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談臉書社團「偏門工作」:有惡搞也有真實,反映台灣社會「表與裏」的各種怨氣與慾望

最近臉書出現一個社團「偏門工作」。談臉團偏台灣顧名思義,書社社會裡面是門工各種關於偏門的各類資訊。社團成立宗旨,作有真實應該是惡搞供徵才、求職的也有怨氣與慾資訊流通。但就如社群媒體的反映機制,任何五花八門的表與言論資訊都會出現。

也因為「偏門」本身,各種就不是談臉團偏台灣所謂的社會正道,社團內充斥各種詐騙惡搞的書社社會訊息,相當程度也反映了主流媒體見不到的門工一面。那是作有真實一種普遍存在台灣社會的價值觀、狀態、惡搞現象,也有怨氣與慾人的樣貌,只是主流從不在乎而已。

綜觀「偏門工作」的社團發文與留言,概分成幾種類型:

一、融資博弈相關

舉凡地下錢莊,小額信貸,甚或「幣圈」的投資交流,各種非正規銀行管道的資金往來與需求,這類資訊原本散見於各種放貸或投資廣告,但好像也很自然地就出現在號稱偏門的社團。博弈就更不用說。

1648071812332Photo Credit: 臉書「偏門工作」社團截圖

二、詐騙

這幾乎占貼文的最大宗。從正妹交友、收購銀行存簿、購買點數、薪資過於優渥的工作(然後會要保證金之類的)。這看準了會上社團找偏門工作的人,不是走投無路,就是不想打拼,只想一夜致富。不騙白不騙,看誰自願上鉤。

三、惡搞

有一種發文,不易分辨真假。舉凡「為報復前女友」,徵求勇者到前女友婚宴上翻桌。或徵人扮孝男孝女,到前女友家辦喪事。也有對公部門不爽,徵人前往警察局門口拉屎的(也可歸入嘴砲類)。

多是為了替自己出口怨氣。還有那種徵人給自己當人肉沙包的,開價甚低。正因有些實際上容易執行,看起來也的確是花小錢就找得到人做的事,所以說難辨真假。

275395248_313424940776448_95193397789577Photo Credit: 臉書「偏門工作」社團截圖

四、嘴砲

有一些發文一看就知道根本沒這種工作。例如徵求各忍者村退休的中忍、上忍、下忍,根本就是漫畫《火影忍者》的劇情;又或者是徵求出發前往「偉大的航路」的海賊(典出漫畫《海賊王》)。或者是看起來像徵才,要求卻極不合理。

例如要人灌幾十公斤辣椒水、吃掉滿桌檳榔還不能吐汁之類的,即使真的有勇者應徵,八成也會被已讀不回。也有徵人上山埋屍體的,許多都是玩笑性質。這類明顯就是嘴砲,發廢文的也是不少。

五、性需求

有一種則是把性愛論壇會出現的內容搬上檯面。例如許多「腳控」徵求女子踹踢下體,或用腳滿足性慾。也有徵求正妹的口水、徵求符合身材要求的女生替自己打手槍⋯⋯。全都是性需求的徵才。

1648072119790Photo Credit: 臉書「偏門工作」社團截圖

六、偏門工作

這種就符合社團宗旨。既是偏門,就是遊走於灰色地帶或非法的職業。任何關於八大行業的徵才,從酒店、伴遊、海外八大、海外賣淫、詐騙集團車手、幫派小弟、討債集團,都有相關訊息。有的雖未明寫,內容一看便知性質。

七、正當兼職

這種以家庭代工、按件計酬最多。酬勞皆屬台灣社會的低薪範圍,看似不是詐騙。雖可能也有趁機銷貨,以賺取求職者金錢的類型,但算是實際的工作。諷刺的是,這一類貼文不但幾乎沒有人回,常常連讚數都沒有。畢竟,這些都不算偏門工作,沒有可嘴砲訕笑之處,也沒有吸引想從事偏門工作的人的地方。

八、社會黑暗面

有些難以歸類的發文,跟以上各種都無關。有的是揭發詐騙手法,有的是控訴自己被社團的人騙(不少是賣存簿沒拿到錢),也有一些是求職文,但與戴辛酸。看到一則說自己52歲剛被關出來,想賣身分。有的是詢問要怎樣賣自己信用,或乾脆豁出去,無路可走,想挺而走險的。回應這類的留言很少,大多不理不睬。

有些難以歸類的,也就不談。臉書社團無論種為何,總會有各種不相干的怪文。從以上幾類發文內容,可以看到一個現象。

偏門工作的表與裏,它反映了社會的甚麼面向?

大家都知道網路沒有界線,什麼資訊都有。就90年代來說,從早期BBS站,到各種網頁論壇,純屬台灣使用者的資訊,其實相當集中。彼時沒有太多國外資訊,而每個BBS站或論壇,都有點類似太平洋上的孤島。特定或因故前來的人便在那邊聚集、交流。

Google搜尋出現之後打破了孤島的規範,人跟人的接觸與資訊傳遞更加發達方便。臉書等社群軟體的出現,更讓網路世界形成一種「輿論風向高度集中」的風氣。主流話題或時事,很容易便灌爆各個群體,從小圈圈變成一整個大圈圈,過去的孤立已無法重現。

使用網路的人經歷一個個世代,還活著會上網的,只是把過往小眾資訊傳播的狀態,透過社群媒體,更能連結到各個角落。這真正的影響是,人們即使躲在網路匿名的機制背後,但真正的想法反而會隱藏起來。

社群媒體太容易與真實身分連結,所以常會加掰的發布符合大眾的想法,維護自己的形象。不然就是乾脆辦假帳號,把過於極端或卑劣的想法用假帳號宣洩,那也不是個人真正的樣貌。這個時代的社群媒體,言論風向不是趨於大眾化,就是過於極端。

當然也有更多完全展現自己的,只要不是怪人,看起來也比過去更生活化,少了一種內心世界的穿透感,因為真正想說的事,也不會輕易放在社群媒體上。

真正的需求與言論,反而限縮在類似LINE群的私密社團裡。這部分又回歸到過去孤島化的特性。因為這本來就是人跟社會的傳統連結方式。秘密社群存在在世界已幾千年歷史,只是現在多了網路更方便而已。

而台灣社會的某些「非公眾化」的樣貌,就在這些私密社團裡。臉書自然也有私密社團,許多資訊也是不為公眾所知,而且根據功能與興趣分得極小眾。但「偏門工作」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不但是開放社團,所有資訊連沒加入的人都可見到。而且它直指兩個最大眾化的要點:一、偏門;二、工作。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