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為什麼我們老是搞砸想做的事》:為什麼你會陷入自我毀壞的模式裡?原因跟我們的大腦功能有關

文:何可晴博士

人平均每日會出現高達上萬個思維,麼們但絕大多數是老搞我們沒有察覺到的。最常被我們忽略的砸想就是重複而普遍的思維,像是事為什麼式裡促使我們早起換裝、通勤的會陷毀壞念頭。我們的入自行動受到習慣驅使,所以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去仔細思考——你可以試試看用「非慣用手」刷牙的原因怪異感覺,就可以體會到上述這段話的跟們關意思了。

但是腦功,還有另一種類型的麼們自動化思考,與日常生活無關,老搞卻是砸想人類自毀行為的觸發因子,而且已經成了習慣,事為什麼式裡使我們不太會注意到它們(有點像刷牙穿衣服之類的會陷毀壞念頭)。我們只會察覺到有某些行為導致了負面後果:工作完了、入自健康毀了、感情破裂了,夢想成空了。

自毀不會憑空出現,只是表面看來如此。你對自己、對外在環境的看法,深切關聯到你會如何陷入自我毀壞的模式裡。卡通裡的人物面臨善惡的抉擇時,肩膀上會冒出一位天使和一隻惡魔,雖然他們努力為善,卻時常還是依照耳邊惡魔說的去做。我們的負面想法不一定是惡念,而且有時非常細微,但它們的影響卻很巨大,會讓你做出違反自己最佳利益或不符合自己目標和價值的行為。

而為何這些負面想法難以偵知,原因跟我們的大腦功能有關。大腦永遠以省力、省資源為優先,以便未來真的碰到重大事件的時候,可以有餘裕來解決問題。當代的研究告訴我們,動物接觸到大量的相同刺激時,大腦內較能有效使用能量的「抑制細胞」會出面主導,使得亢奮型的細胞(它們接觸到新刺激的時候會非常活躍)的數量降低。白話文就是:舊的、重複的資訊,會用自動化的方式去處理,讓大腦把可用的資源優先用來處理新資訊。

許多國家的領袖或商業大亨都很會利用這個大腦機制,他們天天穿同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餐點,把比較無所謂的決策自動化,這樣在處理牽涉大多數人的重大決策時,才不會弄得自己出現決策倦怠。

大腦習慣採用預設的方式運作(跟著慣例走),這點在很多情況下都會發揮極大作用。但同樣這套對我們有益的機制,也會出面抑制我們心底那些不斷循環播放、對我們的自我形象、行為舉止、人際關係有損的思維。大腦會告訴我們:「拜託,這些對你有害的思維不是新的,已經出現過了」,於是我們就會忽略這些思維,讓它們繼續存在,繼續在暗中啃齧著我們。

人都會追求「認知協調」,也就是思想和行動一致,會逃避「認知失調」,也就是心裡想一套但行為上卻是另一套。當人出現負面的意念時,行為上通常也會跟進,導致我們採取違反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若我們心裡同時懷抱著相互牴觸的信念、想法或價值觀時,會造成內心的不適。

另外,若我們的行為違反了信念,或者外界的新資訊與我們內心固有的信念相互衝突,我們也會產生認知失調。人的心智比較喜歡驗證我們早已知道的事情,這就叫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誤指的是,對某件事情產生預先設想的概念,接著用這個預設概念來對情境或人物作判斷。譬如,某人自認笨拙,跌倒時就會怪自己笨,而不是路不平。確認偏誤也有更嚴重的情況,例如你對某個政黨有特定信念,就更可能去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資訊和群眾。你會傾向忽略跟你立場相違背的資訊,遇到反對意見時,也較有可能忽略或者是為自己立場辯駁。

我們常會避免那些造成心理上不舒服的資訊,也會去扭曲那些與我們既有認知相衝突的新資訊,讓它符合我們現有的想法和行為。研究顯示,人在經歷到認知失調帶來的心理不適感的時候,會想要盡快減低這些不自在的感受。為了降低不自在的感覺,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捨棄確認偏誤,開始認真想辦法改變現有觀點,以求與外界的新資訊相符合。

但這種情況很少,因為它比較費力,而大腦最愛的就是省力(沒錯,這一點我們會不斷提到)。比較常見的則是,我們連「確認偏誤」都沒有察覺,因為它已經在大腦內自動化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引發自毀循環——特別是當外界的新資訊有助於我們更詳細觀察自己的行為,從而開始改善自我。

我朋友安妮是很好的例子。她喜歡抽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她曉得尼古丁會上癮(說來諷刺,她本人就是研究尼古丁對青少年長期影響的臨床研究員),但總是自我安慰說抽尼古丁比吸菸健康,還可以幫助她放鬆。她每日接觸到大量的健康風險資訊,其中有些還是她自己蒐集和分析的,但她都不當一回事,因為她說研究關注的是對青少年的影像,不是像她這樣30幾歲的人。她還引述一些道聽塗說,表示很多抽的人健康都很好。

這個例子可以看見,有時我們為了消除認知失調,會訴諸自我毀壞的方式,遠離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安妮扭曲了自己的知識,好讓她可以繼續抽電子煙。

在另一方面,人有時會改變行為,來符合自己現有的信念。我有一個個案叫做安迪,他長期缺乏安全感,很怕被讚美或獎賞。有次意外被升遷,他一方面很高興,卻也覺得自己不配。雖然上司誇獎他的表現優異,他還是隱隱感到所謂「冒牌者症候群」的心態。他對自己的實力抱持著負面觀感,跟升遷的正向情境相互牴觸。

不久後,他就持續做出「符合他自己內化信念」的動作,包含上班遲到、簡報亂做、有問題也不向同事求助等。幾個月後他就被炒魷魚了。

傑克的狀況和安迪很像,內在信念和外在情境永遠是衝突的。他待在一份很沒前途的工作已經五年了。他大學畢業時成績優等,一畢業馬上找到工作,領先其他同學。但是年復一年,他漸漸覺得工作缺乏挑戰,也沒有新的刺激,但就是沒辦法振作起來應徵新職位。每次看到不錯的機會,他就會告訴自己「我經驗不多,他們絕對不會要我」或是「要是應徵失敗怎麼辦?很丟臉」。他畏懼失敗,因此踏不出舒適圈去追求更有成就感的事業。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