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都市縫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後的展望

文:高中生看世界

都市縫合經典案例:聯通北市西門町與城內地區的都市地下的展中華路

都市縫合,是縫合一個都市地理之中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個地理上的分界將一個區域切開來,界線的高雄兩邊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但今天若將界線移除後,鐵路主政者開始試圖要將兩邊的化後差距弭平,或是都市地下的展要平衡兩邊的發展,使得從前這條界線所帶來的縫合變化日漸縮小,這個概念叫做都市縫合,──在台灣,高雄這條界線通常指鐵路,鐵路因為台灣目前的化後鐵路都位於路面上,只有極少數位於地下或是都市地下的展高架。

目前台灣都市縫合最經典的縫合例子便是台北市區,早期台鐵縱貫線在臺北市區的──路段均為平面設計,以平交道與市區道路交叉。但原有以平面鐵路軌道行經的縱貫線鐵路,與市區道路形成多處平交道,成為都市交通運輸的重大阻礙。尤其是位於西門町與臺北城內地區之間的中華路,因而導致臺北西區的交通堵塞問題日趨嚴重。

縫合高雄都市的鐵路地下化作業:拆除中博高架橋

而高雄的鐵路地下化則於2018年啟用通車,其實該計畫早於1996年6月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高雄都會鐵路地下化可行性研究暨先期規劃報告》中就已提出類似今日的路廊,而高雄的鐵路所產生的界線雖說導致北高開發較南高雄晚,但時至今日,不可否認的是,南北高雄的差距正在慢慢縮小,甚至有北高雄發展超過南高雄一說。早期的行駛在路面,那是必得建興很多陸橋或是地下道來跨越這條界線。因此在過去的幾年內,高雄市區正在進行陸橋的拆除或是地下道的回填作業,使得這條傷疤漸漸的被縫合。

今年高雄市也拆除了象徵鐵路地下化最重要的一座橋樑──中博高架橋,這座橋拆除後,高雄車站也將重見天日,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中博高架橋拆除後,高雄車站發展正式邁入新篇章,象徵高雄車站歷史回憶的願景館回娘家也即將啟動,後續館體挪移期間,市府與交通部鐵道局也將規劃一系列活動,將邀請市民共同參與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以喚起民眾對城市的情感與記憶。」而原長15.37公里的舊鐵路,將規劃為中央景觀綠廊帶及新平面道路,包括地景步道、林蔭步道、自行車道等,連結既有自行車道系統及節點廣場、水廊等相關設施。

重生的都市景觀:寬闊綠帶、鮮豔花毯、生態建築

依階段開放的綠園道內,寬闊綠帶鋪上舒適好走的石磚,兩旁綠樹夾道,花朵綻放嬌顏,從高處眺望,宛若一條漫長繽紛的花地毯。市民對於這片新落成的都會綠洲充滿期待,樹木才剛種植,就有許多遛狗和散步的民眾,在這裡享受鬧中取靜的悠閒綠意。高雄新站是一座結合火車、捷運、客運及公車轉運站等功能的車站,肩負著港都的鐵道運輸樞紐,天井垂降的橢圓形燈象徵廟埕燈籠,港都老靈魂融入新建築設計中,連繫高雄的前世今生。本計畫將於2023年全區完工,期望高雄車站發展如同日本大阪梅田車站一樣,成為「車站城市」。

高雄車站的改建,牽動的不只是鐵路的翻新,更重要的是牽動南北高雄的發展,車站周遭將引進一大波的重畫與改建,目前車站內也將規畫商業用地,吸引商場進駐,使得高雄車站不只是車站,更是一個結合居家休閒、逛街遊憩、運輸工作、轉運服務的好去處,期許高雄的都市縫合可以讓高雄車站再次展現多元的樣貌,為台灣的南大門添上新的生氣。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