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一)

在东北地区,地下很多地方将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水环然而随着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的境质价方究随意排放,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的量评过程,导致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法研因此,地下需要科学、水环准确地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做出评价,境质价方究及时了解地下水环境状况,量评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控制以及制定城市地下水管理措施提供必要的法研依据。目前国内外地下水主要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地下综合评价法、水环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法等,境质价方究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应用这些方法过程中及时了解其存在的量评不足,并进行修正和改进。法研本文选取常用的几种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大连市地下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这几种方法的适用性与优缺点,为能够及时掌握水体真实的环境质量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水质评价方法

1.1 水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时,对重要的水质指标可作单因子评价,其原理是将评价指标的监测结果与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划分的Ⅰ、Ⅱ、Ⅲ、Ⅳ和Ⅴ类水标准值进行比较,再选取评价指标中最差的类别作为水体的水质类别,单因子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Wi=Ci/C0i

式中,Wi—单因子评价指数;Ci—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某一项的实测浓度值;C0i—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各类水限值的上限。Wi≤1时,说明水质较好,监测指标未超标;Wi>1时说明其已经超标。

1.2 地下水综合评价法

地下水综合评价法首先根据不同评价参数的监测结果确定它们的单组分水质类别,应注意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按从优不从劣原则评价。其次,通过选择的各个评价参数的水质类别与表1中单项组分评分标准Fi相对应,确定单项的评分值。
最后根据单项评分值,按照式(1)和(2)计算综合评分值F。

1.3 层次分析法

1.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建立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目标层(A)为大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层(Bi)结合大连市特殊地形以及地下水常规监测项目来确定,最终选择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TDS)、氯化物、Fe、硝酸盐氮(NO-3-N)和氨氮(NH3-N),方案层(Ci)选择的是水环境质量类别。

1.3.2 建立不同层次结构模型的判断矩阵

目标层(A)与准则层(Bi) 的判断矩阵(A-Bi)是通过将单因子指标两两比值确定的,准则层(Bi)和方案层(C)的判断矩阵(Bi-C)是用所选监测项目的浓度与其对应的各个水质类别的标准限值的绝对值差的倒数构建的。然后计算求出判断矩阵(A-Bi) 和(Bi-C)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

1.3.3 判断矩阵一致性及其检验

用CR来表示矩阵的随机一致性,只有当CR<0.1时,构造的矩阵符合标准,否则重新构建矩阵。按照式(3)—(4)计算CR。矩阵的RI见表2。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水利技术监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评价环境因子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