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盈臻(NOW健康)
引發口腔癌三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嘴巴吸菸、內出黏膜喝酒,現種早期發現並治療,異常5年存活率達8成。留意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否為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口腔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癌癌
62歲歌手陳昇日前在臉書貼文中提及「口腔有腫瘤,前病已立即做手術處理」,嘴巴因而取消跨年演唱會。內出黏膜消息一出,現種令歌迷意外,異常也引發民眾對口腔健康的留意關注。
口腔腫瘤型態多樣,否為分為良性與惡性,其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口腔癌,位居2017年十大癌症第五位、男性癌症第四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周怡江表示,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總稱,九成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三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當中又以檳榔的致癌性最強。檳榔子為國際認定的第一類致癌物,加上嚼食的動作,化學性及機械性刺激,增加細胞癌變機率。
從癌登統計也可看出,口腔癌男女發生比例約為9比1,與嚼檳榔人口多數為男性有關。研究顯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如果合併抽菸,將增加為89倍;若再加上喝酒,罹癌風險上升至123倍。
民眾可利用每天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有無口腔癌臨床症狀「破斑硬突腫」:
- 破:口腔黏膜是否光滑柔軟,完整無破洞。如果口腔黏膜潰瘍超過兩周未癒合,應就醫檢查
- 斑:口腔黏膜顏色是否正常。正常為均勻的粉紅色,若出現白斑、紅斑,要特別當心
- 硬:嘴巴開合有無困難,舌頭是否活動自如
- 突:口腔黏膜表面有無不規則突起
- 腫:臉或頸部有無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上述情形是基本原則,也有例外。周怡江說明,曾有病人責怪是拔牙造成的口腔癌,其實是本來牙齦就長腫瘤而不知情,齒槽骨被癌細胞侵襲,造成牙齒動搖,或甚至把牙齒推開移位。以為是單純牙周病,但拔牙後傷口卻遲遲無法癒合,就是因為腫瘤細胞持續生長所致。如果發現口腔出現異常情形,應盡速就醫。
雖然台北市口腔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比其它縣市低,但如有癌前病變,仍要積極處理不能輕忽,視需要須做切片檢查細胞型態,決定治療方式,這階段治療也不會影響臉部外觀。
口腔癌前病變黏膜異常可能情形如下:
- 白斑:口腔黏膜上可能會出現白色斑塊或斑狀
- 紅斑:口腔黏膜上呈現的紅色斑塊,合併有組織退變的現象,癌化機率高
-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黏膜下組織層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現象,纖維組織增加造成張口受限,口腔黏膜活性減低進食時易受食物刺激並產生潰瘍
- 口腔扁平苔癬:口腔黏膜出現交錯角質化條紋、斑塊等變化,癌化機率較低
- 疣狀增生:口腔黏膜表面整體呈現乳突狀或疣狀的突起
口腔癌分四期,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零至一期的五年存活率有八成;若三、四期才治療,五年存活率降低到五成、三成。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第三期視病情輔以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第四期就需手術以及放射線、化學治療。周怡江提到,有些病人會嘗試吃偏方或草藥,反而耽誤治療時機,千萬不可輕信。
口腔癌病人通常是靠勞力養家的中年男性,為家中經濟支柱,一旦倒下會造成家庭重大損失。周怡江提醒高風險族群須定期檢查,可降低口腔癌26%死亡風險。健保已補助30歲以上有菸檳(含已戒檳)行為的民眾(原住民為18歲以上),每兩年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