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你的伴侶不是你的伴侶:別讓社會價值觀,扼殺擇偶可能性

朋友H小姐要結婚了!伴的伴她與男友從大學認識,侶不侶別交往至今已十多年,讓社大家都很羨慕兩人能夠互相扶持,會價又很獨立的值觀擇偶相處模式。前幾天與H小姐聊到年輕時的扼殺戀情,她說的伴的伴話讓我很驚訝:

我大學時的好朋友們其實都不看好這段感情。因為我朋友都說:「妳跟妳男友的侶不侶別關係很疏離,根本不像男女朋友!讓社」

我追問為什麼?原來,會價H小姐比較是值觀擇偶獨立型的女生,不會整天跟男友出雙入對,扼殺也不會兩人安排一樣的伴的伴課表,兩人甚至沒有每天聯絡。侶不侶別

然而,讓社在當時的大學校園中,H小姐的好朋友們卻認為這樣的關係是很不正常的,有時會考她:「妳男友現在在哪?」當她說不知道,好友們就亮出自己男友的行程,反問她:「他是妳男朋友,妳怎麼可以不知道?這樣真的不行!」

H小姐也質疑過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搞錯了什麼?這樣的感情關係是不是真的「不正常」?

有時候,你的戀情是被同儕壓力壓死的

同儕壓力的確會讓人對自己選擇的對象、相處方式感到遲疑,甚至失去信心。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男生追女生的教戰守則當中會有這一條:「追女生之前,得先搞定她的姐妹淘。」

不只是女生容易受「同儕」影響,男生也會。一位常春藤畢業的男生朋友,條件很好,也不缺對象,但就是一直換女友,戀情很少持續超過一年。原來他有個症頭:

他非常渴望朋友們稱讚他的女朋友很棒。如果他的好哥們跟他開玩笑說:「你這次帶來的女生很瞎耶」或是「欸~前女友比較漂亮啦!」他就馬上認定「我朋友覺得她不夠好。」對女生的熱情也會立刻熄滅,草草結束感情關係。

我告訴他,「你如果真的想找個伴,要試著了解自己到底喜歡的是什麼?別因為別人的幾句話就被影響。畢竟,今天在跟女生長時間相處的人是你,也只有你知道別人挑剔的點你能不能包容?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是不是有你很喜歡她的地方?到最後,是你決定會不會娶她,還是你兄弟?」

Depositphotos_50057009_l-2015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感情的另一個大魔王:社會價值觀

除了同儕壓力之外,「社會價值觀」也是扼殺不同感情可能的大魔王。之前寫過 柯文哲跟朴敘俊差別在哪?,就是討論許多我們預設的擇偶條件,可能都是大眾媒體灌輸給我們的,很多都是不切實際的。這個故事更是極端:

我曾遇過女生客戶的媽媽,規定女兒一定要跟名下已經有兩棟房子的男生交往!先跟大家說,我覺得要求對象有經濟能力是完全合理的,畢竟財務上的安全感,是感情或是家庭的重要基礎。

不過,我也很誠實的讓這位媽媽知道,當妳把這個基本的安全感換算成一個房產數字,並且以此作為篩選對象的絕對標準,女兒的選擇範圍就會變的非常窄,也會讓女兒找到對象的機會變得更少。

前陣子公視播出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從教育出發,討論台灣教育的價值觀過於單一的問題。許多父母們壓迫自己的孩子,只為了追求好成績、進入名校,或是將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套到孩子身上,並期待他們全盤接收這些「好的」、「對的」想法。

其實社會形成的「單一價值觀」,不只影響了教育,也侷限了許多人對於擇偶的想法。有許多人,就在自己的想法,以及社會價值觀當中互相拉扯,無法前進。

同儕壓力與價值觀,是感情關係的陷阱

我們的文化有豐厚的底蘊,但單一的價值觀與同儕壓力,有時候卻是個陷阱。它讓你不知不覺地覺得「應該這麼做」,就算這是別人的意見,不是你真正的想法。你會忘記把重點放在與對象實際的相處,而是會不斷用別人的價值觀否定他,扼殺一段關係開始的機會。可是,如果不實際相處看看,你又怎麼會知道對方一定不行呢?

很多時候,你所認定擇偶的「價值觀」,不一定就是正確的,也不一定就會讓你的人生比較輕鬆,反而只是限縮了你找到對象的機會。更不用提同儕壓力,你的朋友畢竟不是你,他們的說法真的只能當作參考。下一次,當你在心中有:「這個人不行」的想法出現時,不妨這樣想:「這個人真的不行嗎?」為什麼不行?是否已被同儕壓力或是沒來由的社會價值觀給影響了呢?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