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夾縫中的女人》:第三者因為婚外情而受傷,並不表示這種現象會停止

文:蘿芮・理查森博士(Dr. Laurel Richardson)

第三者的夾縫未來,何去何從?
從過去到現在,中的這種止命運不變

對於為數不少的女人單身女性來說,「成為第三者」似乎是因為個可行的選項。其中有許多人認為,婚外會停談一場婚外情帶給自己的受傷情感糾纏有限,而這樣的並不表示戀情可配合自己去追求其他目標,產生更多獨立自主的現象可能。她們預想著自己不會失控,夾縫並且掌握得了這段關係。中的這種止

然而,女人「新一代」第三者的因為遭遇與過去的第三者相同,面臨的婚外會停影響依舊:她們失去了掌控權,而婚外情對男人的受傷益處多於對她們的好處。

美國3300萬未婚、並不表示離異和喪偶的女性,沒人會希望自己長久單身,不過,事實上有許多人面臨這種情況。對於25歲以上的女人來說,男性數量不足的問題嚴重,而35歲仍單身的女人,可能會獨身一輩子。

極少有人打算要長期當第三者,然而,卻有許多人進入這種關係中。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各種類型的女人,也就是平常、普通,我們天天會見到的女人們談起了婚外情,有些人在這段關係中一待就是好幾年。

無疑地,婚外情在未來仍會是普遍現象,因為導致其發生的人口因素與社會因素依然存在。25歲的女性可選擇的男人愈來愈少,社會對於女人建立異性戀關係的期待繼續,在性方面開放、寬鬆的文化不會消散,婦女運動的覺醒引發女性渴求人生變化,擁有更多選擇,這個過程不會終止,而女人為了追求婚姻之外的目標,對於時間的需求也不會終止。

由於這樣的兩性關係始終會是顯著的社會現象,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評估,提出這樣的疑問:「未來將會如何?」

最好的起始點,就是詢問第三者:

她認為這段關係將為她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她還願意再捲入婚外情嗎?

成為第三者的可能

有的女人出於某些需求,仍然願意把「再找個已婚男人」列為合理的選項之一,即使這種關係是有缺點的。

對於年紀較大,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經濟上依賴男人,賺錢能力不足,在單身婚戀市場也缺少競爭力的離婚女性來說,婚外情可以作為一項經濟來源,帶來一些自己爭取不到的經濟利益。

此外,找不到單身對象或不想去找的女性,正要開始讀研究所,或者薪水低、從事藍領工作的女人,也可能樂於接受已婚情人的一些額外資助,比如帶她們旅遊、請她們吃飯。

有的第三者也許是想要情感上比較冷、比較有距離的戀愛,因為她們有事業和學業的目標要追求,也或許因為談婚外情讓她們既能享有性生活,又不用給太多承諾,也不必花太多時間在情人身上。她們認為這幾種戀愛關係,從已婚男人身上更容易得到。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冷漠的現代女性,也常常發現自己的時間受情人所控制,心力被情人掏空了。沒人能保證自己可以分離和控制情感。她們往往會發現自己對這段關係的依賴,變得比原本預期的要高。

除了經濟支援以及有距離感的戀情之外,有的女人是為了尋求平等的戀愛關係,認為從已婚男人身上更容易獲得。

我很清楚我想和男人發展什麼樣的關係。與其他感情相比,婚外情更接近我想要的理想狀態,可能是因為不需要為了小事情爭執,保有自我也不成問題,兩個人真的是站在同一邊的。這不正是我們在兩性關係中想要的嗎?男人不是對立的一方時,我可以與他共度一些時光。這個情人不是我們的對手,因為他不需要非得擁有我。他已經有了別人,就不需要擁有你。

要與男人建立平等的感情關係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男性害怕在感情上處於容易受傷的位置,所以他們對親密關係的預期就是由男人主導,女人依賴。

如果女人相信自己在這段婚外情中獲得了平等地位,那麼,她還會再次尋求這種戀愛關係,不管這樣的關係有什麼問題,她也還是認為勝過男性享有特權的一般戀情。她將表面上的平等歸結於情人是已婚的,並且希望以後的婚外情關係也能帶來如此正面的感受。

她可能未察覺到這段關係之所以顯得平等,是因少了每日持家管錢的生活衝突,更不用說在「誰的事業更重要」這件事上的權力較量,還有生養孩子,以及錢該優先花在什麼地方等等的紛爭。在她眼裡看似平等的關係,實際上是未經過考驗的關係。

對所有戀情都卻步

與願意再次成為第三者的女性不同的是,有的第三者看待婚外情的態度是矛盾的,因為她們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未來的感情中想要什麼,這種不確定的感覺,會因過往的婚外情經歷而加重。

由於對自己沒有信心,她們無法按照既定的規劃前進,只能停滯不前。她們的自尊心愈脆弱,男人就愈有形塑和指導她們的權威。女人希望抗拒這些,但是她們愈是缺少自信,男人的關注反而愈帶來安適感。

如此一來,缺乏堅定自我意識的第三者對戀情產生了矛盾心理,尤其是對於更長久的戀情。

  • 我不想把任何事情都挑明了說,也不想區分朋友和愛人。我不想做出承諾,也等於把其他機會拒之門外了。
  • 我不願決定要不要再婚,所以基本上,找已婚男人是安全的。我無法確定自己要什麼,也無法肯定我在尋找什麼。

已婚情人使女人脫離了婚戀市場,然而,她們尋求自我定位、自信與自我意識的過程,仍在繼續。

談一場婚外情,或許可以讓她們贏得一些時間來找到自我,確認未來的方向。但是,如果她們離開那段婚外情關係之後,未能更深入地理解自我,仍未確知自己在感情中想要的是什麼,怎能保證下一段婚外情有不同的結局?她們可能會繼續迴避「我是誰?」、「我該不該結婚?」這些基本的問題。

我23歲的時候,和已婚男人戀愛是挺浪漫的。到了25歲,還是覺得戀愛既浪漫又酷。等到了38歲,你就發現這種關係並不酷。我也不能說我是浪費了生命,因為我一直都在追尋。

拒絕再做第三者

不過,還是有許多單身女性堅拒再當第三者。因婚外情而經歷的情感痛苦對她們造成的影響太大,再次當第三者成了她們未來絕不會考慮的事情。

她們認為自己在戀愛中所經歷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情人已婚,在將來的感情中,她們想要避開已婚男人。

  • 這段經歷讓我永遠不可能想再進入或者認可「非單一伴侶」的關係。絕對的,我受不了。太多的自欺欺人,太多的壓迫,太多的自憐了。
  • 現在我想要的是一段明明白白的關係。我不想和那種跟其他人也有牽連的人在一起,因為很痛苦。那種關係非常混亂,我最後覺得付出的比得到的多,就是感覺不好。我不喜歡和其他女人競爭的感覺。我現在想要的就是沒有其他牽扯的性關係。
  • 現在我理想中的安全、自主的關係,絕對就是一夫一妻的婚姻關係。

這些第三者重拾傳統價值觀:一夫一妻,承諾、信任與婚姻。

這些女人在充滿祕密、謊言和背叛的「第二世界」生活過,經歷了嚴重的痛苦及幻滅,所以她們拒絕再次踏入,連類似的情況都不想碰觸。如果無法擁有單一伴侶或其他形式的婚姻,她們寧願選擇一輩子單身,或者跟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當床伴,也不願意進入一段建立在欺騙之上的感情。

她們不僅想成為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也要成為那個唯一的女人。

同時,她們也想要與其他女人發展更單純、更真誠的人際關係。婚外情的經歷,使得她們更加認同妻子以及整個女性群體。

我瞭解婚外情會對妻子造成什麼傷害,部分原因是他為了另一個女人而離開我,而且我知道第三者總是會受傷。兩個女人都會受傷,這是一定的,我不認為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這種傷害。我不能忍受的是女人自己給了男人力量,去幫助他對付另外一個女人。

第三者對婚外情的評價,與她經歷的那段關係的好壞,以及她期待日後與男性和女性如何相處是直接相關的。

「要當心。」

有趣的是,無論將來是否還會成為第三者,當她們談到對於考慮當第三者的女性有什麼建議時,有一個說法是統一的,就是:「要當心。」

她們話語中強調的小心謹慎,令人無法忽視。

  • 要當心。從這種關係中走出來的時候,能夠感覺很棒、很開心的可能性不大。女人會受傷,尤其是投入了感情的女人。你幾乎像是得過且過,你只能告訴自己:我這麼做是因為好玩、刺激,這種關係可能持續一輩子,或者只有短短一天,我沒辦法預料到底能維持多久。我得準備好,只要他想離開,我們就結束了。若你要玩,就得自負後果。
  • 你喜歡受罪嗎?你需要讓別人傷害你,讓你當受害者嗎?你得睜大眼睛,那是個完美的陷阱,你會受傷的。
  • 我會把後果告訴別人,你也可以告訴她們。一開始,我告誡自己不要和他在一起。我原本只想當朋友,過一段時間見個面,喝幾杯,聊聊天,從沒想過會發展成那樣。我心裡有個聲音說,如果回到過去重來的話,也許我會放棄他。我不敢相信已經1年3個月過去了,但是這能維持15年嗎?

然而,誰也無法保證光小心就有用。單身女人通常不做冒險的事,既沒有打算要進入婚外情,也沒有打算要對已婚情人產生情感依戀。但是,有許多人陷了進去,社會對這種婚外情關係中的愛戀,扮演了催生的角色。

兩人一旦有了情感糾葛,彼此的祕密戀情將把他們從親朋好友的影響與支持中孤立出來。第三者會變得依賴情人,而他一旦可以控制她的時間,也就相當於控制了她的整個生活,就算再小心謹慎,也阻止不了這種情況發生。

由於人口、文化和社會力量的影響,單身女性持續地與已婚男人彼此靠近。警告她們「不要那麼做」不會有人理,建議她們「要當心」也毫無意義。身為第三者,她們明知在那種關係裡,自己真的有可能負傷。

她們對別人說「要當心」,其實,也是在對自己說。

前輩和新人

第三者因為婚外情關係而受傷,並不表示這種現象會停止。相反地,婚外情的普遍,正是現代生活的一種形態。這也就是涂爾幹所指的社會現實,就像結婚、離婚和自殺一樣。

根據現今的跡象來看,至少有一半的丈夫可能發生婚外情,而其中大部分是與單身女性在一起。

第三者主要可分為兩類:有經驗的,和沒經驗的。

當過第三者的女人,變得看重與已婚男性戀愛的價值,把這類戀情視為解決她們經濟、社交與性需求的長期途徑。

而新成為第三者的來源有兩個:每個剛離婚的女人都是潛在的第三者;每個還沒與已婚男人在一起過的單身女性,也都是潛在的新第三者,尤其是25歲以上的女人,因為女人每長1歲,獲得社會認可的感情的機會就減少一些。年紀愈大的女人,愈容易考慮找已婚男人來解決問題。

相關書摘 ▶《夾縫中的女人》:與已婚男人發生關係,讓女人有機會逃脫舊的性專制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夾縫中的女人》,寶瓶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蘿芮・理查森博士(Dr. Laurel Richardson)
譯者:羅愛萍、王蜂

他和「她」之間,還有個「第二世界」。
一段建立在祕密、欺騙與背叛上的關係。
美國性別研究先驅大膽選題,
第一本「第三者現象」研究專著。

在他與妻子的主要世界之外,
另外有個「她」和他的世界,
她隱身於此,成了沉默的第二性,
她也是女人,卻被女人排除在外,
她是——人們好奇卻又避而不談的「第三者」。

「要當心。」幾乎所有曾為第三者的女性都提出相同告誡——告誡所有女人,也是告訴自己,這條路不好走,因為「她」被視為另類的女人。

但其實,「她」就在你我身邊,遍布於社會的各個階層。

一直以來,提起婚外情話題是禁忌,雖然它明明與婚姻關係平行存在,但人們說服自己:那只不過是一次出軌。然而,根據社會學博士理查森的觀察,「第三者現象」之普遍,儼然形成不容忽視的社會模式。

身旁朋友當了20年第三者的經歷,觸發理查森博士展開研究,在書中,真實呈現第三者的思考樣貌,深掘社會為婚外情建構出的「第二世界」,透過實際訪談及分析詳加探討:

  • 兩性對於「友情」指涉的差異,如何使「她」捲入這種昏昧不明的關係中?
  • 「性」與「愛」,在其中代表什麼意義?
  • 同為女人,關於對他妻子的負罪感、嫉妒等情結糾纏,「她」如何相應?
  • 「她」的未來,何去何從?……

本書前所未見地舉出大量的第三者實例,從多面相表露心聲,穿透性別視角,追溯其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聯,闡釋女性意識對「第三者現象」的影響,以及身處其中,「她」的情感糾葛及思索。

我們刻意迴避,但「她」始終是存在於女性的角色之一。

第三者是第二世界中的「第二性」。「第三者現象」所突顯的,正是女人在群體與自我的夾縫中,在道德和自覺的夾縫中,為長久以來擺盪不定的位置,尋求一種突破的可能。

getImagePhoto Credit: 寶瓶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