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沒有痛苦的猶太猶太人?
沒有恐懼(除非贖罪日那一天背負著對造物主的責任站在祂面前)。沒有負罪感。人部沒有兇惡的曲猶去中匪徒聚集在街角。沒有等著跑路的太人痛苦行李。沒有眼神掃視時刻表。免於沒有哭號、裡也咬牙切齒、猶太絞著手、人部分離和嘶吼。曲猶去中那麼也就沒有猶太人了,太人痛苦因為並不存在那種災難不像影子般牢牢釘在他們身上的免於時刻。這樣一種地方會在哪裡?在夢中。裡也但你也可以去中國看看。猶太
耶穌會被當成猶太人時,人部感覺如何?耶穌會中國教區的曲猶去中最高階教士馬泰奧.里奇(Matteo Ricci)是覺得好笑還是驚嚇?這個錯誤發生在一六○五年六月的第三週。明朝的北京,槐樹長出了整座羽毛般的茂密樹冠, 茶房裡擠滿了吵雜的客人。在教區裡,里奇——中國接待主們都稱他為利瑪竇——迎接一位穿著絲綢外套、頭戴瓜皮帽的中年人拜訪。
訪客自稱是艾田,來自四百七十哩外位於黃河邊的河南省開封城。開封是北宋首都,儘管宋朝消失已久,這城仍是百萬人的大都會。艾田說,在城中央土市集街和火神廟街交口的某處有一間「清真寺」,門邊有一對石獅子。當然,石獅子在中國並非罕見。但這一對卻是站著以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守衛獅,而這普遍呈現在離散猶太教的圖騰形象中。在那裡,開封猶太人(約兩千人)集結起來讀經,並唸出對宗教的奉獻。就跟任何地方的猶太人一樣,這些虔誠的信徒每天來這兒三次做早午晚課;沒那麼虔誠的人就是在安息日、週一和週四來,那時候會讀一部分的律法,然後還有許多人只是能來盡量來。
艾田一直想來北京尋找一個不一樣而比較好的職位【譯註1】。他已經六十歲了,經歷了一輩子顯赫而辛勤的官位【譯註2】後,這是他應得的(他後來會獲得他本來想要的府學教諭職位)。但最近他得知北京現在有一小派夷人,就跟他同族人一樣,相信單一個看不見的上帝,因是聆聽(shema)之神而遵守著「道」。這些人只可能是猶太人。如果事情是這樣, 那麼為上帝所祝福的重新結合就要到來了。經過了無數世代的分離後,來自中國外的猶太同胞終於要加入中國猶太人。他會是第一個體驗這份喜悅的人。
但這即將發生的一刻裡,有著一種悲喜交加的諷刺,因為利瑪竇自己也理解錯誤了。他認定,站在他面前的人必然是一名祕密基督徒,或者其祖先一度追隨過耶穌。無數中世紀旅行者都確認過中國有基督徒和猶太人,而穆斯林則是為數眾多。無可否認的,這似乎是一個與福音斷了聯繫的基督徒。但即便如此,上帝還是把他送來這裡了。這是施洗約翰的日子。而現在輪到里奇來當先鋒者了。他招待這位舉人到教區的八角形教堂,在那簡樸的祭壇上有兩幅畫,一張是聖母子,一張是施洗者。
里奇神父跪在兩幅畫前,眼睛閉著。艾田不可能沒注意到,在畫前跪拜並非他自己這邊的習慣,但還是保持禮貌,並在某種形式上行禮如儀,並禮貌地補充說,這兩幅畫像極了利百加和雅各,而另一邊則像是毛髮濃密的以撒。利瑪竇明確指出這個不幸的錯誤,但同時察覺到,有什麼不大對勁。但當他的訪客把使徒與福音傳教士畫像上的人們當成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建立者時,事情就變得更糟了。
漸漸的、令人窘迫的,真相大白了。這是一名中國猶太人,不知為什麼,既徹底是中國人,又徹底是猶太人。他的信仰是所謂的「一賜樂業教」(Yiselie),也就是「以色列」的華語唸法。多方博學的利瑪竇,很可能之前就聽過這種人的存在。馬可波羅在一二八六年就評述了他們的存在,可能是打聽自絲路商人。他甚至提到,在宗教寬容的普世合一主義精神下,忽必烈強調要遵行領土上各種信上帝者的節慶:包括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而且有好幾個阿拉伯地理學家,特別是十四世紀偉大的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都確認中國猶太人和穆斯林社群並存的事實,而這也是在元朝的時候。或許他們確實是從中亞一路這樣過來的? 他們普遍使用猶太波斯語,同時也用華語,這代表他們在絲路上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令人失望,但不是徹底失望。全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都盡其所能地把猶太人引領向基督,因為一旦這件事發生,終結之日與耶穌再臨就不遠了。同時,在每個地方,人們也不斷在追捕著失落支派,那群沒有被拉比和《塔木德》腐化的以色列人。哥倫布在第三趟旅程中,就想像自己正在靠近人間伊甸樂園,鼓勵後繼的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探險家去相信,他們遲早會遇見古代以色列人的後裔,並收攬他們。
所以利瑪竇沒有被一開始的誤解嚇到。艾田一年後又帶回更多開封猶太人的情報。一六○七年,利瑪竇派兩名中國的皈依信徒向北派往開封,其中一人是耶穌會的世俗助手;他們帶著一封信要給亞比篩(Abishai) 拉比,說人在北京的他,手上擁有對所有猶太人而言都寶貴無比的希伯來神聖經文;還有似乎比這更寶貴的《新約聖經》。當亞比篩拉比的回信抵達時,很明顯可以看出誤會還是存在。
如果利瑪竇認為中國猶太人是可以返回福音的墮落基督徒,那麼這位拉比就是把耶穌會士當成某種古怪偏差、任性恣意的猶太人。他解釋說,他老了;利瑪竇或許可以來猶太會堂繼承他,雖然他得要戒吃豬肉。而他得要接受他對於彌賽亞的認知有誤;眾所皆知的,彌賽亞再過一萬年都還不會出現。雖然有這些互相誤解的喜劇成分,這裡頭還是有一絲堅持。一六一○年,猶太人從開封前往耶穌會教堂,並接受(沒有豬肉的)筵席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