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成都“观鸟热”背后生态价值转化为幸福感

成都“观鸟热”背后生态价值转化为幸福感

编辑:汤晓雪 来源: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6-25 10:08:49 【字体:小 大】

  “走,观鸟热观鸟去。成都”

  成都的背后观鸟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1916年,生态一位名叫珍·鲍尔德斯顿的价值美国姑娘第一次来到成都,此后她以位于华西坝校园内的转化家为中心,观察记录方圆十余公里范围内见到的为幸鸟类,直到1949年离开成都为止。福感1969年,观鸟热她将自己的成都观鸟记录整理总结并发表了《1916-1949 四川成都观鸟札记》一文,记录了她在30余年间观察到的背后103种鸟类。

  百年过后,生态成都观鸟会2021年3月发布的价值成都鸟类名录2.0版中提到,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有鸟类21目80科511种,转化其中非雀形目有20目36科225种,为幸雀形目44科286种。

  事实上,观鸟已经成为不少成都家庭的周末活动之一,观鸟活动兴起的背后,生态环境的改善功不可没。

  观鸟成为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形式

  六年级小学生

  爱上观鸟爱上大自然

  乡野走廊负责人蒋志友告诉记者,观鸟已经成为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展现形式。“2016年全年,大概只有100人参加我们的观鸟活动,人数到2017年上升到几百人,到了2018年,每年有上千人参加乡野走廊的观鸟活动。其中,大多数是家长带孩子来参加观鸟活动。”

  每年春秋两季,猛禽都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在此过程中,龙泉山是一个过境和暂时性的栖息地,是成都春秋季观赏猛禽的绝佳地点。从观鸟的成果看,成都观鸟会联合成都乡野走廊编制的成都猛禽观察指南已经在今年4月修订了第二版,龙泉山猛禽监测分类统计数据表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共监测到12159只猛禽。

  观鸟人数的增加背后,观鸟的场所也在逐年丰富。

  从过去的浣花溪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到后来的江家艺苑、环城生态公园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蒋志友介绍,现在成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鸟类。与此同时,城市绿地的基础设施提升也为科普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公园里的环境水平、基础设施质量往往是家长决定是否带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的关键因素。”

  2020年开始参加观鸟活动的夏同学刚刚结束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活,夏同学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参与观鸟,从此培养起了对野生动物甚至大自然的极大兴趣。

  “参加过四五次有组织的观鸟活动后,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在周边的景区观鸟,孩子也学会了记录、分类观察到的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科学思维方式得到了培养,一家人的身心也得到了放松。”

  陈女士认为,观鸟活动和成都生态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浣花溪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环城生态公园……成都市内有越来越多‘触手可及’的观鸟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相信这一代接触大自然、喜欢观察动物的孩子以后也会为自然动物的保护研究带来更多动力。”

  生态环境改善促进鸟类数量增多

  生态价值转化助推公园城市建设

  “2016年成都共发现466种鸟类,到2021年增长至516种。”

  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介绍,目前四川记录到757种鸟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云南,共记录到41种珍稀、特有鸟类,位居全国第一位。青龙湖湿地公园、兴隆湖、北湖、白鹭湾、锦城湖、成都植物园及四川大学等,都是成都市内较好的观鸟地点。

  “目前已知成都境内分布中国特有鸟类21种,而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很能说明问题。”沈尤介绍,根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成都观鸟会共同发布的报告,一季度成都平原新增黑喉潜鸟、黑颈鹤、白喉红臀鹎等3个鸟种记录。

  根据观察的结果,成都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这说明成都的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的方向在发展。“青龙湖湿地公园进行了分区,将鸟岛作为鸟类的保护区,而另一些区域就可以开放出来供游人游玩。最好的状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沈尤认为,生态价值的转化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生态价值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发展旅游、教育、运动、健康等活动,既丰富了市民生活,也丰富了业态,促进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转化。

  “生态系统还能为人们的休闲、游玩提供更多场景。以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市民游客可以在草坪上搭帐篷享受闲暇时光;小朋友来这里开展以自然生态为主的课外教育或研学活动;画家、作家、摄影爱好者来这里进行有关自然的创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摄影 王勤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