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專訪】《看得見的台灣史.時間篇》主編陳怡宏:博物館不只收藏「物」,也收藏「記憶」

文:劉璧嘉

一則博物館的專訪只收溫馨靈異故事

你相信博物館容易有靈異傳說嗎?話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博)有一批古典傢俱藏品,台灣當中包括了一些紅眠床。史.時間這些床有不少頗有年代、篇主做工精良且用材名貴。編陳博物據說在存放紅眠床文物的怡宏也收憶地方,有位博物館同仁「宣稱」曾經見過有一位「阿媽」面帶微笑坐在床邊,藏物藏記心滿意足地看著被妥善保存的專訪只收紅眠床,然後就消失了。台灣但是史.時間典藏文物的地方並非人人能進,能夠進出的篇主員工中,並沒有這樣的編陳博物「老人」啊……

台史博研究員兼《看得見的台灣史・時間篇》的主編陳怡宏在講起這則故事時是面帶微笑的。並不是怡宏也收憶因為怡宏不信靈異之事,而是藏物藏記因為他認為這沒什麼好怕的:「姑且不論真假,當時我聽到這個故事後還覺得蠻溫馨的專訪只收,甚至有一種置身日韓劇中的溫馨感……人類或多或少都有某種程度的『戀物癖』 ——我們都有專注在『物』上的經驗。

我認為『物』的創作者、使用者、觀看者,一定多少都會留有「意念」或使用的「脈絡」在『物』上…… 以這故事來說,人生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人對床、對物的依戀是一定有的吧。如果真有此事,那位阿媽應該是抽空來看自己心愛的牀是否被妥善保存而已。」

面對「靈異」之說,作為博物館人的怡宏以對物的認真,攢足一身正氣和底氣。到底在博物館人的眼裡,「物」有什麼迷人的地方,值得他們投身到這個行業中去?特別是台灣的文物,又有什麼讓人「戀」的價值?

不只有故宮!從台灣文物看到不一樣的歷史

一提起文物的價值,一般人大多只會想到故宮中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然而,怡宏提醒說,文物也大致可分為兩種,分別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與歷史記憶:「一種是精緻文物,有較高的工藝價值、藝術價值,通常反映了high class的文化;另一種是常民文物,則反映了常民的生活記憶。」常民的生活記憶又具備了怎樣的歷史意義?值得台史博對這些常民文物「肅然起敬」,認真對待呢?

為此,怡宏就提到了世界記憶遺產【註】中一位常民畫家的故事:「在世界記憶遺產中,收錄一位日本素人畫家山本作兵衛(1892-1984)的畫作。這個畫家本身是一名有藝術天份的炭工,他很詳細地繪製了他以前在九州煤礦工作的狀況,並且為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煤礦產業發展留下了見證。」博物館不只是一個收藏「物」的機構,也是一個收藏「記憶」的機構,收藏常民的文物,同時也是收藏常民的記憶、視角、情感與思想。

如果說我們認同除了上層人士外,台灣常民也是時代推動者及歷史創造者的話,那麼常民的歷史與代表性文物,也應該同樣要被重視。基於這些文物的歷史研究與書寫,也同時會改變我們對歷史的論述,甚至扭轉我們對歷史的概念——台灣的歷史不只是與來自上層的改朝換代有關,同時也與常民的奮鬥與生生不息密切相關。

對自己的歷史感到自信

怡宏提到,台史博大概從2000年前後開始籌備,一開始是以購買文物典藏為主,但到了2011年常設展正式開展後,提出「大家的博物館」理念,由於展示許多常民文物,因此得到了觀展者的熱烈響應,甚至主動提出捐贈意願。譬如,有一些觀展者看到台史博的展示文物後發現:「欸!這個文物我家裡也有,原來它承載這麼多的歷史記憶,是如此珍貴!」

原來,一些日記、家族文物、照片,以及家中長輩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包括農具、裁縫機、職業和生活用具等,過去沒有台史博之前,大家都比較少去注意它們的歷史價值。但是台史博對外開放參觀後,一般民眾發現不少與自身相關的歷史文物也是珍貴的。

怡宏提到:「以前這些東西不知可捐去哪裡,例如故宮等館所不會收這些文物,但自從台史博2011年正式對外開放之後,捐贈所占文物比例就開始大幅增加了。」怡宏說:「文物會找到自己的家,有時強求不來,有時不求卻自己來了」,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台史博是不是只有保存一般的常民文物呢?甚至,台灣是不是就只有這些文物了呢?怡宏解釋說:「台史博以常民文物為典藏核心,但是除了原住民的傳統工藝文物之外,其他漢人移民也在這裡生息了數百年了,也累積了不少藝術家、工藝創作者,他們也創作出不少精彩的作品。」

以神像雕刻為例,怡宏就認為,台灣也有做工非常精美,並且有著高度工藝價值的文物,比之世界其他同類文物也毫不遜色。「我們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怡宏補充道:「台灣經過了長期的文化發展以及不同族群的文化相遇刺激,衍生了各種創作的可能…..我們台灣當然也有『精緻』文物。」

「看得見」的台灣史

台灣歷史博物館要透過「物」來訴說台灣史,但是「物」自己本身不會說話,作為博物館的研究者又要怎樣做呢?怡宏提到:「凡製造、使用、觀看物,必對其留下痕跡。在『物』身上留有很多的線索和證據。」因此,來自文保修護、藝術史、歷史學或是人類學等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員,可以運用包括文獻研究、口述訪談、田野踏查,以及科學檢測等等不同的方法,試圖協助文物說出它們所見證的台灣歷史。

不過,怡宏也提醒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也必須得「區分自己的關懷與物本身的脈絡」。研究者當然不能假裝自身沒有觀察視角、沒有立場,但也必須努力地確保自己對物的詮釋,不會扭曲物原來要告訴你的故事。

如此說來,人(研究者/觀看者)和物難道是處於一種緊張的角力關係嗎?怡宏說道:「人和物是處於一種互為主體的關係,物會告訴你一個故事,但人聆聽的時候免不了也會有自己的觀察角度,我們要盡力做到的是避免刻意地曲解。」作為博物館人,怡宏始終堅持研究者要「協助文物說出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