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淑惠
你被「三角化」了嗎?
兩人關係若相當脆弱,修復係時面對壓力時,關係更好該何雙方可能習慣性的成為採取保持距離、互不相讓、自端被相互退讓或單方忍讓等方式應對。己無捲入角關此外,去角三角關係是修復係時另一種逃避問題的方式, 對立的關係更好該何雙方牽連原本與問題無關的第三方,把第三方「三角化」納入三角關係。成為包文認為,自端被三角關係是己無捲入角關家庭、機構、去角社會的修復係時組成元件,只要有群體,關係更好該何三角關係就存在。成為把別人三角化的行為到處可見,例如:對孩子數落伴侶的不是;跟先生談論婆婆照顧小孩的方式不對;不跟同事溝通而是向上司抱怨同事等等。
邁向理想關係之途,有必要先學會觀察三角關係如何讓其中兩位主角逃避問題,其次要瞭解身處三角關係當中,可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關係中的角色固定
三角關係的概念可用以理解家庭情緒系統的細緻運作。家庭互動關係中,每個人扮演的角色經常是固定的,行為也常是固定的習慣反應,形成容易預測的互動歷程。常見的一種互動是伴侶間扮演「追逐者—疏遠者」的角色。追逐者越要求溝通親近,疏遠者越想保持距離,藉出差、加班晚歸、在家工作、看新聞等等方式逃離追逐,即使被牽扯到兩人關係間的是「事」(如工作)或「物」(如電視),仍然可稱為三角關係。
不同性別展現出的追逐與疏遠範疇相異,男性通常會在感情方面扮演疏遠者, 在性方面扮演追逐者,女性則相反。追逐與疏遠的互動產生過高的焦慮時,如果伴侶一方或雙方把原本應該投注於經營兩人關係的精力轉向孩子身上,把孩子三角化,不論孩子扮演的是轉移父母焦點或是調解父母衝突的角色,都不利於孩子發展獨立的自我。
另一種家庭互動常見的固定角色是「焦慮的產生者—擴大者—阻隔者」。焦慮的產生者是第一個散發出負面情緒的人,在其他成員眼中,他過於敏感、脆弱或吹毛求疵,其實他只是最早對問題出現情緒反應,並不是製造問題的人。焦慮的擴大者是面對他人焦慮無法保持冷靜的人,他不自覺的情緒反應讓狀況惡化,或許伴侶的情緒只要一個擁抱或一句溫暖話語即可平息,但擴大者可能慣性地反駁、斥責或勃然大怒,反而讓焦慮一發不可收拾。焦慮的阻隔者通常和其他兩者保持情緒上的距離,在焦慮過度升高時,擔起平息焦慮的角色。
以「父—母—子」形成的三角關係,孩子扮演焦慮阻隔者為例。妻子(產生者)不滿先生經常加班夜歸,試著要求先生減少工作多陪陪家人。先生(擴大者)情緒性地指責妻子不夠體恤,導致妻子更焦慮。這樣的衝突持續上演,孩子感染家中的焦慮氛圍,本能地應變,應變方式可能是生病、鬧情緒、打架等等,用以轉移父母焦點而暫時停止爭執,不自覺地扮演焦慮阻隔者。這樣的小孩看起來可能體弱多病、是家中的小霸王,或是學校的麻煩製造者;他也是三角關係中的犧牲者――犧牲了自我發展的機會。
以情緒中立「去三角化」
雙方關係惡化牽連第三方,也是自我分化不夠成熟的特徵。伴侶失和向第三方訴苦,通常是因雙方以慣有的情緒「責怪和生氣」回應對方,降低彼此瞭解和相互接納的可能,各執己見無法異中求同。如果第三方加入讓關係更加惡化,也常是因第三方無法理性看待問題,選擇同情其中一方,選邊站的結果就是被三角化,成為三角關係的一員,例如婆婆同情兒子,跟兒子一起責怪媳婦,形成「婆婆—兒子—媳婦」的三角關係,導致兒子、媳婦關係更加惡化。
面對關係衝突的情緒化投訴,如果第三方能克制自己的情緒性反應,不急著「幫」投訴者解決問題,就可避免被三角化。第三方首先應覺察自己的情緒,並有意識地不讓自己陷入情緒性反應,與雙方保持冷靜平和的接觸以維持「情緒中立」。行有餘力的話,可以想辦法協助雙方辨識爭執的本質,看清各自的情緒性反應,瞭解雙方都該為衝突負責,或者退後一步,請雙方冷靜後自行尋找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去三角化」(detriangling)是不選邊站,維持情緒中立,把問題局限在對立的兩人之間。
最常見和最具影響力的三角關係是由「父—母—子」組成。孩提時沒有能力辨識自己身處三角關係,成長後練習以情緒中立的方式與父母相處,也許可以帶動家人改變。如果每次跟母親談話,她就開始抱怨父親,孩子的個人情緒反應或許是想辦法幫忙。但同情母親而介入調解,意味著與父親對立,轉移了衝突的焦點,母親和父親的問題仍然存在,這樣的行為損害「父—子」和「父—母」的關係。
不涉入三角關係或被三角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請當事人自行處理他們的問題,例如建議母親直接跟父親討論,並拒絕繼續聽她抱怨;或是告訴父親,「他的妻子一直對他有怨言,不曉得為何她不直接告訴他」;也有人試著反其道而行,認同母親所有的抱怨,她抱怨父親太邋遢,就附和他真是髒,她說父親不體貼,就認同他少根筋。沒多久,面對一面倒的數落,母親反而不自覺地替父親辯護,「其實他也沒那麼糟」。雖然無法確認哪種方法能有效處理自己的處境,透過練習與試驗,母親或許未必會直接找父親溝通,但身為子女可以藉此去三角化,維持情緒中立,跳脫三角關係。
刻意的公平
第三方帶著焦慮維持「刻意的公平」,效果常與冷靜平和的情緒中立大相逕庭。以「母—子—子」的三角關係為例,母親在原生家庭中深受不平待遇之苦,決心不讓自己的孩子經歷這種感覺,極力想讓兩個兒子知道她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她將自己的決心化為行動,買衣服、買玩具……等所有用品都是一人一份;在陪伴與照顧孩子上,也盡可能給孩子相同待遇。她的行為讓孩子覺得「維持公平是母親的責任」。兩個兒子在這種氛圍下成長,學會斤斤計較,經常比較自己獲得的關愛是否與手足相等,視對方為母愛的競爭對手,為自認的不公平爭吵,母親極力想避免的狀況反而不時發生。
兄弟鬩牆看似「子—子」間的較量,但它只是三角關係中的其中一對關係,是「母—子」互動關係誘發兩個兒子的衝突。這個刻意維持公平的母親,帶著焦慮與孩子相處,把解決孩子的紛爭視為自己的責任,急著讓孩子們再度覺得公平,扛起焦慮阻隔者的角色,也讓孩子們喪失學習自行調解衝突的機會。她企圖維繫天平兩端的一舉一動,反而促使兩個兒子持續較量。
連鎖三角關係(interlocking triangles)
當家庭成員超過三人時,這個家庭可能有多個相連的三角關係。當家庭中的主要三角關係有過高的焦慮時,焦慮可以流動至另一個相連的三角關係。在「父—母—子」的三角關係中,當父子衝突激烈,疲憊的母親暫居局外時,孩子可能轉向祖母求援。一旦祖母干涉父親的管教,衝突就移轉到父親和祖母之間,焦慮流動至「父—子—祖母」的三角關係中。焦慮之所以能從一個三角關係流動至另一個相連的三角關係,是因為被牽扯的第三方(祖母)情緒不中立。
家庭中的三角關係也可能蔓延到家庭之外。在「父—母—子」的三角關係下, 孩子在學校行為脫序,導致輔導老師介入。如果輔導老師無法情緒平和的保持客觀,直接認定孩子行為不當,並要求父母對孩子嚴加管教,孩子的父母可能轉而責怪老師,指責他根本不瞭解孩子的實際狀況。父母與輔導老師對立,焦慮便由「父—母—子」的三角關係流動至「父—母—老師」。如果這個孩子的脫序行為違法,執法人員介入或被新聞媒體披露,焦慮也可能蔓延擴大到社會層面,例如當初的台北捷運殺人事件,整個社會都因此動盪不安。
自我檢視:
- 請舉出有人試圖把你「三角化」的例子,以及你可以如何維持情緒中立,去三角化?
- 請舉出家中三角關係轉移,形成連鎖三角關係的例子。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商周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邱淑惠
第一部以華人案例完整闡釋家庭諮商大師Murray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著作
寫給在愛中受創痛苦或在關係中遭到情緒勒索的你
你,總是為關係而焦慮嗎?
你經常懷疑伴侶「偷吃」,或藉著追劇,避免面對與家人的爭執?
你的孩子在學校常惹麻煩,或是經常在夫妻爭吵時突然不舒服?
又或者,身處不和睦的家庭關係,你或你的家人已經出現身心症狀?……
家庭諮商的理論與技巧,奠基於過去實務工作者在精神醫學、團體治療、兒童輔導、婚姻諮商,以及思覺失調治療領域的努力成果。家庭諮商的創始者之一,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就是一位擅長治療思覺失調患者的精神科醫生。與其他家庭諮商開創者不同的是,包文投注非常多的心力發展家庭諮商的理論基礎。直至今日,包文的家庭系統論仍是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為周全的理論。
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將家庭概念化為一個情緒關係系統,並提出了八個相互連鎖的概念來解釋發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之間的情緒過程及可能導致的病態。本書作者以華人案例來詮釋包文的家庭系統論,闡述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能從自己開始。
家庭系統論是諮商理論,也是指引個人自我成長的理論。這個理論讓我們看見修復家庭關係的契機,在關係中製造出來的問題,可以在關係中修復。一旦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跟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可以應用相同的道理,改善職場和朋友圈等其他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