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後一定要做這件事才能避免運動傷害 還可獲得7個額外好處
文:陳渝仁(復健科診所院長、運動土城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前後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媒體長)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共同的定做動傷得個記憶是體育課前,大家一起「一二三四、這件二二三四、免運三二三四…」,害還好處整齊列隊做伸展運動,可獲然後才開始分組打球。額外 我們對於暖身運動的運動認識多半是為了預防運動傷害,然而暖身真的前後可以預防運動傷害嗎?怎麼暖身伸展比較好呢?運動前跟後都需要做伸展嗎? 運動傷害比你想像的還要常見。以美國為例,定做動傷得個有跑步習慣的這件有4000萬人,其中1000萬人一年至少跑100天,免運而這群規律運動的害還好處人中將近一半,一年至少受傷一次,可獲據統計多數是使用過度,少數是外傷。 暖身運動可以在運動前活化肌肉纖維及神經,並且有以下好處: •增加血流量 •肌肉溫度上升 •代謝速度上升 •提高能量使用效率 •提升無氧呼吸效率 •增強肌肉纖維收縮力 •提高肌肉纖維神經傳導速率然而要怎麼暖身才能讓運動表現更好,並且減少運動傷害呢?我們來看科學證據怎麼說。 靜態伸展(static stretching)是以特定姿勢將身體拉伸,將肌肉纖維拉長到極限,維持15 ~ 60秒。以往常做的暖身運動就是靜態伸展,傳統上認為靜態伸展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運動表現、減少運動傷害。 然而一個2013的研究比較兩種不同的暖身運動:靜態伸展下半身肌肉 vs 動態下肢阻力訓練,對於槓鈴蹲舉的影響,結果發現靜態伸展過後,蹲舉重量下降8.36%,下肢穩定度更是下降22.68%。後續研究則發現,靜態伸展可能對跑步衝刺造成的急性肌肉傷害有部分幫助,但是無法減少運動傷害。另一個2019年的研究則發現,靜態伸展單一肌群超過60秒會使肌力及爆發力的表現下降4 ~ 7.5%。也有其他研究發現,靜態伸展可能使肌肉變得不穩定、肌力及爆發力下降,進而增加受傷的可能性。 靜態伸展並非全無益處,短時間的靜態伸展(單一肌群伸展時間小於60秒)可以減少高強度運動時的運動傷害發生機會。因此,短時間、單一動作不超過60秒(一般會建議15到30秒)的靜態伸展有益,但不能做為唯一的暖身運動。目前科學證據建議暖身運動以動態伸展為主。動態伸展 (dynamic stretching)是指在一定範圍內活動關節及肌肉,目標是增加肌肉延展性、關節活動度,也有部分肌力訓練的成分。比起靜態伸展,動態伸展更能模擬實際運動動作、同一時間用到較多肌群,甚至可以同時活動全身,因此不單延展的效果,在某些部位也可強化肌力。 如果大家有玩過健身環,就會發現在暖身運動的部分,遊戲有提醒,運動前只做靜態伸展反而可能增加運動傷害的機會,看到這裡的你,就知道這個建議是有科學根據的唷!那根據科學證據,運動前怎麼暖身最好呢?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運動前的暖身約5 ~ 10分鐘,包括輕度的跑步及伸展。建議可以下面的流程做暖身運動: •有氧運動:快走到慢跑,活化心肺功能 •動態伸展 •模擬特定運動過程的訓練(sports-specific warm up),例如小型場地比賽(Small-sided games) 以下是可以參考的動態伸展運動 運動後的伸展收操的好處則比較沒有疑義,可以排除肌肉內的乳酸、減少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並且維持肌肉的彈性及肌耐力。建議運動完15分鐘內做伸展,此時肌肉彈性較好也還留有運動後的溫度,建議可以靜態伸展為主,同時維持肌肉的延展度可以避免下次運動的受傷機會。 以下是可以參考的運動後伸展運動 要享受運動的美好,但也要遠離運動傷害,這是我們的共同期望!對於靜態伸展或是動態伸展何者為佳?坊間太多說法讓人霧裡看花,希望此文能提供正確運動前暖身及運動後伸展的觀念。因為要運動也要顧健康,才能讓我們的運動生涯長長久久唷! 動態延展示意圖,出自《自療健身》一書,捷徑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 延伸閱讀:運動前暖身運動的好處
靜態伸展 vs. 動態伸展
如何暖身?
運動完的伸展
結語
。運動之前喝咖啡,幫助瘦得快,營養師盤點4要訣,幫助降體重
。搭配運動,瘦得更快,3張圖教你雕塑蝴蝶袖
- 最近发表
-
- 表述模糊不清 存在霸王条款 免责提示不显著 违约责任不对等 江苏镇江曝光出游服务协议四大问题
- 王國維與《資本論》
- 【影評】安哲羅普洛斯《流浪藝人》:歷史,從來不僅僅是時間,而是意識在生命中的感知
- 洋基強打「法官」賈吉熄火5場後開轟,單季62支全壘打破美聯紀錄
- 未偿还贷款超过房产价值,楼市响起Margin Call?
- 史丹佛大學成功將人腦神經元植入鼠腦,盼應用於自閉症、阿茲海默症等新療法
- 研究:2022年53億支手機變廢物,每年數千噸電子垃圾運往開發中國家毒害環境
- 美國高中生限定社交軟體「Gas」App爆紅,開發團隊:希望年輕一代能更頻繁的稱讚他人
- 购花添年味!广州十大最受欢迎年宵花是它们
- 【書評】郭強生《用青春換一場相逢》:靜靜封印一個屬於五年級中段班台北人的時代
- 随机阅读
-
- 补骨脂的化学成分研究(一)
- 【2022諾貝爾文學獎】法國作家安妮艾諾摘桂冠,半自傳小說《正發生》改編同名電影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 串流媒體新戰場:廣告利潤之爭白熱化,Netflix與Disney+誰將勝出?
- 北韓頻繁試射飛彈搏國際版面,是進行第七次核子試驗的前兆嗎?
-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举行大思政视域下创新育人模式研讨会
- 以BabyBoss的體驗精神經營職涯,脫離只想美好不想負責的Baby狀態
- 《【牛津通識課04】古埃及》:找尋法老時代埃及同性關係的關鍵證據,是一對男性王室美甲師
- 被迫從事被網路詐騙,約700名馬來西亞人遭拘留在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
- 美國防部:美軍已開始從尼日爾撤軍
- 悼《狼廳》三部曲作者曼特爾:獨一無二的歷史召喚師,開創歷史小說寫作新風格
- 濕婆神是泰國史詩《拉瑪堅》中最強大的存在,曾把毗濕奴化成「箭」大戰阿修羅王
- 顛覆對旅遊的想像:埃及紅海度假小鎮的「可持續發展承諾」
- “京彩”寒假 志愿暖心
- 《榮格取向藝術治療》:榮格對美國藝術治療的影響之大,可能超過我們現在承認的程度
- 布拉格動物園證實來自台灣的穿山甲懷孕,若順利生產將首開歐洲繁殖紀錄
- 王國維與《資本論》
-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酶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辨析(一)
- 印尼武打演員Yayan Ruhian:「馬來武術點燃我的熱情」,將武術哲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 《是時候,放手讓你飛》:在群體中,自閉兒這種弱勢成員,注定就會成為某些孩子的「獵物」
- 看病時因語言不通而成了「隱形人」,台灣還能為移工的醫療權保障做些什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