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傳說關公在曼谷昭披耶河大戰夜叉王?原來是一部泰國電影帶來的「美麗誤會」

近年遊客到泰國旅行掀起了穿泰服的傳說熱潮,旅客穿上泰服在黎明寺拍攝帥氣或美麗的曼谷照片,而沒有拍照習慣的昭披長輩們則會跟著諳華語的導遊走走逛逛黎明寺,聽著導遊提到黎明寺與泰國七大帝當中的耶河夜叉鄭信王之間的關聯,同時也不免俗地會聽到那講了很多年的大戰電影帶來的美「鄭信王詛咒」,以及傳說位於黎明寺對面的王原臥佛寺是用來震攝鄭王詛咒所用,關於這部分筆者之前已經寫過文章〈從台灣媒體瘋傳的來部麗誤泰國「鄭信王詛咒」,一探謠言背後的泰國虛實〉,分析過其謬誤之處,傳說不過這不代表臥佛寺跟黎明寺之間就不存在傳說。曼谷本文就要以當地人的昭披視角,帶讀者來認識曼谷人所聽過的耶河夜叉「守護夜叉對決傳說」。

「守護夜叉」(ยักษ์วัด)是大戰電影帶來的美泰國寺廟的文化特色,最知名的王原守護夜叉就是大皇宮內玉佛寺的十二守護夜叉,該十二守護夜叉在曼谷蘇汪納朋機場的來部麗誤報到大廳可以看到,關於最常見到的十二守護夜叉的詳細介紹,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文章〈遊客們愛去的曼谷大皇宮玉佛寺,竟是由泰國史詩《拉瑪堅》的大反派「十二夜叉」守護著〉。

twins_1Photo Credit:洪銘謙
圖中的兩個守護夜叉,是托薩甘之雙胞胎兒子

黎明寺的兩尊守護夜叉王

如果讀者是搭船前往黎明寺的話,都會在下船後看見「黎明寺的守護夜叉(ยักษ์วัดแจ้ง)」,許多人會在那邊拍照,而那兩尊實際上也是來自傳統十二守護夜叉,分別是托薩甘(ทศกัณฐ์)與薩哈德差(สหัสเดชะ),這兩位夜叉王都是泰國神話《拉瑪堅》當中的大反派,也是擁有強大法力夜叉王,因此能震攝整個區域,維護寺廟的安寧與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十二守護夜叉的搭配是依據神話《拉瑪堅》當中的地位與能力搭配,並不能隨意找兩個守護夜叉就搭配一起,也就是説,當我們看到一尊是擁有十顆頭的托薩甘時,旁邊站著的一定就是同樣是夜叉王的薩哈德差;這兩尊守護夜叉在十二守護夜叉當中地位最高,因此才能搭配上黎明寺這座地位崇高的寺廟。黎明寺除了在吞武里王朝時期是鄭信王皇宮的寺廟以外,在卻克里王朝期間也是拉瑪二世遺骨的放置處,是屬於帝王層級的寺廟,因此必須由王者等級的守護夜叉駐紮。

1320px-20160727_-_Guardian_-_Wat_Phra_KaPhoto Credit:โดย Jakub Hałun - งานของตัวCC BY-SA 4.0
托薩甘

臥佛寺的各種守護夜叉

臥佛寺的守護夜叉則比較特別,並不是出自於常見十二守護夜叉的組合,但同樣是來自泰國神話《拉瑪堅》故事當中的角色,他們分別是托薩甘的弟弟「孔王(พญาขร)」(膚色:綠色),搭配「薩塔順王(สัทธาสูร)」(膚色:粉紅接近白),還有「麥亞腊王(มัยราพณ์)」(膚色:紫色)搭配「賢阿提王(แสงอาทิตย์)」(膚色:紅色),其中麥亞腊王在傳統十二守護夜叉的組合當中,是與托薩甘的姪子威倫詹邦(วิรุณจำบัง)站在一起,不過在臥佛寺則是跟賢阿提王一起,算是較特殊的組合。

至於許多人去臥佛寺看到的關公造型或西洋人造型的石像,嚴格說起來並不是臥佛寺的守護夜叉,也不能稱作「中式夜叉(ยักษ์จีน)」,依據當地說法這些石像只是雕像而已。

所以真正守護寺廟安寧的夜叉並不是來自中國與西洋,而是神話《拉瑪堅》的夜叉王,至於為何臥佛寺會出現電影當中的「關公石像大戰夜叉王」的畫面,那就是來自傳說故事與電影的改編了。

臥佛寺與黎明寺的「守護夜叉對決傳說」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