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发病预测新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要生物标志物
近日,痴呆复旦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发病发现了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预测重要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实现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新进现重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衰老》,展国《自然》主刊评价这项研究“标志着向能在早期无症状阶段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的科学血液检测方法迈进了一步。” 对痴呆的生物早期识别和干预能显著降低疾病负担。由于传统有创或高成本检查技术均有局限,标志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便捷、痴呆无创、发病可靠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用于筛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新进现重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展国基于大样本队列数据,科学对52645名非痴呆社区人群进行了平均超14年的生物追踪随访,其中1417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全因痴呆(ACD)、691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阿尔茨海默病(AD)、285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血管性痴呆(VaD)。通过分析1463种血浆蛋白质数据,团队发现了对痴呆预测极具价值的血浆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表示,经过模型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GFAP、NEFL和GDF15这三个血浆蛋白质始终与新发ACD、AD和VaD的风险关联最显著。对不同血浆蛋白水平与疾病临床进展风险间关联的分析发现,基线GFAP、NEFL或GDF15水平较高的受试者未来患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例如,GFAP基线水平较高的人未来患痴呆的几率是GFAP基线水平较低者的2.32倍。 据介绍,此项研究可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且精度突破90%。“这表明蛋白质组学在脑疾病早期精准识别和干预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脑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程炜说。 研究团队透露,下一步将围绕我国痴呆风险人群队列开展数据采集和交叉验证,对相关数据作出矫正,开发出最适合我国人群的痴呆风险预测数据模型。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羽三对女双挺进八强
-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孩子的學習發展並非永遠向前進步,即使後退了一步,也不用太擔心
- 墮胎權支持者投票意願更高,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民調超車共和黨
- 柬埔寨「血奴案」遭官方指為「假訊息」,吹哨者遭判刑兩年
- 水果成熟度检测—为果品保驾护航
- 《理性的非理性》:星巴克憑藉資本優勢在全球市場迅速擴張,在台灣卻遇到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 柬埔寨「血奴案」遭官方指為「假訊息」,吹哨者遭判刑兩年
- 體育署修法統合運動教練、裁判新舊證照,規定4年內須累積48小時專業進修課程
- 追红茶业:大湾区市民对英德红茶“一尝倾心”
- 澤倫斯基在威尼斯影展開幕式喊話,懇請全球電影界「不要保持中立」團結支持烏克蘭
- DID、Psychiatrist、Symptom⋯⋯這些「心理疾病」相關英文是甚麼意思?
- 【專訪】動畫、VR創作者高逸軍:就像今敏《千年女優》裡說的,我喜歡那個追逐著什麼的自己
- 水中亚硫酸盐(亚硫酸根)溶液标准物质:环境监测与水质分析的校准基准
- 【關鍵眼中盯】吃播也能變公關危機,為什麼蔣萬安被包裝得越來越像連勝文?
- 《解鎖新「識」界》:「我是誰?」成為新時代的關鍵性問題,如同存在主義成為上世紀的時代精神一樣
- 不只柬埔寨危險,在泰國街頭也會被抓走轉賣嗎?|又!賈芯文S1EP26
- 中国篮球公开赛西南赛区落幕
- 美國法院判定大學要求學生展示房間以利監考規定違憲,認為學生隱私權凌駕考試公平性
- 當我們不存在台語文的讀者市場,它的書寫與發表就是一場篳路藍縷的苦行
- 《眼淚的歷史》:眼淚是身體參與情感的方式,但不應該受到身體的囿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