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揪腸癌「難自覺病徵」 大便變細、一下便祕一下腹瀉小心了
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醫揪每年約有1.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腸癌為維護國人健康,難自國民健康署補助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覺病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便變便祕早期接受治療,細下下腹瀉小心阻斷癌症的醫揪發生或惡化。 在台灣,腸癌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難自依據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覺病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便變便祕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細下下腹瀉小心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醫揪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腸癌即可減少癌症的難自發生。 (推薦閱讀:大便7種形狀觀察身體健康! 肝膽腸胃科權威示警:「加上1情況」罹大腸癌風險狂飆) 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一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 (推薦閱讀:看一眼就知道!大便有血是痔瘡or腸癌? 專科醫授「血色分辨」) 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張世慶提及,其他如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建議日常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 (推薦閱讀:「1癌症」蟬聯排行榜第1名10多年,營養師推薦10大有益腸道好食材) 延伸閱讀:大腸癌初期無症狀 及早切除瘜肉防癌化
大腸直腸癌 3警覺症狀
保持正常生活飲食 高風險群應定期篩檢
·每天放幾個屁正常? 專家曝「一直放屁真相」:5情形恐是癌
·每30分22秒就有1人罹大腸癌!「瘜肉→癌」過程曝 醫授「1招」阻斷腸癌發生
- 最近发表
-
- 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将举办开放月系列活动
- 臺灣年輕科學家的幕後推手,李長榮教育基金會為優秀青年人才打造走向國際的舞台
- Netflix台劇《愛愛內含光》2/2上線!柯震東約砲詹子萱「不戀愛只做愛」,林哲熹巫建和挑戰「深櫃」CP
- 勞資雙方有共識,台鐵工會宣布暫緩春節依法休假行動,車長自主備勤津貼有望調升
- 绿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海港城、時代廣場及荷里活廣場攜手打造香港迪士尼100周年活動
- 王家衛首部電視劇《繁花》為何爆紅?十年磨一劍復刻90年代上海灘紙醉金迷,收視熱潮帶動概念股漲停
- 當永續成為一種風格哲學:找蔬食Traveggo引領的「環保系」生活潮流!
- 黑龙江七台河整顿汽车销售合同格式条款
- 臺灣年輕科學家的幕後推手,李長榮教育基金會為優秀青年人才打造走向國際的舞台
- 随机阅读
-
- 吉林蛟河为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牌
- 「Material Science for Good」啟蒙青年行動家的第一步,就從李長榮教育基金會獎學金活動開始!
- 國泰世華銀行《請支援理財》Ep6:不當孩子的提款機!理財教育融入生活情境,助你成功教出「小小理財家」
- 議場對決前先比網路聲量:大數據分析新國會藍綠白三黨戰力
- 海水中金属铅水质基准定值研究(一)
- 鄭怡靜直落4擊敗德國選手,奪WTT果阿球星挑戰賽女單冠軍
- 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前景黯淡,這兩場惡戰為什麼導致聯合國遭受批評?
- 《いちばんすきな花》至愛之花| 寫給人際關係苦手的一部暖心日劇
- 荥经县:春节前将新开工37个项目
- 冷氣團發威猝死事件頻傳,該怎麼避免、需要注意哪些事才能平安過冬?
- 「梗圖之王」吉娃娃為什麼那麼兇?一文詳解這個世界上最小的犬種
- 研究:改善社會孤立、減少孤獨感,能大幅降低肥胖者死亡風險
- 天全县开展“请进来”摄影图片交流
- 越南成為向美國出口「維吾爾強迫勞動」產品最多的國家,專家:越企從中國進口材料
-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支持推動修憲,強調優先處理經濟條款
- 你家附近的公園及格嗎? 台大張伯茹:一座優良公園應該符合10大指標
- 水中钾、钠、钙、镁溶液标准物质:水质分析新标杆
- 將來銀行房貸「自貸高級感」,三大神級優惠輕鬆購屋、轉貸最有感
- 中國房企巨頭綠地集團強迫員工買股,遭聯名舉報涉嫌非法集資
- 科技迷潔牙必備神器!飛利浦 Sonicare 旗艦 AI 智能電動牙刷:Sense IQ 智能自動校正刷牙力道保護牙齦、兩天亮白超有感、享受最奢華的潔牙體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