国企业走向非洲的青岛新路径,架起了心手相牵、司万同舟共济的非洲中非友谊之桥。 移植“订单农业” 直到今天,养活到非洲种棉花,厉害仍然被不少人认为是青岛天方夜谭。而早在十几年前,司万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就坚定地踏上了这块热情奔放、非洲美丽富饶的养活神奇大陆,开启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种植棉花的厉害先河。 作为近代工业革命重要的青岛原料供应地,非洲的司万棉花种植历史已经有几百年。“2003年,非洲公司初到非洲时,美国嘉吉、英国普莱克斯、印度奥兰等世界农业巨头已深耕多年,市场被瓜分殆尽,竞争异常激烈。”青岛瑞昌棉业副总经理刘艳波说。 想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惟有另辟蹊径。经过深入考察,瑞昌棉业将国内趋于成熟的“订单农业”模式,移植到了非洲。“非洲土地辽阔,农村劳动力充足,但是缺资金、缺技术,而后者正是我们的强项,订单农业可以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刘艳波说。 说干就干。瑞昌棉业将管理服务划分为地区、县、村三级,发工资雇佣当地人做“路线经理”,负责与农户签订合同,然后将种子、农具以赊销的方式发放到各家各户,并进行技术指导,待收获季节,上门现金结算收棉并扣除农资费用,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产品加工、统一产品销售的“六统一”。 这样一来,当地农民几乎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开展种植,实现收益。这让有着10个孩子的赞比亚人班达一家看到了希望。由于孩子多,开销大,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可谓家徒四壁。虽然家里有地,但动辄几百上千元的种子、化肥、农药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2014年起,班达跟瑞昌棉业签订种植合同,每年可领取5公顷土地所需的农资,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现在,班达每年可收获籽棉3吨左右,扣除公司的农资款,自己还能有不菲的收入。有了这笔收入,班达一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非洲,像班达这样通过瑞昌棉业推出的订单农业模式摆脱靠天吃饭、孤立无援境地,并藉此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户目前已经有20多万户,直接受益人口逾百万。 深耕“白色产业”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棉花需求国和进口国。而非洲是中国进口棉花的重要来源地,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棉花200多万吨。这背后,有瑞昌棉业的一份功劳。 截至目前,瑞昌棉业已经在非洲多国从事棉花种植管理,覆盖土地数十万公顷,年收购籽棉10万余吨,可生产棉纱8000余吨。这些棉花输往中国,为国内的纺织服装行业提供原材料支撑。 而瑞昌棉业“志不在此”,他们正在布一个更大的局,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棉花种植只是棉纺织行业上游的一个环节,而且利润普遍不高,想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必须向价值链的下游延伸。”刘艳波说。 在非洲站稳脚跟后,瑞昌棉业整合行业资源,于2009年与中非发展基金、青岛汇富纺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马拉维棉花有限公司是其在非洲投资的第一家子公司,也是我国当时在非洲投资的最大农业项目。 三方的携手成为我国企业“抱团出海”的经典案例。“瑞昌棉业有着丰富的棉花种植资源与国际贸易渠道,汇富纺织有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再加上中非发展基金的资本力量,三方强强联手,如虎添翼。”刘艳波说。 风正好扬帆。瑞昌棉业以中非棉业为平台,加快投资非洲的步伐。籽棉轧花、棉籽榨油、棉花纺纱、纱线织布……沿着“白色产业”的链条,瑞昌棉业加紧布局轧花、纺纱、榨油等环节,逐步构建起日益丰满的棉纺产业链。 点亮“希望之灯” 在非洲这块沃土的浇灌下,瑞昌棉业茁壮成长。而瑞昌棉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利好。 在马拉维,作为中国投资的首个产业项目,瑞昌棉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与税收,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在直接带动马拉维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为中马之间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架起桥梁,极大地丰富了中马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在赞比亚,瑞昌棉业以非洲优越的棉花生产条件为依托,成为集棉花种植、加工、销售以及棉油提炼为一体的大型企业,不仅带动了赞比亚棉花产业的发展,也给当地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 莫桑比克的贝拉市是郑和下西洋所到达的最远地方,至今这里仍保存有见证中非友谊的大量文化遗迹。瑞昌棉业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人力资源、自然优势以及历史渊源,大力开发农业,还一举收购了在当地经营数百年的法国CNA公司,一跃成为莫桑比克五大棉花种植加工企业之一。 在津巴布韦,棉花是数百万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2014年,瑞昌棉业整合资源,并购了津巴布韦的2个棉花公司,一举成为津巴布韦第二大棉花企业。 …… 展开非洲地图,聚焦其东南部、印度洋西岸,瑞昌棉业的布局像极了一只紧握的拳头,五个指头分别是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完成在非洲东南部的布局后,瑞昌棉业开始北上,目前已在非洲西北部的马里落子。 在这片占据非洲总面积七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上,分布着瑞昌棉业旗下七个子公司,这些公司管理着数十万公顷的棉田、7个轧花厂、2个榨油厂、1个纺纱厂,直接养活了20万个家庭、100余万人。此外,雇佣各级经理达1300多人,工厂雇佣员工2000余人,各类临时性员工5000余人,全面实现了用工的本土化。 埃德温是瑞昌棉业赞比亚公司卡帕萨地区的一名“路线经理”,他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合同、棉花种植和收购,动员更多农户种植棉花。“去年,我的工资是每月170美元。因为干得好,今年涨到每月300美元。另外,公司还根据收购的棉花数量给予奖励。今年,公司还给我配了摩托车。”埃德温说。 瑞昌棉业的到来,不仅带动了非洲各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也给当地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各国农民生活水平,让这片古老的大陆焕发出勃勃生机。
- 最近发表
-
- 亚冬效应助燃“尔滨”群众冰雪热情
- 中國脫口秀在美國:這些演員終於有機會說出那些在國內「不能講」的段子
- 女性手腳「毛茸茸」,為何雄性激素過高會造成毛髮的過度生長?
- Subway傳有意出售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對加盟主苛刻法律訴訟不斷,疫情期間經營不善、前景不明
- 以色列和哈馬斯分別釋放被扣押人員 涉及200餘人
- 瓦格納集團首腦控俄軍事首長不提供彈藥「等同叛國」,白宮估計俄傭兵死傷逾3萬
- 《眺望時間的盡頭》:眺望著時間,它給了起點;眺望著時間,它給了終點
- 南北分裂之劉宋興起(一):經歷「孫恩之亂」浴血奮戰,劉裕取得爭霸天下的入場券
- 环艺所专家团队赴盐鸿镇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
-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電動車爆發時機已到,子公司泰達電走向「區域製造」大搶訂單
- 随机阅读
-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滴定分析必备校准品
- 《禮貌的力量》:採用結構式面試法,可以大大增加招聘到「文明人」的機率
- 《時辰祈禱書》:在中世紀比《聖經》還暢銷,歐洲各大圖書館中最常見的稀有古籍
- 《黑心理專的自白》:從眾心態源自「錯失機會的恐懼」,連牛頓都曾因此跌一大跤
- 把汗水留在绿茵场 中国女足静待花开
- 南北分裂之劉宋興起(五):從首席軍師劉穆之的視角,回顧劉裕的崛起之路
- 《從前從前,公主逃離了城堡》:變成天鵝的醜小鴨懇求道,「拜託不要因為我長得漂亮就討厭我!」
- 幹細胞移植治癒愛滋患者白血病,全球第3例登《自然醫學》期刊
- 中国篮球公开赛西南赛区落幕
- 糞便變「褐金」:畜牧糞便化做「再生天然氣」價更高,環團憂不利減碳
- T1雲豹英熊之戰爆嚴重衝突,霍華德等12人遭驅逐出場,台啤哈孝遠致歉:將嚴懲球員和教練
- 東卯山黑熊安葬原棲地大雪山,觸法獵人出席懺悔、允諾回到部落宣導保育
- 十万元左右一套的人工耳蜗将集采丨周一健
- 辣椒水是合法防衛性武器,但可以拿來噴吵鬧的小孩嗎?
- 瓦格納集團首腦控俄軍事首長不提供彈藥「等同叛國」,白宮估計俄傭兵死傷逾3萬
- 女性手腳「毛茸茸」,為何雄性激素過高會造成毛髮的過度生長?
- 【开工有礼】开年送黄金,豪出新高度!
- 林書豪加盟高雄鋼鐵人首戰奪21分,13次助攻平PLG聯盟紀錄,滿場球迷高喊MVP
- 【專訪】漫畫家左萱:畫筆是魔杖,創作有如奔向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路上
- 曾奇蹟地從泰國受困洞穴救援中生還,「野豬足球隊」成員Dom在英國過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