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聚人气——记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地铁项目
新华社巴基斯坦拉合尔2月5日电 通讯|接地气、接地记巴基聚人气——记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地铁项目 新华社记者唐斌辉 王欢 “每当去车站检查或者组织调度员学习的气聚时候,看到咱们列车里中国品牌的人气标志,我就觉得特别荣幸。坦拉”任鑫笑着对记者说。橙线 任鑫是地铁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的调度主任,主要负责巴方调度团队的项目培训教学和相关规章的更新。 在轨道交通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接地记巴基从司机、气聚值班主任再到调度主任,人气任鑫在各类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坦拉但初到巴基斯坦时,橙线全新的地铁环境也曾一度让他犯难。 “我刚过来时有点不适应,项目行车调度对调度员的接地记巴基心理承受能力、专业知识要求都比较高。不过通过传帮带,目前我们调度队伍的纪律性、员工素养都比之前好得多。”任鑫说。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多年来,任鑫很少在春节与家人团聚。“在国外过年时内心总会有一些复杂的情感,但是总的来说,能有机会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挺好。”任鑫说。 橙线运维项目运营代总监罗学峰在现场工作两年了,为保证运营维保工作全年“不打烊”,今年春节他也将像往年一样,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谈起家人,罗学峰思绪万千。“除夕家人们会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而我会隔着屏幕向家人们道一声新年快乐。”罗学峰说。 为庆祝新春到来,橙线项目在春节前夕举办了中国文化节。活动期间,中巴方项目员工和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共同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表演,舞狮、武术表演、歌曲和舞蹈等轮番上阵,赢得阵阵喝彩。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公共交通管理局总裁坎瓦尔·阿里在活动现场表示,巴中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双方互相了解,从古丝绸之路到共同繁荣之路,文化将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地区蓬勃发展。 橙线是巴基斯坦第一条地铁,由中企承建,全长27公里,共设车站26座,2020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早期收获项目之一。 据橙线运维项目常务副总经理谭子东介绍,2023年橙线地铁日均客流量比2022年上涨80%,达到了25万人次,高峰时可达27万人次。从开通至今,累计输送旅客1.4亿人次。 在拉合尔上学的法蒂玛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乘坐橙线地铁,以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需要40分钟左右才能从家赶到学校,如今坐橙线则只要15分钟。 橙线地铁在保障拉合尔市民便利出行的同时,也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输出到海外。“我们参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丰富经验并结合当地特点,进行高属地化的运营维护,橙线是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一次全产业链输出。”谭子东说。 谭子东告诉记者,橙线项目的中巴方员工联合编制了168套全英文运营维护规章和标准操作手册,并在巴基斯坦知识产权组织进行了注册,这证明中国团队打造的标准化、本地化运作体系得到了认可。“我们可以将这一套管理体系在巴基斯坦未来新投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进行复制和应用。”谭子东说。 橙线项目一共进行了六批次的列车司机培训,奥卡沙·阿尼斯便是其中之一。在项目工作3年后,他已经晋升为司机队长。他告诉记者,经过培训,他可以安全、准点、平稳地驾驶列车,处理列车运行中的各类故障,并引导乘客安全、文明乘车。 “我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教了我所有关于列车操作的知识,我按照标准驾驶了3年地铁列车,没有任何操作失误。”阿尼斯说。 “在拉合尔这座千年古城,我们一直致力于将橙线建设成接地气、聚人气的民心工程,并持续努力为巴基斯坦带来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谭子东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重磅!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中國對外投資 超日趕美|天下雜誌
- 工信部:加快5G研发和标准化 开展商用试点
- 科学提升规划水平 让百姓住有所居
- 同济大学报到 陈芋汐成大一新生
- “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工作全面启动啦!
- 旅韩顶流明星大熊猫“福宝”已顺利到家
- 铁佛寺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助力残疾人增收致富
- 提取方法对银杏蛋白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二)
- 日本或9月下旬開始核污水第二次排海
- 「這些水果」連皮帶籽吃讓便便超順暢! 營養師曝「這2樣」咬碎恐有害
- 课程内容东拼西凑 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培训套路多
- 斯洛伐克和歐盟將成立天然氣過境問題工作組 烏克蘭不參與
- 底特律宣佈破產!美國史上最大落難城市|天下雜誌
- 榨菜、豬肉、紅酒 掌握中國經濟|天下雜誌
- 雅安市入围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名单
- 「新消费观察」餐饮变形记:鼎泰丰多家原址变身“刘家宴”,高端餐饮降维求生存
- 雷声大雨点小 二手车新国标正式实行
- 1圖解密「國產5大鳳梨品種」營養! 營養師點名「5類人」小心吃
- 引力波电磁对应体探测:不容错过的科学盛宴—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