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詹順貴:輕颱尼莎帶來超大豪雨災情,凸顯台北市在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

文:詹順貴

在全球暖化議題上,詹順最差李遠哲院長接受媒體專訪所掀起的貴輕是該如何積極「減少碳排」的政策檢討。而日前沒有直接襲台、颱尼只是莎帶水災從南邊海上切過的輕颱尼莎,因為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來超即在北台灣帶來致災性超大豪雨,大豪調適則凸顯全球暖化另一面向議題,雨災即高自然災害風險的情凸氣候台灣,有無足以因應極端氣候的顯台下具體「調適」策略?如有,到底長什麼樣子?

我們爭吵焦點都放在減量,北市而少談調適

在因應全球暖化的極端議題上,本包含「減緩」與「調適」兩個面向的詹順最差策略。前者聚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貴輕後者則是颱尼面對全球暖化所造成越來越極端的氣候型態,人類社會如何積極調整適應,莎帶水災以將災害盡可能降低並能快速復原。

可惜的是,不僅今年3月以國發會為主的跨部會淨零排放記者會上所公布的政策看不到對「調適」策略有所著墨,李遠哲院長歷次相關發言也都只針對減排部分。但事實上,台灣作為多風、多雨、多地震、多災害的海島型國家,對一般人民而言,「調適」遠比「減排」重要許多。

截至10月17日上午9時的最新全國災情統計共414件,主要集中台北市243件、新北市126件;其中淹水部分,曾高達183處,截至17日上午8時仍有台北市19處積水未退。除了宜蘭縣大同鄉台7線道路嚴重崩坍仍無法搶修外,所幸都不算太嚴重。

從以上數據資訊比較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台北市面對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的結論。何以最差?地理條件位處盆地之內的不利因素,固然是其中之一,但高度開發致使台北市的地面不透水程度最高,主要河川屢經截彎取直並水泥化,大量減少可以滯洪疏洪的土壤,恐怕才是主要原因。

所謂「調適」,就超大豪雨而言,絕對不是指完全不會淹水(一般民眾也應調整改變不能淹水的觀念),而是在於不怕淹水。強降雨期間或許淹水,但相對能確保不會造成嚴重災情,一旦雨停,淹水情況也能快速消退,環境生態、社會生活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整體而言,多颱的台灣災後復原能力算是相當強。但從前面提到的淹水數據,從10月16日北部開始強降雨之後,曾高達183處,到了隔天上午8時僅剩台北市19處積水未退,仍可看出台北市的疏洪能力確實相對較差。未來面對日趨極端的氣候型態,會備受挑戰,更加難以承受。

豪雨釀災  士林堤外停車場民眾受困獲救(2)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受颱風尼莎及共伴效應影響,多處豪雨成災。台北市士林區通河街堤外停車場16日晚間瞬間積淹水,北市警消獲報,有部分民眾因此受困,立即派員到場救援,順利救出2人、1人自行上岸。 (翻攝照片)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傳真 111年10月16日

台北市的防災調適不及格

有趣但荒謬的是,10月16日下了近乎一整天超大豪雨,台北市已傳出多處較大災情,市長柯文哲卻仍在中部忙著輔選。被問到時,柯文哲還大言不慚地說北市的防災SOP已經很成熟,市長人雖不在,但救災完全沒有延誤,還反酸其他縣市首長在場坐鎮只是在作秀。

台北市議員黃郁芬隨即戳破柯文哲大言不慚的謊言。指出台北市原訂16日於大佳河濱公園外舉行的世界音樂節雖因雨取消,廠商於下午五點多才接獲水利處通知水門將關。但後來發現水利處早已從4點就已陸續關閉水門,卻完全未在關閉前,預留時間公告通知設備廠商與停車民眾(尤其百齡橋下的車主)。

因而有許多民眾、愛車及十餘名設備廠商,因為水利處沒有事先通知關水門而被困在堤防外,只能自己設法在豪大雨中找路逃出。更有民眾一直到晚上八點,才終於被消防局救出來。

依照《台北市轄疏散門啟閉作業》規定,水門關閉前里長應用廣播或通訊系統通知附近民眾。中山區大佳里里長莊欽億受訪時表示,他也沒收到通知,不知道要關水門,更別說要廣播。

對於那些因水利處關水門在先、通知在後而來不及移出設備或車輛的台北市民,柯文哲在媒體前的回應不是道歉,而是一句「每個國民還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就是他洋洋得意的SOP。

過往政治人物或工程師喜歡談治山、治水,但近一、二十年卻經常看到山、水反過來用它們的方法來「治人」,面對大自然反撲,人類顯得渺小無助。因此,希望這波超大豪雨能打醒各黨縣市長參選人,不要再陷於論文抄襲與八卦的口舌之爭,重新聚焦回如何治理所參選縣市政見。尤其受創相對較重的台北市與新北市市長參選人,你(妳)們未來面對極端氣候型態,將提出什麼樣的調適策略來治理台北市或新北市?

颱風尼莎豪雨釀土石崩塌  內湖康樂隧道雙向封閉Photo Credit: 中央社
颱風尼莎帶來豪雨,台北市內湖區康樂隧道口16日發生土石及路樹崩落,造成雙向車道都無法通行,台北市消防局獲報後初查,幸無人車受困。 (翻攝照片)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傳真 111年10月16日

要改變截彎取直、築堤束水的想法

過往截彎取直、築堤束水來快速排洪的工程思維,在全世界都已被證明再也無法因應目前的極端氣候。想有效遏止水患,必須改從地理環境與都市條件,重新思考「還地於河」、「與水共存」,將暴雨當作資源和平共處,乃至妥善運用,而非刻板視為災害。

過去,將近三分之二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發展出利用浮力讓房屋隨著洪水升降的浮動式「兩棲屋」,以協助居住在低漥地區民眾不再受淹水之苦。

台灣則有位於基隆河畔三腳渡碼頭(劍潭抽水站旁)的土地公廟士林天德宮,由於蓋在河堤外高灘地(也是河川行水區),只要遇到豪大雨就會淹水。廟方執事人員設計了機械升降設備,以便在預期河面將上漲溢淹時可以事先將廟上升從容避災,因而成為近日豪雨成災下的新聞小亮點。

以上都是積極有效的「調適」案例,但台灣更需要的是更大尺度的具體「調適」政策與執行方案。

海綿城市不透水怎發揮功效

2014年柯文哲初次參選台北市長時,曾提出「海綿城市」政見。不僅要增加台北市整體透水率,還要積極賦予廣場、公園、學校操場乃至大樓中庭造景水池等貯留、下滲功能,以減緩市區地表短時間逕流量,並蒐集雨水再利用。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