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粮浪费积少成多 如何堵住损耗漏洞
水稻、主粮住损小麦、浪费玉米是积少我国三大主粮。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成多《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何堵耗漏稻谷、主粮住损小麦和玉米的浪费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2%、16.7%和18.1%,积少约占三大主粮总产量的成多20.7%。 减少损耗就相当于增产。何堵耗漏提升公众的主粮住损节粮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损耗和浪费,事关我国粮食安全。积少 主粮损耗浪费多 “从收割到存储,成多很多环节都白白浪费了不少粮食,何堵耗漏看着都心疼。”西南地区一位水稻种植大户给记者算了笔“损耗账”:他家每年产粮80多吨,损耗的就接近2吨。 这位种植大户介绍,如今水稻采用机械化收割,虽然提高了效率,但相较传统的人工收割,本身就会多约1%的损失。收获的粮食需要晾晒烘干,如果碰上下雨天处理不及时,或者晒坪、烘干设备不足,有的就可能发霉变质。粮食放进自家仓库后,还会面临被虫、鼠、雀偷吃的危险。 去年秋收期,在吉林省农安县不少村路上,记者不时看到玉米粒从农民拉粮车的车厢缝隙中漏下,一路撒在公路上。一家粮食收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粮食从农户家里最终运输到销区,还需要经历多次转运,每转运一次就会损耗大概2‰;转运四五次,粮食就要损耗约1%。 在东北部分玉米主产区,不少种粮农户多年来习惯于“地趴”式的储粮方式。每年秋收后,一些农民为了省事和节约成本,将收获的上万斤玉米棒子直接堆在院子里,等到开春前再销售。如果赶上玉米水分大、气温偏高,很容易造成玉米霉变。一些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地趴粮”每年的损耗在5%以上。 粮仓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善也可能带来储粮安全隐患。2024年底,在东部某产粮大县,一家粮食企业收储了一批水分为20%的玉米;但因工作疏忽、粮食保管不当,数万斤玉米发霉,损失不小。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认为,虽然我们解决了吃饱问题,但粮食和资源性农产品总量供需依然处于紧平衡,需要引起高度警觉。 播种、收割、储运、加工都存漏洞 业内专家表示,粮食播种、收割、储运、加工等各环节都存在一些漏洞,让主粮浪费积少成多。 ——播种。 湖南省汉寿县沧港镇小凡洲村“新农人”向伟东告诉记者,一些南方稻区的农户为了省时省力,不愿意提前育秧,而是直接把稻种播进田里。这种方式不仅有极大的烂秧风险,而且用种量达到了每亩18斤,比抛秧和机插多出80%。 一些小麦产区农户播种方式仍较为粗放,没有采用精量播种。山东省一名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小麦每亩播种量,精量播种只需30斤左右,但“漏斗播”需要六七十斤。 ——收割。 在收割环节,机具类型、机手操作水平和田间作业条件都会影响粮食损耗。吉林省敦化市一名种粮大户告诉记者,他前些年购买的大型收割机技术较落后,粮食损耗率偏高,损耗率在2%左右,相当于每公顷大豆光收割环节就要损失掉100多斤。 “1亩地里如果有1根电杆,每年起码少收10斤谷。”湖南省一名种粮大户告诉记者,电杆会影响收割机等大型农机作业,以电杆为中心、半径1米的范围内,收割机难以进行精细作业。此外,不规整的“边角田”“巴掌田”机收时也存在浪费问题。 ——储运。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不少农户还是露天存放粮食,一旦遇阴雨、降雪等天气,易生潮霉变。 为了便于存储,国家对收储粮食的水分含量有要求。以稻谷为例,水分含量不能超过13.5%。“湿粮和干粮的差价每吨可达数百元,一些粮贩便采用‘装底盖面’(外面好里面差)的方式,将收来的稻谷交给国库或企业。”湖南一家米厂负责人介绍,收购水分不达标的稻谷,容易造成霉变。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植物食物与营养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家章等专家说,传统运输主要用麻袋、编织袋装粮食,进仓库需要拆包,转运时又要重新包装,效率低、损耗大。 ——加工。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兴德村物元农场负责人陆晓泉说,水稻去壳后,除销售一部分糙米外,大部分要再抛光一两次,让大米卖相更好。大米每抛光一次,就有3%的损耗,不仅营养物质减少了,加工成本也增加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介绍,过度追求“精、细、白”会造成营养成分损失,导致“量减质低”。另外,我国的米糠综合利用率目前尚不足20%,还需要加大粮食副产品利用率。 协同发力减少损耗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首次超过1.4万亿斤。但与此同时,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58亿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业内人士认为,需从各环节协同发力,全链条减少主粮耗损。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受访专家认为,要降低土地细碎程度,实行“小田改大田”,减少“边角田”“巴掌田”。同时,研发适用于不同地形、不同品种的高精度农业收割机械。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农业专家建议,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科学种植,推广集中育秧、精量播种等技术。内蒙古一些种粮大户采用导航播种技术,株距整齐划一;滴灌水肥一体化,既节水又省肥。 加强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粮食损耗。近年来,一些省份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由中心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目前已建成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安全存粮超12亿斤,占梨树县玉米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大幅降低当地储存环节的粮食损耗。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储粮意识。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一个储粮仓一千多元,有的农户舍不得投入;应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意识,减少“地趴粮”。同时,推广专用袋、专用运输车等粮食运输设备,推广充氮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 此外,还要加大消费教育引导,倡导营养均衡、科学适量的健康饮食习惯。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等建议,消费者在日常饮食中应粗细结合,避免一味选择“亮、白、精”,尽量减少粮食营养流失。
- 最近发表
-
- 特朗普遇刺事件「護駕」有功 保安隊長獲任命特勤局長
- 有線電視與德國:有線是一些港人初接觸德國的窗口
- 《禮貌的力量》:壓力比你想得更要命,無禮言行會讓公司付出沉重代價
- 瓦格納集團首腦控俄軍事首長不提供彈藥「等同叛國」,白宮估計俄傭兵死傷逾3萬
- 94家基金公司3088只混合型基金,谁被股债两市夹击?|2024年度“金标杆”
- 【劇評】《開往羞恥心的夕陽列車》:如何做一場關於少女的獨腳戲?
- 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是一場只有地方派系才能參與的球賽
- 職業繪師談AI繪圖:藝術家不是因為創作能力低而被AI淘汰,而是因為價格和人心
- 陕西省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制止餐饮浪费现场观摩暨“六个十”专项行动启动
- 【未來大人物總召HOW的一封信】嘿,關心未來大人物的你們,要不要出來見個面,好久不見了呢!
- 随机阅读
-
- “挺甜甜的茶香”,在杭州遇见英德红茶
- 有線電視與德國:有線是一些港人初接觸德國的窗口
- 最大訴求是「返工」?德國國防意識
- 《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看不見魚肉的魚湯?港台魚湯很不一樣
- 粽情端午,你买我就送!
- 移居奧地利:七分冒險,三分人情味
- 東卯山黑熊安葬原棲地大雪山,觸法獵人出席懺悔、允諾回到部落宣導保育
- 《不要用別人的腦子思考你的人生》:如果連早睡早起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未來?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辽宁全力构建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 德國外長呼籲土耳其、匈牙利盡快批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不要再拖下去」
- 特斯拉市占率直直落,自駕系統又出問題召回36萬輛車,傳有意收購加拿大鋰礦商確保電池原料供應
- 【漫畫】藤本樹《再見繪梨》:該如何記憶一個死者?在死亡面前,我們是怎麼找到希望的?
- 分享成功经验 拓展履职思维
- 台泥集團子公司布局新能源5大領域,電動飛行器為下一個重點市場
- 糞便變「褐金」:畜牧糞便化做「再生天然氣」價更高,環團憂不利減碳
- 《國家地理終極太空百科》:從史前時代到太空時代的天文學里程碑
- 「招商邀请」伟业计量第3期经销商招商会议正式启动
- 一架飛機上就有33名俄羅斯孕婦:為什麼阿根廷成為「生育旅遊」的首選?
- 【一圖看懂】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實體店與非店面誰的業績好?
- 營養師談「雌激素」:哪些營養素有助於平衡女性荷爾蒙?相關保健品該怎麼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