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報》:性別文化年齡或會影響對表情符號的解讀
表情符號已成為數字世界的馬來通用語言,能夠快速有效地傳達情感和想法。西亞星報性別不過《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最近發表的文化一項研究報告表明,人們對表情符號的年齡理解可能會因性別、年齡和文化的或會號不同而產生很大差異。 這項研究以性別、影響年齡和文化為背景,對表分析了523名表情符號使用者的情符行為,其中243人來自中國,解讀270人來自英國,馬來還有10人來自其他國家,西亞星報性別51%為女性,文化49%男性,年齡年齡在18歲至84歲之間。或會號參與調查者被要求評估24個表情符號所對應的影響情緒,這些表情符號包含6種不同的情緒狀態:快樂、厭惡、恐懼、悲傷、驚訝和憤怒。 該研究所使用的表情符號來自4個網絡平台:蘋果、安卓、微信和Windows,每個表情符號都會在調查過程中出現多次,參與者需要對表情符號出現時所傳達的情感進行解讀。結果顯示,參與者的年齡、性別和文化會對他們如何解讀表情符號帶來重大影響。研究人員指出:「參與者年齡越大,對表情符號的解釋就越不符合表情符號本身所對應的情緒。」事實證明,年輕人能更好地準確識別表情符號中的情緒寓意。 就性別而言,女性往往比男性更能準確地將快樂、恐懼、悲傷和憤怒等情緒與表情符號相匹配。而面對表達「驚訝」和「厭惡」的表情符號時,女性和男性的識別能力不相上下。作者寫道:「識別驚訝需要對面部的上半部分(眼睛)和下半部分(鼻子和嘴巴)同時進行審視。女性更傾向於看眼睛,而男性更傾向於看嘴巴,以致兩性在識別驚訝表情時具有同樣高的準確度。」 在跨文化對話中,這一研究對表情符號的使用也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結果顯示,總體而言,中國參與者正確識別表情符號的比例低於英國參與者。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在中國,人們可能會以不同的理解方式使用表情符號。例如,雖然表情符號「笑臉」對大多數互聯網用戶來說象徵着快樂與善意,但在中國,該表情符號通常用來表達偏負面的情緒,比如諷刺。「與西方人相比,東方人傾向於用表情符號來指代完全相反的情緒。」 研究人員還強調了需要在這一領域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在我們的研究中,沒有要求參與者提供性別、年齡和文化之外的人口統計信息。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考慮衡量參與者更詳細的個人信息,包括可能與面部情緒識別能力相關的個體差異等,這將會更有趣。」 (來源:環球時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潮州工夫茶×春节:年味藏在非遗里|请到广东乡村过大年
- 「宅經濟」後市看好:防疫、遊戲與食品三大概念股「萬綠叢中一點紅」
- Édouard Manet:由神女到妓女的祼體,如何得到解放?
- 從銀行、超商到通訊軟體都在PAY,一圖看懂台灣「電子支付」產業生態
- 美國男子刺死6歲巴勒斯坦裔男孩:連捅26刀 為仇恨犯罪
- 【參與式前瞻】後躉購時代:在競標制度之外,還有其他選項嗎?
- 「工作知能法」把興趣當成最佳學習,非常符合108課綱的素養導向
-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當孩子說「媽媽我恨你」,其實是一種求救
- 美防長:恢復烏2014年前邊界「不切實際」
- 如何分辨水產新鮮度?海鮮專家教你三步驟挑出活跳鮮魚
- 嘴巴內出現五種黏膜異常,留意是否為「口腔癌」癌前病變
- 從孤身一人到自成門派:台灣的美漫同人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 五一小长假临近 今天起铁路12306开售4月30日的车票
- 2021台北電影節雙競賽入圍名單:《當男人戀愛時》票房、入圍獎項雙贏,台灣新導演出戰中國亮眼新星
- 《Error自肥企画》癲喪背後的真誠
- 角逐年度糞Game、開賣四天就被下架的傳奇遊戲《Final Sword》
- 连山有“咩”食?进补黑山羊正当时
- 《賢妻良母失敗記》:因「有人要你就不錯了」而嫁人,因筋疲力竭而離婚
- 錫吉里耶宮殿:屹立在斯里蘭卡巨岩上的世界文化遺產
- 支持ERROR,即是支持自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