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12个常见误区
误区1 没症状不用吃药。高血个常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压治随着病情进展,见误才有可能会出现头痛、高血个常头晕、压治耳鸣、见误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高血个常即使没有症状,压治持续的见误高血压也会对心、脑、高血个常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压治因此,见误一旦诊断为高血压,高血个常就应积极干预治疗。压治 误区2 血压正常就停药。见误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难以根治。研究表明,停药后极易造成血压反弹,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抗高血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压,还可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损伤。 误区3 抗高血压药有依赖性。 很多人认为抗高血压药有依赖性,这是不正确的。抗高血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临床上,针对一些因工作紧张、身体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导致的血压升高,也会采用药物治疗,并可依据情况随时停药。但已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血压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就不能随意停药了。停药后血压会重新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按时吃药来控制血压。虽然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微乎其微,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4 开始不能用“好药”。 抗高血压药非抗菌药,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抗高血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可平稳降压的药物。短效抗高血压药通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期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哪个适合自己,就选哪个。 误区5 血压高要快速降至正常。 一般情况下,血压是缓慢升高的,所以降压过程也要平稳。除了高血压急症外,不可快速大幅度降压,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发生。一般来说,降压的原则是缓慢、平稳、持久和适度。 误区6 用单次血压判断高血压。 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测量血压高,就以为自己患上了高血压,回家自己量反而正常了,这就是“白大衣高血压”,因见到医生紧张而引起。其实,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不能以在门诊或家里偶尔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正确的做法是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均高于140/90mmHg,才判断为高血压。提倡家庭自测血压,但自测血压也不要过于频繁,这样会加重焦虑情绪,反而容易使血压不稳定。 误区7 频繁更换药物。 选择一组适当、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观察和验证。只要能保持血压稳定不波动,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就应坚持服用。 误区8 跟着别人经验擅自用药。 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有很多分型,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基础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经验,跟风吃药很容易产生用药安全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根据处方用药。 误区9 保健品也能降压。 很多老年人迷信广告宣传,认为保健品也能降压,吃药跟着广告走。实际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盲目使用只会延误治疗。 误区10 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需要静脉输液用药外,一般的高血压应选择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不需要输液。 误区11 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导致脑血栓。 误区12 不用定期到医院检查。 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药物是否产生不良反应,以及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或药量是否相对不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巴黎奧運會火種抵達馬賽 將在法國開啟傳遞
- 江啟臣與朱立倫同樣號稱「親美」,卻反映出兩種國民黨內的「中國路線」
- 【東京帕運戰況】桌球女將田曉雯摘銅,台灣首面獎牌入袋
- 四處都是認知行為治療,一定是最好?
- 北京海淀开展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 人的關注力有限,如果不主動爭取,要如何在人際關係中脫穎而出呢?
- 【專訪】蕭高彥談《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從馬基維利出發,以劍橋學派之眼向歷史探問
- 帕運選手村意外:自動駕駛接駁車撞傷視障選手,Toyota致歉並全面暫停營運
- 白云社区:童心雅韵诵经典 沐浴书香迎新年_
- 拉格啤酒,人類智慧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下午三點開一瓶,隨便幹什麼都很起勁
- 法國SPIN OFF微型出版展:提供主流之外的創作者,一片實驗性與多樣性的熱帶雨林
- 【散文】林徹俐《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少年父的奇幻漂流
- 陪诊服务如何“走得更远”?
- 家中是長輩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居家環境該怎麼注意安全?
- 搶戲的「小粉紅」是否繼續出征?東奧激情過後的三個觀察指標
- 【音樂】新寶島康樂隊《剪剪花》:「限時批」三部曲,唱出中年男性的歡樂與哀愁
- 上好消防必修课,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 【2021金曲獎】年度歌曲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希望這世界可以更溫柔去看待所有形狀的愛
- 蒙古包文化巡禮(上):「白月節」必備年菜水煮全羊,讓我明白「待宰羔羊」的真實涵義
- 【專訪】陳沛珛的漫畫如何打動法國出版社編輯?「一看到她的圖,就可以感覺到她有話想說」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