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千年造像被“毁容”,只为他们还个愿?

近日,毁容四川巴中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千年距今1400多年的造像摩崖造像被人涂抹破坏,引发关注。为们网友看完图片后感慨:“令人欲哭无泪,毁容文物保护任重道远。千年”

被涂抹造像为2021年新发现

网友发布的造像图片显示,造像被涂抹得花花绿绿。为们一些造像的毁容莲座、衣服、千年头饰、造像手中器物分别被涂上了不同的为们色彩。

南江县一摩崖造像被涂抹后(图上)和被涂抹前(图下)

相关考古调查报告显示,毁容该处造像系2021年新发现。千年2022年2月,造像巴中市文物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对该处摩崖造像进行调查工作,随后形成的报告认为:

“摩崖造像罕见地始凿于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续凿,开凿年代早,形成过程复杂,其整体将地表天然石包开凿为造像碑的特色做法,在四川地区属于孤例。这些材料在完善四川石窟发展序列,揭示四川地区和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艺术交流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当地另一处摩崖造像被涂抹后(图上)和被涂抹前(图下)

文保人员发现后没来得及阻止

记者致电巴中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事情是前两天发生的,当时通过监控发现就去制止了,“因为在荒山野岭,赶到时他们已经涂完了。造像是前两年才发现的,还没有纳入文保单位,我们已经建了文物棚和监控,但太远了在山里面,当地的保护力量也有限。”

工作人员介绍,涂抹造像的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太爷,说是为给菩萨“穿衣还愿”,“我们也不好处理,只能批评教育。”

对于造像能否恢复原貌,巴中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说,涂抹造像的颜料主要是丙烯类,目前已经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我们也会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也通过媒体呼吁大家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当地通报: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15日凌晨,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发布关于“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色”的情况通报:

11月13日,我县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被涂色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经初步调查,11月6日,四川省阆中市居民李某华委托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民王某国(李某华之母)请高塔镇射洪寨村民岳某邦对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涂色“穿衣还愿”。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防止不当行为造成二次损害。同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开展调查。

11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巴中市文物局专家进行现场查勘,并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已联系具有文物评估资质机构对摩崖造像价值及因涂抹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下一步,我中心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置和修复情况。

一些“冷门”的文物正在褪色

其实,由于基层文物保护力量较弱,全国各地类似的文物损坏现象并不少见。

在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著名景点之外,山林里的古墓、荒野中的长城、悬崖上的佛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些“冷门”的文物,正在褪色、风化、坍塌、消失。

B站UP主@遗产君对此深有感触。“2015年,我参观了近20处山西古建筑,大部分都很破败。一些宋元时期的木构建筑整个屋顶都是塌的,墙也是倒的。”

也是从那时起,他决定做一名文物分享博主。8年来,他走访了全国2000多处文物古迹,发布了25000多条文物帖文。

这些年,国家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前两年我再去山西,看到情况改善了很多。只要是‘国保单位’,基本都修复好了,我快认不出来了。”

“国保单位”,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直接拨款保护,力度最大。然而,我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里,能被国家重点保护的,只有5058处,不到0.7%。

那些散落于乡村山野间的低级别文物,才是更让人担心的。

就在不久前,山西长城被挖上了热搜:两名工人为了“抄近路”,竟然用挖掘机把一段明长城挖了个大缺口。

山西明长城的悲剧并不是偶然。2018年,博主遗产君在敦煌旅游时,从阳关回市区的路上,看到私家车直直地从一段汉长城上碾过去。

“许多冷门文物都经历了类似的破坏。”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特任研究员朱展云表示,这几年大规模、有组织的文物盗掘少了,但“无心之失”还有很多。

山西某清代探花府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本该被保护的文物遗迹,大多难逃衰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