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表演,印尼揚老宜的演出那本館的活遺收藏品就像沒有生命的木偶一樣。」(印尼哇揚博物館,少咸展覽與教育組的偶戲負責人Budi Susanto受訪,《雅加達郵報》,位於 2014年6月27日報導)
東南亞無形文化資產紮根教育
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與網路中心(The老城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 Centre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簡稱亞太非遺中心),博物這兩年關注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資產,館更簡稱非遺)的印尼揚老宜的演出教育情況,先後出版了相關的活遺調查報告與適合中小學教師使用的教學資源包,鼓勵教師善用社區資源,少咸將活遺產(living heritage)帶入亞太地區的偶戲課堂中,進行文化傳承。位於
資源包教導教師如何尋找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老城非遺元素(如當地的節日、傳統舞蹈或工藝品等)進行課程設計,博物並以協同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參訪文化機構或邀請文化專業人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讓學生透過社區資源,學習多元的生活遺產。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表演藝術課是不少學校的首選,結合社區與日常生活,落實非遺的學習。
表演藝術一直是東南亞活遺產中的一大亮點,包含了視覺藝術、戲劇、音樂、舞蹈、服裝和電影等,其中戲劇、舞蹈和音樂經常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目的下,形成各種表演,如偶戲、面具舞、舞臺劇和甘美朗(Gamelan,註1)等等。華人因文化差異的關係,不太容易看懂東南亞的表演藝術,但老少咸宜的偶戲,總往往能跨越文化隔閡,達到雅俗共賞的目的。
東南亞偶戲曾在台灣多次亮相,如台灣歷年亞太藝術傳統節、高雄市皮影戲館、國立台灣博物館以及屏東戲曲故事館(註2)等等都曾以此為策展主題,展演東南亞各國的偶戲偶具,如越南的水木偶、緬甸提線傀儡、印尼爪哇及峇里島的皮影戲、柬埔寨的大皮影戲、泰國的杖頭偶戲和泰國南部的皮影戲等,一經演出,總能博得滿堂彩,這些生動的偶戲是東南亞人民的童年記憶,透過戲偶帶領觀眾進入文學、野史與一段段的人生故事。
印尼哇揚
哇揚木偶劇團(Wayang puppet theatre)於2003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無形遺產代表作」(UNESCO Masterpiece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並在2008年收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無形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UNESCO Representativ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成為了國際知名的無形文化資產,今日的「哇揚」不僅是印尼的活遺產、活傳統,也是印國力推的紮根教育項目。
「Wayang」一詞在印尼有「偶戲表演、故事或演出類型」三種語意,它可以用來指稱哇揚這類以偶為主的表演形式,同時,哇揚中的故事內容和演出類型(如皮影、杖頭偶或人等)也能用「Wayang」一詞代稱。哇揚主要流行於爪哇、峇里島和龍目島等地,在印尼重要的觀光景點裡,經常可見哇揚的演出;其劇碼多取材自《羅摩衍那》或《摩訶婆羅多》,並適時結合民間傳說,轉變成為當地表演的劇本。對印尼人而言,哇揚是流行於宮廷和民間的戲劇,也是一種帶有宗教性、道德標準與社會批評的生活指導,寓教於樂。幾個世紀以來,無論哇揚的傳承如何發生變化,其展演的道德核心至今沒有改變,這是哇揚的重要精神。
印尼的哇揚因地、因戲而衍生出多種戲劇形式,主要可分為四大類:皮影戲(Wayang Kulit)、木偶戲(扁木偶與杖頭偶,Wayang Klitik& Wayang Golek)、人偶戲(Wayang Orang)及畫卷戲(Wayang Beber)(註3),各類戲劇的造型、演出形式、內容與盛行地區都不盡相同。其中以皮影戲和木偶戲最常見,這也是歷年來台參展或演出的主要類型;人偶戲則是由真人實際演出,若去過峇里島,島上露天劇團裡戴著面具演出的就是人偶戲;至於畫卷戲流行於中爪哇,比較少見,這類的哇揚一樣有傀儡師/達郎(dalang)操持演戲工具,只不過他拿的不是戲偶,而是一幅長畫卷,隨著達郎說故事的進度緩緩捲動畫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