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氣味文明史》:麝香被認為是喚醒人類性慾望的香氣,至於麝貓香,一開始其實具有明顯糞便氣味

文:羅勃.穆尚布萊(Robert Muchembled)

龍涎香、氣味麝香和麝貓香

法國第一本調香師的文明望的味指南是巴博先生在一六九三年出版的。在開頭的史麝麝貓始其實具〈致讀者〉中,他說自己只是香被性慾香氣香開顯糞想幫助城裡的澡堂老闆和假髮師,在他們這行業中並沒有所謂的認為人類調香專家。在調香師這一行中最常使用的喚醒配方莫過於龍涎香、麝香,至於和麝貓香。有明一樣都是便氣來自國外的這三種成分就和前面提過的很多成分(像是來自阿拉伯的安息香、蘇合香脂,氣味來自祕魯的文明望的味祕魯香膏)在香料鋪裡都有販售。由於它們極為重要,史麝麝貓始其實具因此披上了一層傳奇的香被性慾香氣香開顯糞色彩,這即是認為人類它們在當時的社會中具有無窮神祕力量的證明。

作者表示(但他的喚醒說法不符事實),龍涎香是出現在海上的一種水沫。他還說,麝香是源自於國外的一種動物,是趁著牠奔跑時逮住牠,不斷地刺牠,好讓牠流的血裝進小袋子裡,然後再把這血袋以太陽曬乾。他也說,麝貓香是源自於一種類似於石貂的動物,抓到牠後把牠關起來,在牠周圍放上熱爐,使牠流汗。再用象牙製的刀從牠腋下或大腿採集想要的物質。這物質剛開始是白色的,然後會變成金黃色,這時才會有氣味。

他指出,這三種物質都不能拿來服用,也不能用來佩戴在身上,只能小量用在和其他成分混合的配方中。不過,要讓皮膚或手套芬芳滿溢,在香味水和香精之外,這三種物質都是必要的。謹慎的巴博先生拒絕在美容護理上提出建議,因為「沒有脂粉是不會傷害皮膚的」,這一點我們早就已經注意到了。

在今日,專家將香水區分為三種依序出現的香調。在噴上香水的瞬間即是所謂的「前調」,是香水最初給人的感受。其次是「心調」,常常是花香或果香。最後是「底調」,底調的香氣也許沒有前調和心調那麼強烈,但它香味比較持久,讓我們能夠深深記住。底調常是木質香(沒藥、檀香……)或動物香(自然的,或是合成的)。目前,最著名的幾種香水,像是「香奈兒五號香水」,它的心調主要是茉莉和玫瑰……;而如香水商所稱的極為性感、極為濃郁的嬌蘭「一千零一夜香水」,它的底調則是「香脂」,以及零陵香豆香脂。

十六、十七世紀的香氛都是以動物香為底調,是源自於動物腺體的分泌物(一點也不討巴博先生的歡心),它能牽動其他香味。我們很難想像會有比過去這種香氛更強大的誘引肉體的香氛。尚.李耶博勒醫生不就建議說,要生男孩,就在裝飾著色情圖畫的明亮房間裡做愛,而且床上還要「使用麝香、麝貓香、賽普勒斯的小鳥香,以及其他種種香氛」?

大概只有技藝出眾的調香師還能調出類似過去這種醉人的香氣,甚至是真的重現這種香氣。順便一說,要是調香師能調出過去那種香氛,這會還給路易.居榮在十七世紀初所提出的醫學理論一個公道嗎?根據路易.居榮的醫學理論,麝香和麝貓香的「熱氣」滲進腦子裡能治頭痛。我們至少想知道,現今取代過去那些配方的現代合成香水是否一樣有效(在今日的合成配方中含有數十種麝香成分)。龍涎香是來自抹香鯨胃裡的一層具有保護性的油性液體。

很奇怪地,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法國調香師的實驗室裡並不使用海狸香(來自加拿大或俄國的海狸腹部的腺體),儘管當時的帽商會以海狸的毛皮製成帽子,在那時頗為流行。麝貓香是源自於衣索比亞的貓之性腺中的蜜狀分泌物。有如紅色透明膠狀物的麝香則是源自於亞洲的麝(或又稱為香獐)的腺體。雄麝在發情時會在牠腹部的腺體裡分泌三十多公克的麝香。從前要取得寶貴的麝香都必須殺死雄麝,麝香的價錢就算到了今天仍為天價。似乎只要一點點麝香的存在,女人就能夠聞得出來,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麝香類似於睪酮和類固醇。

就和前面提到的另外三種動物性物質一樣,麝香被認為是喚醒人類性慾望的香氣。在從前,許多使用麝香的人都肯定了這種說法。至於麝貓香,它一開始其實是具有明顯糞便氣味的,在經過巧妙的調製之後它才具有愉悅的香味,而成為春藥。到今日,麝貓香早已被人忘記,不過,它還殘留在法國香菸鋪有兩個角的紅色招牌中,有時候連香菸店鋪也叫做「麝貓香」,這等於是對昔日以麝貓香加在菸草裡的那個時代的雙重回憶。為了避免在調製麝貓香的過程中流失了它的效力,巴博先生建議雙手要很輕巧。麝香味情色的底調增強了吸菸樂趣的記憶,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也許會從這裡看到更多肆無忌憚的淫蕩危險?

在十六、十七世紀時,調香師是依附在別的行業上,不是獨立存在的。自十字軍東征以來,眾人就已經對香氛有所需求,巴黎的手套商已經頗為明確地得到授權,允許他們在手套上添加香味,甚至販售香氛。他們在法律上的地位於一五八二年時得到了更新。然而,縫紉用品商卻成了他們激烈的競爭對手,因為縫紉用品商也經營香氛,並表示他們享有「調香師」稱號的特權。

一五九四年的一則法院判決裁定了縫紉用品商不能用「調香師」的稱號,不過他們卻取得了「可以洗滌、美化他們的商品,並讓他們的商品充滿香味」的權利。二十年後,在一六一四年一月,一則皇家判決讓手套商可以自稱「調香師」,但禁止他們販售不是他們自己製造的東西。在鼠疫的推波助瀾下,大家對香氛的熱愛使得香氛這一行業蓬勃發展了起來。

這一行業裡便出了許多名人:例如荷內.勒.弗洛洪丹——這個有點像是「下毒者」的勒.弗洛洪丹在一五三三年時隨著凱瑟琳.德.梅迪西來到法國;或如馬提亞爾,法王弟弟的侍從官兼調香師,在路易十四年輕的時候曾諮詢過他;瑪麗.德.梅迪西聘請了另一位義大利調香師,安尼拔.巴斯嘉貝——在一六三二年的文獻裡曾經提到他。這個令人稱羨的尊貴職位往往是世代相傳的。在一六八六年,皮耶.勒.利埃弗赫是皇家衣飾間的調香師;在一七四○年,克勞德.勒.利埃弗赫則取得了國王藥劑蒸餾師的繼承權;在一七五○年,則由艾利-路易.勒.利埃弗赫繼承了這個職位。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