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寒流瘋泡湯,歲末師提身水醫提醒3族群藏致命危機
(中央社)寒流來襲,寒流全台變「凍番薯」,瘋泡泡湯雖然享受,湯醫天冷卻潛藏致命危機,醒族醫師提醒,群藏沒有規律服藥的致命三高個案、男性45歲以上或女性55歲以上有抽菸史的危機溫勿民眾要量力而為,千萬別挑戰三溫暖或桑拿。家泡腳暖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表示,逾度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民眾而言,歲末師提身水極端氣溫變化是寒流關鍵誘發因子,今年11月中旬起,瘋泡天氣時而像夏天、湯醫天冷時而像冬天,醒族甚至單日早晚溫度落差非常大,醫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加,多數是沒有規則服藥,甚至是不知自身有「三高」,送醫已心跳停止。
每逢寒流,各處溫泉景點都會湧入泡湯人潮,大眾池彷彿「煮餃子」,鍾伯欣提醒,泡湯雖然舒服,能讓全身放鬆,但同時也是引起身體感受溫差的「事件」,近期之內有心血管疾病徵兆,如胸悶、頭暈,或剛中風不久的個案,不建議搭上歲末泡湯潮,以免得不償失。
至於一般民眾,包含雖然近期無急性發作,但有三高的個案,鍾伯欣提醒,因為近年急性心血管疾病個案年齡層不斷下修,享受泡湯時,不分年齡層都應該多加留心,除了建議進入湯池前,應該先用溫熱水沖澡、擦澡,結伴同行也是自我保護的方法之一。
鍾伯欣表示,泡湯民眾一定要將「量力而為」4個字記在心中,不要一下子就挑戰最熱的池,每次泡湯不可超過20分鐘,一旦身體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即使只是輕微不適,哪怕剛泡3分鐘、5分鐘,就不建議繼續,尤其沒有規律服藥的三高民眾、男性45歲以上或女性55歲以上有抽菸史。
大眾池不只有熱呼呼的溫泉,還有冷熱交織三溫暖及蒸氣繚繞桑拿房,鍾伯欣強調,完全不建議心血管疾病風險民眾挑戰三溫暖,剛泡熱池,一下就跳進冷池,全身動脈血管急速收縮,恐增加中風等危機;當室外低溫時,從溫暖桑拿房內突然到戶外,等同三溫暖,也不建議嘗試。
天冷泡腳暖身水溫勿逾40度、約10分鐘要休息
(中央社)天氣冷颼颼,在家泡腳很舒服。中醫師提醒,若想「加料」如當歸、香茅等要先煮過,水溫別超過40度、泡約10分鐘就要休息,糖尿病患、長者等末梢神經循環不良族群要格外注意。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上午更新低溫特報,今(21)日至明(22)日新竹以北、宜蘭、花蓮地區及金門有持續攝氏10度左右或6度以下氣溫,馬祖有持續6度左右氣溫發生的機會。
寒流來襲,泡湯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礙於平常要上班,沒辦法想去就去,在家泡腳也很享受。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總幹事陳潮宗今日告訴《中央社》記者,泡腳是養生的辦法之一,尤其秋冬季節,容易手腳冰冷,泡腳有助改善末梢循環。
不過,溫度不能太高,建議不要超過40度。陳潮宗指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長輩等末梢神經比較不敏感的族群,若水溫太高恐容易燙傷,所以更要把溫度控制好;如果是皮膚敏感或乾燥的民眾,建議先塗1層乳液、嬰兒油等滋潤保濕產品。
除了泡熱水,加點藥材及香料效果更好,陳潮宗說,通常是以活血化瘀、芳香、溫暖的藥材為主,例如當歸、川芎、白芷、艾葉,還有1種叫做伸筋草的藥材很適合。
「重點是藥材要先煮成濃汁再加到水中。」陳潮宗說,因為泡腳水的溫度不夠高,沒有事先煮過,藥材的效果不會出來,另外如香茅、老薑等食材都可以添加,香氣有助放鬆心情。
陳潮宗表示,建議水深要及膝,泡個10分鐘就可以休息一下,還是要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當額頭、後背微微發汗就應停止。
新聞來源
- 歲末寒流瘋泡湯 醫提醒3族群藏致命危機(中央社)
- 天冷泡腳暖身 水溫勿逾40度、約10分鐘要休息(中央社)
延伸閱讀
- 溫泉族注意!平時鈣攝取不足,小心泡湯時引發缺血性中風
- 溫泉粉製作方法大公開:材料唾手可得,跑一趟超市就能買齊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