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內在黑洞》:「與有過節的人過節」,過年為何成為關係壓力的黑洞?

文:李崇義、內黑年為朱芳儀

關係壓力的洞與黑洞——過年與過節

我們長久以來因要符合家庭、社會的有過標準,為求生存,節的節過常常會被群體期待制約,人過導致我們連自己的何成黑洞感受都拋棄了,這正是為關我們無法連結自己的重要因素。

親愛的係壓崇義老師:

當年紀脫離了開心等領紅包的那個瞬間,忽然了解「新年快樂」不是內黑年為一種祝福,而是洞與相互勉勵的話,類似要去高空彈跳前,有過大家互相加油祈求彼此平安度過那樣。節的節過節慶時分,人過努力維持平靜和快樂,何成黑洞有時是為關需要一些力氣的。

有句諷刺但又貼切的話是這樣說的:「與有過節的人過節。」不管是自己的家人、因婚姻而出現的家人。過節,是一個硬生生把大家綑綁在一起的時間;過節,需要許多的修練、智慧。平安存活下來之後,也需要好多的修復。

早在一個月前,我的閨密好友已經「超前部屬」,沉浸在過年的焦慮裡。與婆家不合拍的飲食習慣、與小叔孩子不同的作息時間、怕大家「關心」起全職媽媽何時要回職場……太多過往經驗左右著她的內心小劇場,使她終日不安。不安也就算了,她最吐血的是,看著先生回到婆家瞬間轉換成「兒子」的角色,她生氣失落又哀傷,這個最愛的人彷彿也陌生了。

先生看出太太的焦慮不安,擠出安慰的話:「一年就這幾天,忍忍就過了。「不想煮飯,我們叫外食。「我爸從以前就這樣啊,不是針對你啦!「小孩作息和飲食,回來再調整就好。「過年後我們再去走走散心,好嗎?」

即便先生已經使出畢生學會的招數,太太依然烏雲罩頂。每年這樣煩一次,先生其實壓力也山大。讓她更傷心的是,即便這年頭女性意識抬頭,有些主張「過年可以回娘家」的朋友,都大張旗鼓、革命成功地回娘家過年了,但她……不行。

因為爸媽傳統的觀念,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初二前出現在家裡會帶來霉運。她革命的火苗連點燃的機會都沒有。這段外面熱鬧的節日,凸顯了她內心的孤單。在這個「家」裡,她卻哪裡都擠不進去。這是「家」的樣子嗎?

親愛的高麗菜菜子:

你說的狀況我一點也不陌生,我猜這也是很多家庭經常上演的戲碼。其實除了過年過節是一個壓力引爆點之外,婚姻裡雙方家庭或多或少會帶給彼此不同的課題。光是婆媳之間的相處,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千古無解的難題,更不用說那些因為經濟不平衡、兄弟姐妹爭奪資源,或是家中有重病傷殘需要特別照顧的家庭內戰了。關於家庭內戰,我想先舉出幾個曾經遇見過的例子,再來談談身為好友,我們可以如何傾聽與回應朋友的課題。

家庭內戰戲碼

說到華人過節的焦慮,在西方社會裡可能也有類似的情況。我曾經有一次收聽加拿大的廣播節目,時值聖誕節前夕,電台主持人述說著聖誕佳節很多家庭都會團聚,有時候很溫馨、歡樂,但有時候仍會有格格不入的情況,並邀請大家現場call in談談這個長假,是怎麼與家人度過的、有哪些有趣的事,或是無法與家人相處而覺得痛苦的。

有一位女性聽友打電話進來,她叫Christine,要分享與家人不合的事。主持人說:「那聖誕節如果要一起過就很不舒服了,對吧?」Christine答:「沒錯。」接著,Christine開始敘述她的故事。

「有一年,我先生的爸爸從很遠的地方開車過來找我們過節。他住的地方離我們家大概要開十五個小時的車。「我記得那一天,他爸爸剛到我們家,就大剌剌地坐在沙發上,喝著我家的啤酒。他自己喝啤酒也就算了,結果他竟然拿啤酒吆喝,讓我家的狗舔著瓶口。我看到那一幕,真的覺得他很誇張。於是,我對他大聲說:『你在做什麼?』「他爸爸還一派輕鬆,說要給狗嘗嘗看啤酒的滋味。「我的天啊,這樣太不衛生了,而且狗不能喝酒。結果他爸爸大聲地回我:『這是我的啤酒,我愛給誰喝就給誰喝。』「我聽到以後,不甘示弱地回他:『這是我家耶,你可以尊重我一下嗎?』「結果他爸爸聽完很不高興,罵了我幾句以後,就氣沖沖地拿了鑰匙,再開十五個小時的車回家去了。」

我想像著,一個年邁的父親開了十五小時的車來與兒子的家人聚會,然後氣憤地與兒媳婦吵了一架,又開了十五小時的車回去……想必那個父親的心裡不好受,而Christine也覺得很冤枉和委屈,更不用提那沒出現在畫面裡的先生了,作為夾心餅乾的他,肯定裡外不是人。

看起來東方和西方的節日裡,總是有一些黑洞干擾著我們,如果不是因為成年人要承擔的「關係壓力」較大,否則小孩子總是盼望著這些節日到來的。摒除人際關係的複雜,那些歡樂的畫面,多半會帶給孩子一輩子的回憶。夫妻之間,往往牽連的不只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族。

我曾聽過一位年輕女生說她對於婚姻的前提,是希望找到一個經濟條件不錯,但最好與父母相隔遙遠,甚至父母不在世的男生,因為她不想與男生的家庭有任何的糾葛。只不過,這個女生應該沒想到,所謂的糾葛其實也有可能也是一種助力,不光是經濟上的幫助,更有可能是情感互動帶來的良性循環。

我有一個朋友小琳,因為學歷不錯,工作能力也強,曾在外商公司當上高階主管。到了四十歲的那一年,她決定後半人生為自己拚搏,所以辭去了薪水優渥的工作,專心經營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與YouTube頻道。衝高流量後,她開始做代購。小琳的先生很支持她的作法,也願意在幕後幫忙,舉凡攝影、剪接、聯絡廠商都是先生運籌帷幄,兩人做得有聲有色。

小琳從小在單親家庭裡長大,所以對於自己想做的事總是勇往直前,這也造就了她獨立、勇敢的性格。她幾乎很少尋求家裡的幫助,也不曾向夫家要求過什麼。然而小琳的先生就不大一樣了,他在家裡排行老三,也是唯一的男孩子,父母親觀念傳統,一方面希望兒子出人頭地,二方面也希望小琳低調一些,不要一直在螢幕前主導事業。

後來,小琳的事業慢慢有了起色,她的粉絲數逐漸增加,代言或是接受贊助的商品也愈來愈多,很多時候她會在鏡頭前侃侃而談自己這幾年來創業的艱辛,與觀眾多一點互動。只是這個時候,公公和婆婆時不時就會釋放出一些訊息,說女孩子家要謙虛一些,不要在鏡頭前強調自己多厲害,這樣看起來會猖狂、自大。

小琳剛開始只是唯唯諾諾,但自媒體這條路唯有進入的人才知道,太過自謙就沒有辦法吸引到網友的注意,所以她還是按照自己的步伐來操作。直到某一次小琳與公婆聚會,她才明白,原來公婆在意的是他們唯一的兒子完全沒有出頭的空間,怎麼會都是這個媳婦出頭呢?好歹也把光環多給自己的先生,不要老是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能扛起所有事業。

小琳當然明白先生給了很大的幫助,先生也很樂於在幕後不出聲,但是公婆對此說法並不買單。因此,小琳愈來愈不願意與公婆打交道,反正她也不欠夫家任何東西。

「如果有可能,你希望自己與公公婆婆好好溝通嗎?」我問小琳。「當然啊,但他們太老古板了,很難溝通。」小琳回覆我。「你先生怎麼說?」「他很支持我啦,當然是希望我不要與他爸媽太計較,但他也說服不了老人家。」「那你知道公婆要的是什麼嗎?」「希望我低調啊,其實是希望他們的兒子取代我的位置,讓我變成幕後,他們兒子走幕前。但這根本不可能啊!」「嗯,那有什麼折衷的作法嗎?讓你先生也有機會曝光?」「我先生不想曝光耶。」「那有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不曝光你先生,但又讓你公婆覺得你很在意和重視他們的方法?」我好奇。我們的對話談到這邊,小琳說會好好地思考一下。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