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霖
五月,菸草台東的文藝南迴公路已如傳聞中炙熱,午間的復興艷陽加速了柏油路面上水氣蒸騰,整個空間彷彿成了巨型烤箱,今天踐這塊被讚為全台最熱之地從不令人失望。抽q草實我一如往常搭乘莒光號從卡大地布部落前往田野地─大鳥部落,大鳥的當代菸步出瀧溪車站,部落耐著汗水走了一段,菸草眼前突見一件奇怪的文藝物體攤在路邊,仔細一看是復興兩只藍色的金屬曬衣架,奇妙的今天踐是,衣架上勾著的抽q草實竟不是衣服,而是大鳥的當代菸滿滿的黃褐色菸葉,不禁令人會心一笑,部落想不到已經瀕臨絕跡的菸草台灣菸葉,居然會以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姿態,隱身在小小的部落裡,南迴地區原民部落裡的「菸草」(tjamaku,排灣語)貌似有再次萌芽的趨勢。
菸草文化與當代其他原民文化同樣面臨斷層,如今,幾乎僅有高齡70歲以上的老者仍手握傳統菸斗(qungtsuy),沉靜地坐在屋中一角思索,菸斗實踐者在多數部落中已寥寥無幾,而該年齡層以下的吸菸者則清一色採用現代機製紙菸。即便上世紀90年代起,許多原民部落熱情展開文化復振運動,再現了許多「傳統」制度、儀式,不過菸草文化似乎始終不在眼下。
菸草使用者日漸稀少,栽植的戶數與株數也隨之下降,不過部落裡依然能夠偶遇菸草芳蹤:雜貨店轉角的自家小田地裡,兩株嬌豔的粉紅色菸花開得正茂盛;田邊長滿雜草、野菜的空地或是屋舍水泥地龜裂的縫隙中,自然而意外的地冒出幾株菸苗,令人不禁驚嘆它的生命力。
少數農人在田裡刻意種植一定數量的菸葉,並與玉米、蔬菜等作物間隔,引誘貪吃的菜蟲爬到菸葉上啃食而放棄蔬菜,農人也會將菸草的殘葉取下泡水,製成驅蟲劑灑在蔬菜上,趕走厭惡菸草氣味的菜蟲。即便如此,過去菸草受到國家嚴格管制的年代,只能見於外人難以到達的深山獵寮旁的田邊,部落居民亦僅少量栽植自用,少有經濟價值,不過,查緝人員依舊賣力履行職責,在國家權力介入和壟斷下,菸草因此具備某種隱密性。
菸草的能動與「菸─糖共生」
大鳥部落如今的菸草種來源難以追溯,或許是歷史中與荷蘭商船交易取得,可以確定的是,菸草起源自於中美洲,1492年11月,哥倫布在他的手稿中紀錄了Taino族人在古巴Bahia Bariay港附近樹林裡休息時抽菸,文中描述10月時他們收到一堆這種乾燥草藥:「西班牙人在旅途中遇到了許多人……他們手裡拿著火把和草藥,並且按照他們的習慣抽著」、「乾草藥被固定在另一乾葉片中,捲成紙管的形狀,點燃一端,吸吮另一端,這導致困倦和某種陶醉……這會使他們從疲勞感中解脫,他們稱之為tobaccos」(引自Columbus 2018: 78-79)。
這是歐洲人首次接觸到菸草,在地圖學、航海技術卓越發展的基礎上,殖民者得以征服美洲原民,並將這種「令人陶醉」的草藥帶回母國,往後的數百年間,菸草也借助殖民野心擴散到世界,據WHO統計,2020年全球已有13億吸菸人口。正如近期受到熱烈討論的動畫《吉巴羅》(Jibaro)一般,被殖民者透過誘惑與復仇反過來剝奪殖民者的能動,拒絕停留在客體的位置(Catherine 2022/05/29),菸草同樣開始宰制殖民者乃至全球人類,人類每日勞動以支付/供養菸草的存續,而它則給予人類片刻的舒緩、解癮。(逆襲の植民地!?)
使用菸斗抽菸草對比於機製紙菸,一般被認為對健康危害較低,其中關鍵在於抽菸斗並不將燃燒後的煙吸入肺裡,主要是感受煙在口中和鼻腔逐漸發散的香氣,以及氣體帶給味蕾清淡的甜味或濃烈的dry感,並由口腔攝取少於5%的尼古丁,後將煙吐出,以紙菸客的話來說就是「抽假煙」;相對的,紙菸則會將煙霧吸入肺,透過肺毛細血管快速且大量吸收尼古丁,約7秒即可傳輸至腦部,這個動作對人體帶來顯著的快感,也是成癮的主因,紙菸內含的菸絲經過化學處理(如助燃劑、人工香精與防潮劑等添加物),故相較天然菸草味道平淡、滑順、缺乏香氣。
此外,公認對健康危害最高的菸焦油(菸草燃燒的副產物),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核定為一級致癌物,雖然天然菸草的焦油含量高,不過因為煙不入肺,影響程度相對低,而經過處理的紙菸焦油含量較少,還於尾端加裝棉濾嘴過濾,但是將煙入肺依然對健康造成巨大影響,致力菸草依賴和戒菸治療研究的心理醫師Michael Russell指出:「人們為了尼古丁卻死於焦油」(Glantz 2018/06/11)。
紙菸的煙霧能夠入肺,實與與「菸─糖共生」有密切關係,在該項技術發明之前,人類並不採用入肺的吸菸方式。菸草收成後的製作工序大致可分為日曬、風乾、煙燻和烤菸,依前三種方式製作的菸葉燃燒產生的煙霧為鹼性,對呼吸道的刺激性強,故無法入肺,然而烤菸由於在烘烤過程破壞了分解醣類的的酶,使得葉片含糖量由3%大幅提升至22%,煙霧也因此呈酸性,刺激性低,不會引發劇烈咳嗽,尼古丁含量也因此降低。1913年,美國菸農發現了用糖醃製菸葉的方法,不僅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也使菸增添風味,燃燒後的煙霧偏甜,吸引更多女性和未成年人抽菸。
同年,美國駱駝牌香菸公司開發出風乾型菸葉與烤菸的混合型香菸(即現代機製紙菸),結合了高尼古丁和可入肺的特點,並藉由一次世界大戰推向全世界,自此機製紙菸擊敗了傳統菸草和雪茄,成為菸消費市場的主流商品。隨著機製紙菸的全球流行,意外使肺癌由原先極其罕見的疾病成為常見,病例急速攀升,根據統計,1900年全美僅有150名肺癌病患,1914年罹病人數則增致400例,1930年該數字增加了七倍,至2005年則有超過 163,000名美國人死於肺癌,並使得紙菸有了「20世紀最致命的發明」之稱(Taubes 2016)。糖與菸的強強聯手,終於在對人類身體的「宰制」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若沒有糖的支援,光靠菸恐怕無法達成如今的勝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