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是枝裕和《孩子轉運站》的6點感想

(內文有劇透)

是枝裕轉運站枝裕和新片《孩子轉運站》(Broker,台譯《嬰兒轉運站》)在康城影展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和孩最近在香港上映,點感觀眾反應普遍不俗。枝裕轉運站可是和孩電影在康城已不乏批評聲音,甚至認為是點感這屆最令人失望的作品註1;我喜歡是枝裕和中前期的創作,這次也看得如坐針氈。枝裕轉運站簡單六點感想,和孩是點感主觀雜談,希望能扼要點出問題︰

一、枝裕轉運站如果不說破此乃是和孩枝裕和的電影,只看《孩子轉運站》的點感場面調度,有誰能立即猜到這是枝裕轉運站他導演的作品?入場看到了是枝裕和拍出這般懨悶冗贅的作品,感覺是和孩憤怒更多於失望——自從拍出佳作《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2008)以後,點感一部比一部差,十多年了,還能有甚麼「感情分」?本片感覺就像是日劇老手拍攝劇場版般,不過稍為精良點而已。

BROKER_STI_2Photo Credit: 安樂影片

二、《孩子轉運站》第一個鏡頭拍雨中斜路長梯,令人想起奉俊昊《上流寄生族》(Parasite,2019)的類似場面。原來同是洪坰杓攝影的,近年他還掌鏡過李滄東《燒失樂園》(Burning,2018),這兩部韓國電影都是真正第一流的作品,《孩子轉運站》卻是越看越不對勁,怎麼這般庸俗,洪坰杓厲害的空間感怎麼消失了?整部《孩子轉運站》的室內景,無論是孤兒院的食堂和睡房,又或主角們各自待過的幾家酒店房間,甚至那個鴇母擠迫骯髒的困兒所,全都少有觀察其佈局和擺設,更遑論利用其空間發揮場面調度。拍來拍去,都是演員們的對話和表情,很工穩的正反打,多點設計都沒有。

BROKER_STI_13Photo Credit: 安樂影片

假如當《孩子轉運站》是公路電影看,先不討論其關於生育、生命、多元成家的主題,就只看是枝裕和如何借助這程長途車觀察韓國的民生人情,則完全是蒼白一片的,沒有在地的體驗,連「說韓文的日本電影」都說不上,想討好國際觀眾,其實主角們的經驗放諸四海皆不準。即使不談「在地」的觀察了,倘若是以前的是枝裕和,拍到孤兒院時,眾小孩踢足球吵吵鬧鬧的場面,會像現在那麼少嗎?裴斗娜、李周映和IU末段的「攤牌戲」,偌大的天台空間、黑夜中的霓虹燈的明暗對照、三位好戲之人的神情變化,明明那麼多好條件,竟拍得全無特別,換了是個有水準的類型片導演,都有更多巧思。聽舒琪不久前的電影節目,提到親身觀察到是枝裕和與李屏賓拍《援膠女郎》(Air Doll,2009)時不愉快的合作經驗註2,嗯,我相信是枝裕和確是越來越懶惰了。

三、只有兩場戲我是比較投入的,一是姜棟元和肥仔好友夜裡談心的長時間鏡頭,兩人對著大海喝啤酒踢空罐,不算很特別,但至少是拍出了「好兄弟的對話」的感覺(若拍成港版,可以搵阿Dee和肥仔飾演?);一是末段宋康昊和IU在列車裡的對話,IU透露心跡時,窗戶穿過來的光線和陰影投在她臉上,一明一沉的,不知道是刻意安排還是剛好碰上,正好反映她心內的暗湧。除此兩幕,我再想不出那一場戲的調度是能留有好印象的。

BROKER_STI_5Photo Credit: 安樂影片

四、是枝裕和是否覺得「殺人」或「屍體」是很吸引的題材?所謂的發掘人性黑暗,從罪惡邊緣考驗觀眾云云?《第三度殺人》(The Third Murder,2017)和《小偷家族》(Shoplifters,2018)都涉及這兩個元素,但前者畢竟開宗明義探討生殺,後者也以此為關鍵的轉折,不能說是借題抽水,而且縱使兩部戲都是他走下坡的作品,始終還是拍出了一定水準,到了《孩子轉運站》,則顯得堆砌牽強了,「殺人」在戲中有何意義(是想和眾角對小生命的棄/養決定作對照嗎)?

再說,角色們對殺人的反應,導演有足夠或合理的描寫嗎?若置換成其他劇情設計(只是重傷,又或未知生死),會有甚麼不同?宋康昊的結局……有必要嗎?隨著劇情推展,越以為導演會就這些問題有更深入的發掘,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沒有的,而且忽然又加插新變,完全莫名其妙。說到劇情的漏洞,警探們查案之輕率、姜棟元和宋康昊任由IU多次和警方接觸的失策、明明殺了黑幫要人(?)但全程只派兩個廢柴混混去抓人……一直看一直就有受夠了的感覺。

BROKER_STI_4Photo Credit: 安樂影片

五、可是最令我討厭的,還是末段那一幕IU對各人說「謝謝你出生」——嘩,容許我主觀地誇張點說︰唔好咁樣啦好唔好?殺人不見血,有情不親嘴,小孩永遠是對的,如今的童心劇場都沒有這麼清純。作狀到這個地步,也許對部分觀眾來說很「治癒」,但實在只覺嘔心。另一邊廂,裴斗娜在車裡自白,坦承自己好像才是最想賣掉小孩的人,嘩,人人臨尾懺悔,Broker這戲名改得好,是枝裕和已成為轉售「溫情」的代理人,庸俗如此,宋康昊獻出不到三成功力,憑此竟贏得康城影帝,只怕在偷笑吧。

BROKER_STI_9Photo Credit: 安樂影片

六、回到最初,IU為何不將寶寶放到棄嬰箱,而只是丟在地上呢?這應該才是全片最值得討論的一點(所謂考驗觀眾對複雜人性的理解),也許IU因為覺得伸手將寶寶放進棄嬰箱,有可能會被即場攔住,她不想讓人知道寶寶的媽媽是殺人犯,所以出此下策,然而這樣將寶寶放在外面,下雨天很可能會冷病,嬰兒發燒很危險,她不會不知道(後來寶寶進醫院一段戲似乎也在回應此點)。因此,我認為這場戲假如設計成突然有車聲或腳步聲(或類似令人疑神疑鬼的),她不想身分敗露,所以才改變放進箱內的主意,冒險放下自行離開,似乎會合理一點。不過這交由觀眾仔細討論了。「是枝裕和謝謝你」。

BROKER_STI_29Photo Credit: 安樂影片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