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与取消加分:让没有爹拼的才智不被埋没丨快评
导读 2022年9月15日,减少加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取消2015年、让没2019年,有爹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拼的评明确取消体育... 2022年9月15日,才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不被2015年、埋没2019年,丨快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减少加分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取消中学生奥赛、让没科技类竞赛、有爹省级优秀学生、拼的评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除此之外,才智目前已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这是主管部门对社会主流舆论的积极回应。多年来,舆论几乎一边倒抨击诸多高考加分项目引发严重不公,不是基于抽象的原则,而是因为严酷的现实。 2012年5月,南方周末曾刊发评论《取消升学加分,结束疯狂拼爹》,由头是当年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公示名单,六年级学生写出了《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宾I号冰川不同海拔梯度环境对北极罂粟生长的影响》;高一学生写了《北极苔原地区土壤、水体等自然生态条件对北极植被生长性状的影响》,高二学生写了《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Glypican-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高三学生写了《一种新堆型核电站辅机凝汽系统故障诊断的SDG建模方法初步研究》。 一个个如此高端,一个个如此深奥,中国少年已经到如此境界了?一时舆论大哗。 当时该市的规定是,获全国科创大赛一、二等奖,高考加20分;获本市科创大赛一等奖,高考加10分。这就不难理解,一干中小学生的家庭为何如此疯狂,纷纷给自己的孩子上如此高精尖的项目。 2013年该市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照顾达14779人,超过18%,每5-6位考生中就一位获加分。 不独该市,在全国范围内,加分政策显然被滥用了、玩坏了。大家各有各的门路,除了科研类加分,体育、艺术类加分同样有“操作空间”,改民族获加分也是常见套路。某省2011年批量制造了105名射击类“国家二级运动员”。某县副县长承认高考前女儿改民族申请了加分,“可能是工作人员好心,帮我和女儿把民族改成了土家族,好心办了坏事”。 十年过去,类似的现象依然反复出现,“靠山吃山”时不时就跃然热搜,六年级学生“研究”直肠癌就是最近的例证。从事科研的父母给子女做这样全面的熏陶与培养,自然是合理的;但把自己使用公帑的研究项目包装一下“代际传承”给子女,当然是不对的。 这种靠山吃山,问题有三:将公共研究资源、经费私用滥用;把家长的工作包装为孩子的成就,有违科研诚信,妥妥科研欺诈;以此作为高考加分凭据,为自己孩子谋取不正当优势。每一项都涉及严重不公。 那些有权力授予可获高考加分的头衔或荣誉的组织或机构,无形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寻租空间。有关系的拼关系,有门路的找门路,有“内部消息”的拿钱闯关。有家长从事科研的,子女摇身一变成“科二代”。有家长在教育部门、体委、科协等机构的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说到底都是拼爹。这对无爹可拼者自是非常不公。2019年曾有一个大讨论:裸分上清华北大有多难?想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高考加分被“玩坏”,是“囚徒困境”的体现:别的孩子没有加分,我的孩子有加分,那我的孩子就有了相对优势;别的孩子有加分,我的孩子若没有加分,那我的孩子就处于相对劣势。结论是,无论别的孩子加不加分,我的孩子都必须加分。惜乎这样想的人太多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公众对高考公平的强烈诉求下,教育部牵头于2015年与2019年对各类高考加分进行了两轮清理,朝着减少与取消加分方向持续努力,自是上应天理,下顺民心。 对中国高考,有各种花式批判。例如说这是应试教育,不够“素质教育”档次高。这是把考察教育成效的手段与教育目标对立起来了。有哪一种教育不是旨在提升人的素质,把人的天赋与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而为了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考试是相当有效的一种手段。考试的方式与内容可以商榷与优化,不过,岂有取消了考察与反馈手段,反而大家学得更好了的道理? 更进一步,高考具有选拔性,为把考生按照智力能力进行排序,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有人批判高考“唯分数论”,主张考察“综合素质”。按分数排列谈不上尽善尽美,但好歹具有客观性、良序性、可比性。“综合素质”依据什么规则、由谁来确定?怎么保证公平?怎么杜绝寻租?某种程度上,高考加分就是一种“综合素质”考量的实践。 故而,维护高考分数的严肃性,是维护高考公正性的基本前提。 自多年前进入内地招生以来,香港诸多高校基本只考虑内地申请者的高考裸分。香港城市大学的招生官在2007年就表示:“在内地招生不考虑加分,是出于公平竞争的考虑。” 香港城市大学2022年内地招生简章入学基本要求为: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必须达到本一批重点线;英语(150分满分)需达到120分或以上,唯报考人文社会科学院的考生必须达到125分或以上,而报考法律学及兽医学的考生更须达到135分或以上。 这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应对高考加分的另一种思路: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让高校自主决定是否承认高考加分,或承认某些加分、拒绝某些加分。这一自下而上的思路或可在某些名校进行试点。 陈斌
- 最近发表
-
- 冰壶:团结一心磨炼队伍迎接挑战
- 全美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改採「配額入學」,是對成績好的亞裔學生赤裸裸的歧視
- 幸災樂禍心理學(二):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別擔心,是人都會跟著笑
- 《歷史揭密!武藏 vs. 小次郎》:傳聞「日本劍聖」宮本武藏從不洗澡?
- 25家钢企仅2家预增,甬金股份盈利达峰值,弃甘肃转投泰国园区
- 回顧科技業的動盪五月:Google、Meta、Twitter、Netflix與Disney+各有什麼動作?
- 普法宣传润童心 安全护航伴成长
- 從SBL一支獨秀到PLG、T1加入三足鼎立,九太解散後的台灣職籃會「分久必合」嗎?
- 安徽合肥开展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
- 從SBL一支獨秀到PLG、T1加入三足鼎立,九太解散後的台灣職籃會「分久必合」嗎?
- 随机阅读
-
- 广西桂林:“你点我检”进校园
- 我的AI男友-真實或虛妄的愛(二):Replika始終不是「他者」,從來都只是用戶的「複本」
- 研調機構估國際油價上看140~150美元,中油將大虧上千億,「油電雙漲」成下半年經濟隱憂
- 與外國人交談感到「無癮」,怎麼辦?
- 社保大厅“搬进”工行 办卡缴费“一次搞定”
- 烏克蘭鎖定600多名俄國戰犯、起訴其中80人,國際大力支持戰爭罪調查
- 翰林經理與工程師「偷程式原始碼」集體跳槽,南一書局違反營業秘密法遭起訴
- 槍擊案引發校安爭議:全美加派警察進入校園、卻可能讓黑人學生更加不安
- 福建厦门开展游乐设施和节庆食品安全检查
- 《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為什麼我就是不能專心?」其實是因為你不知道要專心做啥
- 【音樂】邦喬飛創團貝斯手薩奇逝世享壽70歲,團員心碎發文弔念
- 新加坡女警員控訴在職期間遭不平等待遇,警方否認歧視孕婦指控
- 江苏南京:夜查食品安全
- 蘭陽技術學院下學年停辦,私校工會:3年退場緩衝期照顧師生權益,是退場典範
- 與外國人交談感到「無癮」,怎麼辦?
- 藍博洲《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呂赫若漏網,保密局特務於是把這股怨氣發洩在他的親友頭上
- OpenAI前CEO復職無望
- 【小說】《螞蟻》序:螞蟻聚落以集體邏輯運作著人類個體的各種功能,我們認識螞蟻也看見了自己
- 女同學體育課作業影片被放到FB萬人社團意淫,「霸社」有毒的男性神話與根深蒂固的厭女情節
- 中古屋買賣若是驗屋沒過,買方「不一定」有權拒絕付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