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倘賣無~阿嬤倘賣無~」,阿嬤大家還記得動畫魔法阿嬤裡出現的ē嘸拾荒者竟然要買阿嬤嗎?為什麼把阿嬤賣掉呢?其實這是參考歌舞電影《搭錯車》裏頭的配樂「有酒矸倘賣嘸」,賣酒瓶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的語道,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吧!出年

大約在60年代以前,所有東西都得來不易,歲月家中的阿嬤物品壞掉就修,一直到真的ē嘸不堪使用時,可愛又迷人黃金:「拾、語道荒、出年者」就派上用場啦!回收

當時的垃圾種類還沒那麼複雜,對拾荒者來說負擔不大。阿嬤所以他們大部分不是ē嘸徒步肩挑、手拉車就是語道牛車。

再來就是關鍵時刻,我們除了直接把垃圾交給拾荒者,拾荒者會判斷將有價值的東西賣給古物商,這也就是為什麼拾荒者要回收報紙或是酒矸。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將不能用卻有價值的物品讓古物商收購,最後古物商再將這些物品轉賣給需要的業者,社會就漸漸形成了簡易的垃圾回收系統。除了物品與金錢上的流動,彼此的互動成為有效的垃圾回收監督,形成最初的垃圾回收的架構!
於是我們將60年代前的回收體系稱為「自由市場」,更多虧當年惜物的風氣,到現在仍然聽得到這個可愛又惱人的大聲公從大街播到小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