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去幾年曾在不同的教變件事建立Podcast,聽到Ramit Sethi講到他對於一般人的錢人理財建議。過去都沒有特別的把握感覺,最近一次聽到後特別有感觸,好這於是富系買了他的書《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按:中譯版為《我教你變成有錢人:從第一筆收入開始做好理財規畫》)來仔細閱讀。目前第二版是統沒從10年前第一版的各種讀者建議,改進後的那麼難修訂版。

對於理財,世界上大部分的錢人國家都沒有在學校階段從小培養,許多家庭也不會特別教育理財。把握所以普通人對於金錢,好這很多時候有不切實際的富系觀念。
在開始理財之前,統沒書中提到有兩個很重要的那麼難問題需要問你自己:
- 為什麼你想要變有錢?
- 變有錢對你來說代表什麼?
每個人對於有錢目標不一樣,在追求財富的教變件事建立之前,要先知道什麼可以讓你快樂,你有錢想要改善什麼?
舉例來說,我的物質慾望沒有很高,我不太買衣服、鞋子、最新的電子產品。我想要有錢,因為這樣可以提供給我的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我希望每年有幾次小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增加視野及人生經驗。變有錢代表如果我和家人出去吃飯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擔心每個菜單上的價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意外的開支,我們不會捉襟見肘的付不出來。
Rich Life是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如果你可以在大的方向上有極大的成果:像是自動化你每個月的存錢、投資、有個你喜愛的工作、接下工作前談一個更好的薪水,那麼你就不需要像許多書一樣,要你每天省下你可能會需要的咖啡錢。
建立你的財富系統包含了:
- 正確使用信用卡
-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 自動化你的投資
一、正確使用信用卡
美國的信用卡不僅僅是一個付款工具,也是很好幫助你建立你的信用分數的方式。如果你有正常的繳費,你的信用分數可以穩定的增加。在美國,信用分數對於比較大額的貸款(像是房貸、車貸)利率上的差異會很大。為了要有好的利率,最好早點開始累積信用。
此外,信用卡也有許多額外的福利,福利可能價值幾百甚至幾千美金(看使用的方式)。舉例來說,很多信用卡都可以幫你自動增加商品的保固,如果你用信用卡買手機、電視、等等,在一般的保固(比如說一年)過後,還會幫你延長一年(依每張信用卡而定)。
許多信用卡還有買東西失竊的保險。而最常見的福利還有累積點數換機票(像是我之前分享的用最少的錢換美國亞洲來回機票,或是最省腦力的換機票方法,我之後也會找時間再分享最近換機票的心得)。
許多人用信用卡到非理智的消費,後來付不出錢後得一直付高額的循環利息。因為這個利息遠高於市面上一般的投資商品,如果你有任何卡債,最好多存錢,從生活中節省,並從利息最高的卡債開始還,早日還清擺脫負債。
二、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美國的銀行帳戶分為checking及saving。checking是讓你可以開支票的帳戶,幾乎沒有利息,saving是利息比較高的帳戶,鼓勵大家存錢。許多saving帳戶,也有像是「一個月最多只能轉出6次」的限制。
作者很不推薦大家在常聽到的大銀行,像是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開戶(怎麼我都有XD)。原因是這些銀行常常有許多條件,常常一不小心就要扣你各種費用。雖然好像在各地都有分行很方便,但是有許多網上銀行也可以提供同樣的服務。
Checking account作者推薦Charles Schwab的Investor Checking。這個帳戶不需要最低存款,也沒有費用,會給你免費的支票,如果在任何ATM取款,當下有被其他銀行收的手續費都會退還給你。雖然你需要也同時開一個brokerage account(股票帳戶),但是你可以開了股票帳戶後也不放錢進去。
我是上次回台灣使用Capital One的提款卡提款,我以為我已經查好在國泰世華提款不需要手續費,後來還是被收取高額的手續費。回美國後立刻詢問朋友,大家也一致推薦Scharles Schwab。
最近我開戶也很推薦大家的旅遊提款帳戶Sofi Money,這個帳戶和上述Schwab有點像,不過更厲害。一些特點像是:
- 年利率 $1.6%,接近saving account的水準
- 沒有帳戶最低金額限制,拿到獎勵後把錢都領出也沒問題
- 沒有帳戶管理費
- 全世界ATM提款都免手續費,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出國旅行領錢都很方便,而且開戶做2次$500美金薪水diect deposit就可以得到$75的獎勵。
Saving account部分作者推薦了Ally Bank、Capital One 360、Marcus等等。我個人目前是有Barclays,年利息是2.2%(2019年6月的狀況)。作者建議除了利率外,也要考慮銀行的風評及可能的費用。你也可以參考NerdWallet 這篇文章Best Savings Accounts of June 2019,查詢利率及好的風評帳戶。
最重要的就是,盡可能避免被銀行收各種手續費。如果有被收取的話,通常第一次打電話去和銀行談判都可以得回被收取的手續費。
三、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美國的退休金帳戶是401k,通常一般的公司都會提供。401k的好處是用稅前的錢放到帳戶內,等於是當下少被扣了所得税(退休時領出才付稅)。許多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matching,員工放一定金額,公司也會提撥一定的金額,等於是免費送錢給你,鼓勵大家存退休金。
另外也有像是Roth IRA等的帳戶,好處是用目前稅後的錢進帳戶,未來帳戶投資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
不論是當下免稅或是未來免稅,都是藉由這樣的帳戶來累積你未來的財富。
四、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為什麼許多人存錢都失敗呢?作者舉例到說很多人是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太大,後來無法適應就放棄了。如果有一個人每天早上要喝咖啡,才可以有好的精神工作,硬要他不喝咖啡省錢,其實犧牲了他的工作效率,心情可能也不好。
重點應該是確認自己重視什麼,可以犧牲什麼,並且來改變開支。有些人不介意和人一起分租房子,在房租上節省。有些人不介意一定要吃餐廳,可以省下外食費。從了解自己的習性,並且在自己不需要的事物上省錢,可以更容易的達到存錢的目標。
你每個月稅後的薪水,大概50~60%是像房租、水電等固定開銷,最好有10%的錢存到退休及投資帳戶,另外5~10%存到像是你想要的旅遊、要買給家人朋友的禮物、未來的房子頭期款、或是緊急基金等等。最後也安排20~35%是讓你可以自由花用,不會有罪惡感的錢。因為你已經有系統的存錢了,所以你每個月花錢可以花在任何讓你開心的事物上。
為了要達到上面的效果,你需要做個預算計畫,規劃每個月在像是買食物、外食、娛樂等等開始的預算。最好每一兩週確認一下花費,如果已經花太多了,在朋友邀約的時候就要堅守立場拒絕邀約。
省錢是有極限的,薪水的往上空間則是無限,如果你可以在工作上表現良好獲得升遷加薪,存錢及花錢也會更容易。書中也談到一些要求加薪的方法及技巧,讓你和老闆事先訂好目標,並且有系統的追蹤進度。
五、自動化你的投資
報章雜誌上,總是有許多專家發表對於接下來股市表現的意見。事實上,沒有一個專家可以真的連續幾年成功預測市場的走向。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主動基金,幾乎長期沒有可以打敗像是S&P 500指數的績效。台灣的綠角是指數化投資的擁護先驅,他的部落格有許多指數化投資的好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他這篇詳細解說指數化的文章: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指數化投資。
作者最推薦大家投資像是Target Date Funds的基金。Target Date Funds像是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VFFVX)這種基金,依據你大概退休的年紀來選擇目標年份。好處是這種基金會自動幫你平衡基金內的投資標的。以2019年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組成來說,近90%是股票,10%是債券。如果股市漲很多的話,基金會自動賣掉股票的部位,並增加債券來維持比例。這種基金的組合有全世界的投資標的,是最無腦省力又方便的投資。
另外還可以的投資像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好處是費用可能可以很低,但是要自己選擇哪些基金來投資。管理上也需要自己多花時間,來依據績效來再平衡投資組合。
許多人覺得房地產是很好的投資標的,但事實上,加上房子的房屋稅、各種維修成本、買賣的交易手續費,在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大部分時候,並沒有比指數化投資有更好的報酬。
許多人會好奇哪時候會賣掉投資?作者說他是不賣的,從歷史上來說,買進並持有比一直擇時進出的投資效益高。大家常常因為股市波動而心煩氣躁,但像作者投資一個月不會花超過一個小時檢視投資狀況,其餘時間都是快樂的過自己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後,我檢視了我的投資狀況,我在書中前幾個章節部分算是有做好,但在自動化投資的方面則是有待加強。我的投資主要是買VOO(Vanguard S&P 500 ETF),但是我一直都想要在股市跌的時候再進場,在過去3年股市持續上漲的狀況下,我的投資機會沒有很多,報酬也沒有很理想。我想未來我也要自動化每個月的投資,並且增加target date funds的投資。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曾打電話問巴菲特(Warren Buffett):「您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您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為什麼別人不做和您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許多人追求找尋當下最熱門的股票,但是有可能今年漲了300%,明年績效跌了80%,把賺的收益連同本金都陪了。
巴菲特的10年賭局,說名了S&P 500指數績效比大部分的主動基金報酬都好,但大部分人都不想看起來慢慢的變有錢,追求刺激,反而在投資的路上落後了。
總結來說,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財富系統,有效率的使用好的信用卡福利,利用好的銀行帳戶來存錢及處理開支。建立預算及在不那麼注重的花費上省錢,在讓自己快樂的方面消費,及使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或是target date funds幫助達到增加資產的目的。
如果你對理財也有興趣,推薦你也閱讀這本《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 以上內容均為作者個人經驗與觀點分享,不代表其任職公司立場。
本文經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