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被庶民歷史耽誤的法律人,陳柔縉想告訴年輕人「Know yourself, be yourself」

110年10月15日在新北市淡水區發生一起機車追撞事故,被庶前車被害者因頭部骨折送醫搶救數日後仍不幸過世,民歷享年57歲,史耽訴年而她正是法律歷史文學家—陳柔縉。陳老師的人陳柔縉著作大多撰寫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而且以專注於社會中「小人物」的想告日常生活故事聞名,就讓我們透過此文一起悼念這位被庶民歷史耽誤的輕人法律人。

歷史是被庶蠻個人的

陳柔縉畢業於台大法律系司法組,在畢業之後原本打算進入外交體系工作,民歷但由於當時規定女性不能報考外交官,史耽訴年於是法律轉向新聞業發展。她在《聯合報》擔任政治線記者,人陳柔縉但在第一線待了幾年後便深刻的想告體會到這份工作與自身性格不符,後來在《新新聞》擔任專欄作家後接觸到日治時期的輕人台灣故事,便一頭栽進這個世界。被庶

或許是在擔任政治新聞記者時,看盡了官場的百態,陳柔縉所注重的並不是哪位大官、哪位大人物為台日關係做出甚麼貢獻,她更注重的是庶民百姓們的生活,是活生生的歷史,她曾於受訪時表示「我不喜歡想那種大的歷史,那是史家的事情,歷史是蠻個人的。」

我們接觸的歷史大多都是從小自課本上學習來的,是被重新編輯、內含特定觀點傾向的歷史,例如在戒嚴時期的學生受到的都是反日教育,連帶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也遭到忽視。但其實這些歷史與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都息息相關、有脈絡可循,而陳柔縉就是將這些被遺漏的歷史碎片一一找回,拼湊起來。

可以喜歡、學習日本,但不能模仿

長年接觸日治時期台灣的歷史,陳柔縉或多或少會受到日本文化而影響其言談舉止,或許會有人認為這是親日行為、把她貼上標籤,不過曾在受訪時面對「若將『台灣』擬人化,最想對她說什麼?」陳柔縉卻回答「拜託不要再種櫻花,可以喜歡、學習日本,但不能模仿。」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色,應該要做的是凸顯自我而非一味的模仿。

就像陳柔縉所關注的日治時期歷史,但這畢竟還是屬於「台灣」的歷史,雖然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但我們畢竟不是日本,還是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而生長在這片土地的我們,知道土地的歷史才能知道自己是怎麼而來,未來又該朝向何處發展,正如陳柔縉常常告訴年輕人的一句話「Know yourself, be yourself」。

本文經法操司想傳媒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被職棒經紀人耽誤的法律人——球團聞風喪膽的「吸血鬼」波拉斯
  • 【被音樂耽誤的法律人】「神劇之父」韓德爾如何靠《水上音樂》與喬治一世盡釋前嫌?
  • 被電影耽誤的法律人:因《感官世界》遭到控告的日本名導大島渚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