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牛津通識課09】創造力》:創造力的典範轉移——從「他」到「我」,最後到「我們」

文:弗拉多.格拉維努(Vlad Glăveanu)

創造力簡史

雖然「創造力」一詞,於十九世紀才首見於紀錄(至少在英語文獻是牛津如此),不過創造力這個概念,通識其實跟人類差不多古老。課創這是造力轉移最後因為創造事物的行為,是創造從定義人類的重要特徵。有史以來,典範到們我們對有創造力的人看法有褒有貶,不同年代觀點也不盡相同,牛津某些人、通識行業或行動又會被視為相對比較有創造性。課創不過各個世代對於有創造力的造力轉移最後人何以能「脫穎而出」,以及他們的創造從創造力是怎麼被激發出來的,一直都很著迷。典範到們歷史軌跡中也有幾個重大的里程碑,至少就西方傳統來看,包含以下幾個階段:

  • 史前時代

定義人類文明的最基礎發明,例如始知用火,狩獵工具與輪子的發明,書寫的起源,豢養動物等等,這些都發生在史前,很難想像人們是怎麼想到或採納這些發明,也難以得知發明者們的思維。我們只能揣測,即興發揮並快速適應,很有可能是當時生活的常態。對某些人來說,比別人更有創造力可能會獲得進化優勢,因此受人關注、讚賞,甚或是讓人畏懼。

  • 古典時代

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說明了運用個人創造力,打破自然與神性法則的恐懼。如此一來,創造出的成果還要加以詮釋,讓大家感到熟悉,或者覺得「正常」才行。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古老傳說都圍繞著神話人物(像是阿波羅神、繆思女神,以及飛馬佩加索斯),他們具備靈感與天賦。而某些古典時代亮眼的創造成果,也散見於哲學、領導、策略與藝術(如戲劇或雕塑)等領域。

  • 中世紀

這是傳統上被視為壓抑而非展現創造力的時期。很大原因在於該時代比較偏愛傳統與一致性,而不是創新,特別是在宗教領域。不過如各個行業所展現的精湛工藝,此時期在許多傳統之中可以看見創造力(像是建造出數個世紀屹立不搖的大教堂與城堡)。中世紀的人相信,神是唯一的創造者,而人類的創造只是神的創造力延伸,是上天賞賜而非天生的。

  • 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時期帶給了我們革命性的概念,不僅開始定義某些人是天生具有創造力,而非透過神的介入,並且還鼓吹人有這種潛能。結果,創意表現在藝術、科學與發明,以及政治與社會等層面都蓬勃發展。與中世紀工匠不同的是,文藝復興的創造者會自豪地自命為創作者並因而受惠。天才魅力,從文藝復興開始被視為一種個人優勢,直到今天都還是如此。

  • 啟蒙時代

神是創造者的這個角色,最終在啟蒙時代被人(不盡然包含女人)所取代。在這個時期,頌揚理性與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術、好奇心及實證研究,齊頭並進。科學天才特別討喜,事實上許多致力於科學發展的社會,都在此時期追溯出自身的起源。

  • 浪漫主義時代

重視理性很快就被關注感性所平衡,浪漫主義於是不知不覺誕生了。藝術的成就獲得肯定,而且創造力與藝術表達之間恆久的關係,也就在這個時期落地生根。隨之而來的,是熱中於病理學與心智疾病的研究,因為癲狂創作者這種形象,普受浪漫主義思想家、藝術家與作家所簇擁。瑪麗.雪萊的小說《科學怪人》便充分捕捉了浪漫主義對創作天才的看法,也就是天才總是反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折磨。

  • 二十世紀

上個世紀,創造力在科學研究領域誕生,大家感興趣的焦點,從神學家、哲學家漸漸轉移到精神學家,乃至於神經科學家。在上個世紀初期,創造力的理論,由精神分析與實用主義等早期學派所主導。行為主義的崛起對它沒太大助益,因為創造力屬於一種心智活動。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把創造力放在研究的圖譜中,並為它注入了多樣的主題(主要是認知性質的),像是構思、擴散性思考、頓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個世紀因世界大戰及其後的冷戰,社會發生劇烈轉變,該時代的科學家、領導者與軍事人才,被珍視為勝利與群體安全的守護者。

  • 二十一世紀

電腦與網路、社群媒體與創意十足的迷因文化之普及,智能科技的誕生,交通運輸的進展,互聯世界的形成,在在都由創造性的行動所打造,反過來也形塑出創造力的實踐與科學。現在幾乎已經無法想像不使用科技或脫離各種(線上或線下的)社群,該怎麼進行創造?創造者與他們的受眾,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親近。與他人協同工作,包含跨境合作,隨時都能進行。當然,這不一定代表我們比前述那些時代創造得更多或更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今日的天才比過往更具「社會性」,他們的創作則更為「流通」。

以上這段簡史肯定是片面的。首先,這是依循西方世界的發展,忽略了其他文化場域也有他們的創造者事蹟及創舉,與西方世界平行存在,也吸引著西方人的興趣。再者,這些是從特定時期與趨勢中選取出來的史實。歷史年代都是連貫無法分割的,而且從更廣泛的層面來看,這些概念總是跟人們如何看待生命、自然、社會、神祇及自我,全部交織在一起。

然而,如果想要從這多面向的歷史當中找到線索,我們可以思索一下,人們認為創造力的源頭是什麼,以及創造力是在何處「發生」。在這方面,很有意思的是,創造性行動的源頭,一開始是在人之外,來自神性型態的介入。漸漸地,這種影響被內化,而創造潛能變成個人天生的特徵,這種才能具有很多解釋,從遺傳與精神疾病,到特殊的個人特質與認知能力。這些詮釋都回到人的心理特徵上。

近幾十年來,這種說法又被當前互相串聯與持續擴展的合作網絡所取代。即便創造者(他們的基因、大腦與心智)仍然十分重要,創造力本身卻已經逐漸「轉移陣地」到互動與共同創造所發生的中間地帶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