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双减”微调查:作业虽减,焦虑犹存
编者按 随着“双减”政策的焦虑犹存逐步落地,学生、中学作业家长、生微虽减教师等利益相关者对此如何评价,调查他们的双减学习、生活、焦虑犹存工作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学作业郑州市第十六高级中学小记者团对这三方面群体做了微调查,虽然样本量不大,生微虽减却从当事人、调查同龄人的双减视角做了一定程度的还原,或可作为“双减”落地效果检验的焦虑犹存参考,特此刊发。中学作业 -------------------- “双减”政策就像一场风暴,生微虽减正在改变整个基础教育的调查面貌。“禁止学科类辅导班利用节假日补课”“推行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等,很多政策正在落地生根,影响莘莘学子,惠及千家万户。 学生、家长、教师如何看待“双减”,“双减”政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郑州市第十六高级中学小记者团(以下简称“小记者团”)走访了一些初中生、家长、教师。 学生:乐趣与焦虑并存 在受访的60名初中生中,有56人表示对“双减”政策“非常了解”,他们认为,“双减”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文化课的负担,便于大家有更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增长课外见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等;另有4人表示“有所了解”或“不太了解”,他们同时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要把握好,该怎么学还怎么学,跟减不减负关系不大。 随着“双减”政策逐步落地,九成受访同学发现,课余时间多了起来,学习压力减轻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95%的同学表示,校内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明显减少,其中大部分在校内就可以完成;二是87%的同学表示,周末、寒暑假不允许辅导班开展学科类课程,其他课程的作业量也少了很多。 那么,多出来的课外时间,如何合理利用呢? 陆一鸣同学说:“学校安排了丰富的社团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兴趣参加毽球社团、篮球社团、合唱团、美绘社团、管弦乐团等,指导老师会带着大家开展各种活动;当然,我们也可以在教室上自习、看书,有老师负责答疑。” 陈飞龙同学说:“政策出台前,我就想学美术,但那时周末作业根本写不完,没法兼顾文化学习和兴趣特长。现在爸爸给我报了周末绘画班。” 当然,另有近一成受访同学表示,在校日常学习的压力还是很大,学业负担并没有减轻太多。苏沪玉同学说:“毕竟我们还要参加中招考试,只有一半学生可以上普通高中,上好高中的比例更低,有竞争就有压力,感觉还是很难。” 也有少数同学表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是减少了,难度却没有变小。邵美琪同学说:“在学习成绩上,我是一名中等生——那些优等生不用上辅导班成绩也很优秀——周末、寒暑假不让上文化课辅导班了,我们这些中等生‘逆袭’之路该如何走呢?” “双减”倡导减负提质,有“减”就有“增”,在减去学生作业过重负担的同时,应该增加什么内容来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呢?同学们对“双减”未来的期待主要有两点:一是希望学校的美育课程更完善,能让美术课、音乐课的活动更丰富些,给同学们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二是希望学校在假期组织开展更丰富的科学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家长:有人欢喜有人忧 小记者团采访了60位家长,93%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表示理解、欢迎、支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减轻了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吴一明同学的家长表示,如今,国家对课外辅导机构管理更严了,家长们也更理智了,不再盲目跟风、往辅导班砸钱“内卷”了。 二是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以前,孩子作业堆成山,家长忙完工作回到家,常因为作业问题和孩子吵得鸡飞狗跳,血压上升是很常见的,有的干脆把辅导作业的任务交给辅导班;现在,孩子们在学校基本完成了书面作业,回家只有一些读背的口头作业,家长们从中得以解放,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有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刘珊珊同学的家长还向小记者团展示了一条朋友圈,那是她女儿弹古筝的视频,所配文字是:“感谢‘双减’,可以让孩子做她喜欢做的事情,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女儿可以每天弹一个小时琴了。” 当然,仍有7%的受访家长表示忧虑,他们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保持高强度学习,来应对升学考试。 李子升同学的家长说:“3年后,中招考试时,好高中录取还是要看分数的——有的高中分数线六百五六十分——分数不过线,就没法上好高中。” 有家长表示,中招考试录取模式不改,“双减”就难以真正落地,初中生学习负担就难以彻底减下来。 教师:“双减”势在必行 所有受访教师都表示完全支持国家的“双减”政策。南琳老师说:“势在必行,不治不行!希望各地真正落实‘双减’,而不是走形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南老师认为,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过大,在他们的生活里好像只有学习,从早到晚坐在教室里一直学,很少有进行文娱活动的时间,缺少了这个年龄本该有的活力。娄秋丽老师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留给孩子们足够的休息时间,让孩子去培养发展除了学习之外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更加阳光、健康地成长。 “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深深影响了教学,教师们也在适应改变。 李飞老师说,教学普遍降低了难度,课堂上减少高难度试题的讲解,更注重抓基础,抓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宋艳敏老师说,由于“双减”政策出台,市里、区里取消了期末统考,这就不再需要为了统考而赶课,而是根据本班学情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分层次布置作业。 教师们还对家长、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加强家校沟通。虽然作业量明显减少,但确实有少数孩子的作业质量仍然没有提高,加强家校沟通,可以让老师进一步掌握孩子在校外的情况,对孩子的自学规划提出建议。 二是要真正理解政策出台的初衷,让孩子全面发展;要消除对于职业学校的偏见,要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积极配合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不要被补习班“洗脑”。 三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要尽早发现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在支持孩子的同时,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不要把自己的很多看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特长,让自己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选择。(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指导教师:吕贻晓 陈世栋) 黄烃钰 毛华盛 王倩雅 梦欣 郑州市第十六高级中学小记者团中学生“双减”微调查:作业虽减,双减焦虑犹存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24 08:55:31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杭州: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工作
- 辽宁省暨沈阳市2021年“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启动
- 落马官员狱中生活揭秘:睡10人通铺只能看CCTV1
- 阿根廷官宣梅西將來中國比賽
- 美天文學家通過X射線發現遙遠黑洞
- 杭州交出“放心消费迎亚运”重要窗口建设优异答卷
- 《北纬网新媒体产品矩阵建设项目》获2017传媒创新合作项Top100 奖
- 破解「盲」點用「心」溝通|天下雜誌
- 美國郵政宣布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包裹
- “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展演举办
- 《北纬网新媒体产品矩阵建设项目》获2017传媒创新合作项Top100 奖
- 室內用餐低於23度恐罰10萬? 經濟部澄清:自願參加、沒有罰則
- “工会送岗位”行动助招工促就业_
- 24日起 我市与全省同步启用新版《往来台湾通行证》
- 暴雨蓝色预警继续发布:安徽浙江等局地有暴雨
- 科学网—教授称中国高教水平不能让家长满意
- 森林火災風險增加 智利暫時關閉40餘個森林公園及保護區
- 誰填匯兌損失無底洞?|天下雜誌
- 浙江永康人一天吃五吨知了 炒知了成酒席必备菜
- 市调研组领导莅临豫南检测考察指导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