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閱讀《沉思錄》——羅馬「哲學家皇帝」對香港人虛無生命的當頭棒喝

筆者在香港居住,相信這一兩年港人的閱讀無力感與無助感前所未有的高。好像我們選擇抽離一點、沉思「厭世」一點,錄羅內心會比較好;甚至你也許會(有點中二病地)認為「這應該是馬哲世界最黑暗的時代!」而當我們人生面對各種的學家虛無難題與苦惱時,也很容易會「鑽牛角尖」,皇帝喝覺得「全世界最慘的對香的當人就是自己」,生命日復一日,港人似乎如薛西弗斯的生命神話中無法逃脫。

但,頭棒真是這樣嗎?看《沉思錄》,或許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不同的閱讀看法與啟示。

n0jejixr7d1dl9u028lt5gepbz026h圖片來源:遠流出版

《沉思錄》作者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以下統一稱為奧理略),是錄羅羅馬帝國皇帝中的五賢帝之一,被稱為「哲學家皇帝」,是古希臘斯哲學學派斯多葛主義(stoicism)的代表人物。《沉思錄》其實是他的個人日記,《沉思錄》這個名稱亦是後人所命名,共12卷。

奧理略生於公元121年的羅馬,大約是中國西漢時期,距今已逾1900年。雖然從《沉思錄》中我們可見他淡泊名利、愛好自然的性情,但不幸的是在他在位期間,由於羅馬帝國經常受到外敵侵擾,令他長年在外征戰,而且國內自然災害甚頻,甚至因戰爭而帶來瘟疫。

就個人層面而言,他一生也經歷不少挫敗。首先是至親早逝的悲痛,自己一同繼承皇位的弟弟路奇烏斯.維魯斯於169年因病過逝,當時弟弟年僅39歲、奧理略48歲。妻子據說貞守不嚴,兒子們也都屬無能之輩。安東尼努斯甚至未能於羅馬安享終年,而是逝於潘諾尼亞、北方戰爭爆發後的地區之內。

Marcus_Aurelius_(Museo_del_Prado)_01圖片來源:Luis García (Zaqarbal),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2.0

看《沉思錄》、看如何淬煉自己的靈魂

到底沉思錄是一本怎樣的書?正如簡介所言,《沉思錄》是奧理略的個人日記。作為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羅馬的一國之君,奧理略絕對能呼風喚雨、指點江山,但奧理略卻處處表現出如何成為一個具美德的人、如何因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如何行事中庸有道,又以身邊的人為榜樣、每時每刻自省。例如在第一卷「感謝生命賜予的一切」中,幾乎所有的句子都由「從xxx身上」開始,去衷心讚美與學習對方的美善、智慧和優點:

從瑪克斯西摩斯身上,我學習到自制和立志堅定;在病中,以及在其他一切情況中,保持愉快的心境;要有一個嚴肅與和藹妥為配合的性格;做點什麼事情不要口出怨言。

他使得人人都相信他是心口如一,他是無論做什麼事都非出自惡意。他遇事不慌,臨事不懼;從容不迫,但亦不拖延,從不手足失措,從不沮喪,從不強做笑容,更從不發脾氣或是猜疑。

他為善不倦,慈悲為懷,誠實無欺;他給人以一個印象,他是一個根本不會旁出斜逸的人,而不是一個被強納入正軌的人;在他面前沒有人會覺得自己被他藐視,甚至會覺得自己比他還強;在適當範圍內他和人談笑風生。——《沉思錄—卷一.十五》

「我現在是怎樣的使用我的靈魂呢?」永遠要用這句問話質詢自己,並且要這樣反省:我自己的一部份是大家所謂「理性」的,我對於我自己這一部份是保持著怎樣的一種關係呢?我所有的靈魂是何等樣人的靈魂呢?是一個嬰孩的靈魂麼?是一個青年人的靈魂麼?是一個女人的靈魂麼?是一個暴君的靈魂麼?是一個家畜的靈魂麼?是一個野獸的靈魂麼?——《沉思錄—卷五.十一》

「成為一個具美德、擁有德性的人」——這是《沉思錄》,也同時是前文提到奧理略是古希臘斯哲學學派斯多葛主義的其中一個價值核心。反觀現今世代社會,高舉金錢價值才是王道,什麼倫理道德價值,似乎也相對不太重要。當我們「看別人比自己強」時,這對我們而言反而是危機、會產生妒意,因為「怎麼別人會比自己好、比自己優秀?」。我們有多久、真心「以他人為榜樣」?我們有多久,要自己躬身自省,不僅單單「守法」,更是要自己持守美德,成為具德行的人?

看《沉思錄》、看如何去看待事情的「好」與「壞」

奧理略經常強調「回歸本心」,因為我們能夠控制的,就只有我們自己的心境、與自己的行動。我們對於事件有一個見解,而這種「見解」亦衍生出對事件看法的「好」、「壞」。但奧理略則認為其實事情並沒有「好壞」之分,有的只是「你如何去看待事情」,你有沒有「受到內心的想法所左右」。所以當面對你所認為的「壞事」而感到痛苦時,我們應問「自己的想法是什麼」,繼而「轉變」,這就是改變的契機:

拋開你的想法,你就能放下「我被傷害了」的怨念。拋開「我被傷害了」的怨念,你的痛苦就會消失了。——《沉思錄—卷四.七》

而,這種說法與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心理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py,簡稱CBT)頗有雷同之處(前文提到奧理略是古希臘斯哲學學派斯多葛主義的代表人物,而斯多葛主義正正對現代心理治療及正向心理學均有相當影響,甚至當中書籍也經常被歸類於書店中「心理學」書架之上)。「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是一種針對改變思想與行為的心理治療,理論認為「思想」會產生情緒、行為及身體感覺的反應;要打斷負面反應的惡性循環,就要從其中元素作出轉變(香港醫院管理局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2021)。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現時是被認為最具實證的心理治療方法,亦被臨床心理學家與心理治療師廣泛使用。

人生會面對煩惱,是從古到今的千古問題。當我們所求的得不到時,更多時候是「千方百計想要得到」,得不到所有就覺得受到傷害。但正如奧理略所言,我們又有試過從自己的觀念上出發去看待嗎?如果能改變自己「被傷害」的怨念,痛苦不就會消失嗎?你「覺得自己現在很痛苦」,是一個客觀的事實,還是只是你主觀的執念,是因為你「得不到所想所求」而已?

sipaphotosten941953示意圖|Photo Credit: Newscom/ 達志影像

看《沉思錄》、看命運與宇宙

筆者認為奧理略的命運與宇宙觀是流動而寬闊的,它仿如一個積極各上的、偌大的有機生命體。人應神服於眾神並時刻以感恩之心面對一切(作者按:大部分時間羅馬帝國奉行多神論,所以《沉思錄》書中所言的「眾神」,指的應是古希臘宗教或與希臘諸神),而百物之間也是彼此協調、和諧相處。

宇宙的理性是喜歡合群的,無論如何,它安排下的低級的事物是為了高級的事物而設的,它又使高級的事物互相適應。你可以看得出來,它使得個個事物上下呼應,彼此協調,並且賦予每個以其應得的一份命運,使得較為美妙的事物彼此和諧相處。——《沉思錄—卷五.三十》

要記住那宇宙的本質,你不過是其極細小的一部分;還有宇宙的時間,你所分到的,只是其中很短暫的,幾乎是片斷的,一段而已;還有命運,你的那一部分是何等的渺小啊?——《沉思錄—卷五.廿四》

人不過是其極細小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點——這些道理我們懂,但我們亦不懂。在個人主義、科技發達與資本主義牽頭的今天,人類自我意識膨脹也去到無限大,人類就如聖經巴別塔故事的人一般,要用人的方法建造超越天空的高塔、認為自己如神明一樣,忘記了我們面對自然、面對宇宙,也不過是一顆微塵而已。

《沉思錄》,就只是一本「心靈雞湯」而已嗎?

看到這裡或會有人疑惑,那《沉思錄》就是「心靈雞湯」類的書籍嗎?筆者認為,「心靈雞湯」這個字眼其實略有一種「麻醉劑」的意味:「大概這只是一些心靈小品而已啊」、「閱後即焚」都沒有問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