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研专家权威解析北京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卷
千龙网北京6月25日讯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基教家权京市卷结合北京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研专广泛选取试题素材,威解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析北育人导向。整体来看,年中试卷难度适中,考物在立足基础知识考查的理试同时,围绕学生熟悉的基教家权京市卷自然、生活、研专学习和社会热点等设置问题情境,威解关注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析北考查,助力“双减”。年中 一、考物凸显育人导向,理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试题紧跟时代步伐,基教家权京市卷展现我国科技新成就,帮助学生树立科技自信和民族自信。如第4题,展示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和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带给学生对太空的憧憬和向往。又如第24题,展现了我国“风云三号G星”气象预测的精准度,其设计水平、应用价值及实际效果,让人叹为观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在五育并举方面,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如第12题,利用体育器械进行锻炼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意识。在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方面,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又如第14题,在洗水果的过程中,密度、浮力等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好应用,实现了物理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二、立足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助力“双减” 试题的设计立足《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创新问题情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双减”政策的要求,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7题、16题、17题、19题,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又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力和运动的关系、杠杆、浮力等,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本试题也突出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如第12题需要学生在实际健身情境中,通过建构杠杆模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5题通过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情境,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 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体现基础性 试题中有20余处的素材源于教材,但又不完全同于教材,试题从问题情境、问题创设、拓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改变,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6题、8题、17(1)题、19题、20题、21题、23题等,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双减”精神。 问题源于课堂,关注学习过程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许多试题源于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实际经历、思维误区或障碍点,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如第11题、17题、18题、20题、22题等都是学生学习中曾经做过的实验、分析论证过的问题,做题时学生会感觉熟悉、自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关注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考查,体现核心素养要求 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个关键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试题加强了对科学探究、科学思维这两个关键能力的考查。 1.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整个试卷中实验探究的题目占40多分,超过了总分的50%,涵盖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涉及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例如第19题考查了基本的测量能力,第18(2)题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第21题考查了实验设计能力,第22题考查了分析论证能力。试题还以学生的小制作,教师演示实验为背景设计了真实情境,旨在引导教学关注学生观察、制作、体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加强了对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加强了运用物理概念与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创设新颖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提供了空间,引导教学从“解题”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如第26题,创设了自制浮力秤的真实情境,设置了分层问题,将学习任务与适切的问题情境有机融合,为学生展现思维过程提供了合适的问题和任务。又如第15题,创设油量表电路设计的情境,学生需要收集情境中蕴含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综合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等电学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落实课程理念 1.试题注重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辨识,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例如第1题选材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第2题选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第3题选材于学生常见的运动装备。同样是来源于生活中真实情境的试题还有第7题、第14小题。这些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物理要关注生活,要与实际情境相联系。 2.试题关注科技发展。例如第4题和第24题。其中24题《云中探秘问苍穹》是以中国航空航天为大背景,用较大的篇幅展示了我国气象卫星最新的发展状况。“风云三号G星”在今年4月16日刚刚发射入轨,仅仅两个月后就出现在试卷上,体现出试题命制者对科技发展的高度关注。通过巧妙的设问,能够让学生在惊叹祖国科技发展的同时,找到适于自己的切入角度。 秦晓文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梁学军 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鲍建中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郭芳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正高级教师 白晓豫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高级教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合肥: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工作
- 女子嫌反诈电话关心过度后被骗10万
- 崔健凭《飞狗》获金曲奖最佳男歌手
- 小区楼下开医院殡仪车出入惹民怨
-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代表李卓耀 男單小組賽晉級成功
- 河南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7例
- 新宝股份:签署谅解备忘录解决摩飞品牌国内商标使用权授权经营问题
- 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将被优化
- 日本認定波音貨機緊急降落事件為航空事故 將實地調查
- 为儿子学费 工人高温工作9小时去世
- 首位俄军女兵在俄乌冲突中阵亡
- 河南警方通报女生高考后遇害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高效钙钛矿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不存在考前泄题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全国新高考I卷事系恶意编辑“占坑帖”
- 俄乌之战第三阶段:乌或袭击俄本土
- 广东潮州:取消公积金借款人户籍地限制公积金可支付新房首付款
- 寒潮预警!我国中东部迎大范围降温 黑龙江等地降幅可达12℃
- 广州: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改制、确权、辅导上市建立快捷服务通道
- 中美是否正在进入新冷战?秦刚回应
- 宁德时代:公司产能预计逐步释放以平稳生产保障客户交付需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