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教授在大陆培育“中国辛”
中新社重庆9月25日电 题:台籍教授在大陆培育“中国辛” 中新社记者 钟旖 开学才一个月,中国辛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台籍博士生导师许一丰已在学校实验室、教授区县种植基地“连轴转”了数日,大陆还去外地参与了几场研讨交流。培育 作为一名台籍科研工作者,中国辛许一丰扎根重庆8年,台籍在其专注的教授植物分子育种与作物性状改良方向上崭露头角,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大陆看着自己浇灌的培育“科技之花”慢慢结出“产业之果”,许一丰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辛用科技让农民增收致富,台籍助力乡村振兴,教授是大陆其最大期待。 许一丰2015年入职西南大学。培育为更好地将研究与产业相结合,他从重庆消费需求出发,锚定“辣椒种质创制”展开科研。 据介绍,辣椒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喜温作物,受限于重庆多雾、潮湿的气候,农户往往只能在3月至7月种植一季。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本土企业多选择从外地购买,既增加了成本,也影响农户种植收益。“我的初衷构想,是重庆农民能种上重庆企业需要的辣椒,实现双赢。”许一丰说。 经多年实验室攻关,许一丰组建的“中国辛”辣椒种质创新团队已掌握多项领先技术,实现传统育种向多维育种的转变,开发丰产、抗逆、多风味等新种质数百个。为何叫“中国辛”?许一丰解释,既取形于“辣”字的偏旁部首,也取意“中国自主可控的辣椒种源”,冀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初,在重庆市农委、重庆市台办等有关单位指导下,许一丰团队与重庆市台商协会在梁平区云龙镇联合打造“渝台乡村振兴(预制菜)示范园”,在辣椒种植基地展示辣椒新品种近百种,含预制菜、火锅用、鲜食用、工业型、观赏型五大系列。许一丰称,此举可助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明年想种什么辣椒?乡镇企业、种植大户去基地考察一番,对比植株高度、结果数量、果实大小和颜色、植株抗病性和适应性等各个方面,就能筛选出中意的品种。 日常授课、联动学生做基础研究、交流学习紧跟前沿动态,“登陆”10年,许一丰的工作板块看似单一,但充实而快乐。辣椒采摘基本在夏天,他与学生们常常顶着酷暑,辗转试验田收集辣椒的性状数据,适时调整培育方案。从学校到梁平,车程要两三个小时,在高温难耐的试验田内一待又是一两天……许一丰说,与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相比,每周一两趟并不算辛苦。将“论文”放在田地里检验,才能出真知。 在许一丰看来,做科研就是要不断求新,不能因一点小成果而停步。为此,他常鼓励学生们在坚持基础研究的前提下与实践相结合,寻求突破,以赛促创。比如在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学生便组队分别摘得全国银奖、重庆市金奖。 许一丰告诉记者,种质创制工作虽然道阻且长,但前途光明,尤其在乡村振兴浪潮中,农业将“大有可为”。以辣椒为例,除了大众所熟知的食用价值,还能被用于工业、美妆、新材料中,潜力无限。 “新型农业,其实很适合有知识、有创意的年轻人投身。”许一丰认为,鼓励青年人才返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他期待,两岸涌现更多擅用科技的新农人,为农业注入新活力。 科研之路远没有止境。许一丰透露,下一步,团队将继续精专基础研究,攻克产业难题。目前团队正着手研发抗寒、更适宜重庆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新品种,“若一年能种两季辣椒,可直接增加农户收入”。 许一丰说:“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我们会继续努力。”(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嘉兴推送年报指导服务信息达284.5万条
- 《不死之身的特攻兵》書評:神風特攻隊不曾見證英勇,而是集體的徹底瘋狂
- 拒绝“剩宴” 从每个“光盘”做起
- 認同連勝文說「堂堂正正中國人」? 蔣萬安:我們是中華民國國民
- 家长如何帮孩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来安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_
- 天河城公布精品商超荔枝选果标准
- 她不抽菸、每天狂咳一檢「支氣管塞滿痰」!醫教你如何有效清除痰液
- 绿美品质提升!广东超额完成2024年县镇村绿化任务目标
- 基隆駭人山崩空拍曝光 坍塌1500平方公尺
-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岭南黄鸡I号配套系”再次上榜主导品种
- 制止餐饮浪费|辽宁沈阳:组建外卖小哥“飞行队”
- 徹查事故!韓國國會表決通過《梨泰院特別法》
- 謙仔睇世盃|巴西球迷:球王比利與我們同在
- 《依莉的娃娃》:未成年生育的坎坷,更多來自花力氣抵抗偏見與歧視
- 海信入局电竞,与KPL达成战略合作
- 今年“强基计划”招生有何新变化
- 两高两部规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保障重回社会
- 中國紅十字會援助敘利亞第二批物資啟運
- 广东人保李旭:聚焦汛期防灾减灾体系,为9000家企业提供风险减量服务2.68万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